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60例,均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60例,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在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比观察组差,且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汤药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还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治疗 感染性肺炎 临床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讨论中药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在8周以上,又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咳嗽往往是患者唯一的就诊症状,是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得当,就有部分患者会转化为哮喘,更加难以治疗。慢性咳嗽归属于中医的“久咳”、“痉咳”等范畴,其病理机制大多是因为六淫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壅塞于肺及大肠。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借三子养亲的“温除大热”以泄大肠热、导食滞而达到治疗慢性咳嗽的目的,效果良好。

  • 标签: 慢性咳嗽 呼吸道疾病 麻杏石甘汤 三子养亲汤 肺及大肠 六淫郁滞 甘温除大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汤加减治疗,1剂/d,分早、中、晚3次服用,治疗1~2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1例、92例、23例,总有效率为91.96%。结论慢性咳嗽采取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咳嗽 麻杏石甘汤 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用小柴胡联合汤加减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以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则分为均等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正常西医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联合汤加减治疗,治疗12d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对比之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柴胡联合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柴胡汤 麻杏石甘汤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5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99例采用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为96.9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肺部听诊、咳嗽、咳痰)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54例,复发率81.82%;治疗组复发31例,复发率32.29%。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小儿清热宣肺贴膏 急性支气管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石膏配伍的治疗热哮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热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热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石膏三倍于麻黄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热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石膏五倍于麻黄的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R等肺功能指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热哮型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药方中生石膏的使用剂量越大,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不同剂量石膏 麻杏石甘汤 热哮型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汤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加味治疗外感咳嗽90例。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5%以上。结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其加味治疗外感咳嗽属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甚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治疗 外感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汤加味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于2012.10-2014.10入住我院的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两组,观察者患者给予汤加味治疗,后者采用常规的青霉素治疗,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都有明显的疗效,相比之下,观察者患者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治疗相比,汤加味治疗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