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温病常用方,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因其疗效显著,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肺炎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肺系疾病,又因肺开窍于鼻,所以又可治鼻窦炎等疾病。笔者通过对《温病条辨》的学习,秉承吴鞠通异病同治的辨证治疗思想,临证中辨证论治,将用于治疗失音、咳嗽、发热、便秘、痤疮等相关疾病,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温病条辨 麻杏石甘汤 异病同治 肺热
  • 简介:摘要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温邪初袭,侵及肺卫,从而引起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卫气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失常,进而出现发热;从三焦辨证来看,胃喜润恶燥,表邪误汗伤津,入中焦而从燥化,可出现胃与大肠的燥热证候,且表无大热而肺热较甚。咳喘则因胃的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宣降,而致咳嗽、咳喘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附验案探讨该方的运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肺胃相关 《伤寒论》 发热 咳嗽(中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合葶苈大枣泻肺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0月~2020年07月间,本院接诊的108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抽取方法,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以及合葶苈大枣泻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头晕、麻疹,腹泻)。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合葶苈大枣泻肺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P

  • 标签: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小儿肺炎 应用价值
  • 作者: 宋晓冬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16
  • 出处:《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4期
  • 机构: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中医院山东省威海市264500
  • 简介:【摘要】目的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以及药物功效结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分别是(2.80±0.24)天、(6.38±1.32)天以及(6.18±1.04)天,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分别是(3.97±1.05)天、(8.44±1.32)天以及(7.93±1.15)天,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及早止咳,消除肺部啰音,充分发挥药物功效,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银翘散 小儿支气管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银翘结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的64例AECOPD患者,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银翘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咳嗽、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CO2水平较治疗前低,PO2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银翘结合氨溴索可有效减短AECOPD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银翘麻杏石甘汤 氨溴索 肺功能 血气指标
  • 简介:  摘 要:目的 探析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应用中医汤加减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入我院呼吸科接受诊疗的 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中医组 45例和对照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酮替芬 +丙卡特罗片”西医药物方案治疗,中医组给予汤加减方治疗,疗程结束观察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高于对照组 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 7.50%高于中医组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医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治疗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xingganshi Decoction plus Jianfang on cough variant asthma. method 85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admitted to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5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program of "ketotifen + procaterol tablet",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re given the treatment of Maxingganshi Decoction plus subtraction formula. After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dverse effects Reaction occurrenc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group was 97.77%, higher than 85.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50% higher than 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axingganshi decoction is effective, safe and valu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 探析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应用中医汤加减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入我院呼吸科接受诊疗的 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中医组 45例和对照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酮替芬 +丙卡特罗片”西医药物方案治疗,中医组给予汤加减方治疗,疗程结束观察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高于对照组 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 7.50%高于中医组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医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治疗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xingganshi Decoction on cough variant asthma. method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4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ketotifen + procaterol tablets" western medicine scheme,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given the modified Maxingganshi decoction. After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good effect Reaction occurrenc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group was 97.77%,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5.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50% higher than that of TCM group 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axingganshi decoct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reating cough variant asthm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风温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风温痰热壅肺证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比较两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气道炎症指标、风温痰热壅肺证治疗总效率。结果:观察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患者气道炎症指标、风温痰热壅肺证治疗总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对于风温痰热壅肺证的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控制机体炎症和提高疗效。

  • 标签: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风温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 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 院收治 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12 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6 0例,其中男 4 0例,女 2 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由三子养亲汤加减而成的汤剂内服, 2周为 1个疗程。比较 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 2组的症状的缓解时间、肺功能、气道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 90.0%,高于对照组的 76.67%(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肺功能 PEF、 FVC、 FEV1、 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 (P< 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因子 IL-23、 G-CSF、 IGF-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 (P< 0.05)。结论: 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利于促进痰热壅肺证 AECOPD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及消退,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中 IL-23、 G-CSF、 IGF-I水平以减轻气道炎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三子养亲汤 麻杏甘石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壅肺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对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者外周血WBC、hS-CRP、PCT、HBD-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WBC、hS-CRP、PCT、HBD-2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C、hS-CR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外周血WBC、hS-CRP指标分别为(5.17±1.26)109/L、(3.52±0.64)mg/L,均低于对照组(8.58±1.78)109/L、(6.16±0.8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HBD-2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指标为(0.24±0.11)ng/ml,低于对照组(0.79±0.24)ng/ml,HBD-2指标为(74.68±9.16)pg/ml,高于对照组(68.15±10.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肺啰音、咳嗽喘息、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5.49±1.26)d、(6.24±1.37)d、(1.75±0.48)d,均短于对照组(7.73±1.85)d、(8.16±2.05)d、(3.58±0.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治疗过程当中,加用的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WBC、hS-CRP、PCT、HBD-2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汤加减方联合西医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7例本院于2020年1月24日-2月26日期间收治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采用中医汤加减方联合西医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7例患者中6例患者成功治愈,1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100.00%,治愈率85.71%;治疗天数在8-15d之间,平均治疗(10.3±1.8)d;其中有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结论:在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汤加减方,能够在保证低不良表现发生率的情况下将患者治疗痊愈率维持在80%以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杏石甘汤加减方 西医治疗 普通型新冠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加味苓桂术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7 月 -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88 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4 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 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苓桂术治疗。观察比较两 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BA 、 LVA 、 RVA 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加味苓桂术辅助常规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血流速度,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加味苓桂术甘汤 老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苓桂术合真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7年6月-18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患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采取苓五味姜辛联合桂枝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以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9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 A组及 B组, A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氨溴索等常规西药治疗, B组患者采取苓五味姜辛联合桂枝治疗,两组患者接受 14d治疗后分析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及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为为 82.93%、 95.92%,差异显著( P< 0.05); B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等均显著短于 A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可选取苓五味姜辛联合桂枝进行干预,该种治疗模式具有疗效理想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措施。

  • 标签: [ ]慢性支气管炎 苓甘五味姜辛汤 桂枝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更年期综合症是困扰大部分女性的一种疾病,且其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发病率不断升高,急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观察发现,麦大枣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更年期综合征 甘麦大枣汤 加味逍遥丸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苓桂术 加减 的临床疗效, 探讨 该 药方 在治疗 水肿中的价值 。 方法: 选择我 院于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治疗的 53 例 水肿 患者为对象 , 所有患者予以 苓桂术 加减 治疗,观察其临床 疗效。 结果: 本次 研究中, 患者治疗后的 CCr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UN (血尿素氮)、 SCr (血清肌酐)、 24h 尿蛋白定量水平 较治疗前改善显著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水肿 患者 的 治疗 中实施苓桂术 加减 中医治疗 ,能够 改善 CCr 、 BUN 、 SCr 、 24h 尿蛋白定量等指标, 治疗效果显著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苓桂术甘汤 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淋排治疗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患者,按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淋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采取通淋排有较好效果,可提升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利于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通淋排石汤 治疗疗效 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与腰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5例行无管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全麻组与腰组,其中术中发生严重出血需留置肾造瘘管共12例被删除。最终53例行无管化PCNL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全麻组28例,腰组2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结石的基本特征、术中及术后的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大小、结石位置、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穿刺针数、穿刺位置、血红蛋白下降、出院当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组术后的第一天的VAS评分[(4.4±1.8)vs(6.4±2.0),P<0.05]及曲马多镇痛需求量[(56±36) mg vs (112±44) mg,P<0.05]显著小于全麻组。结论腰行无管化PCNL是全麻下无管化PCNL的良好替代方案,与全麻相比,腰术后疼痛更轻,减少了无管化PCNL患者术后镇痛需求。

  • 标签: 肾结石 无管化,经皮肾镜 麻醉 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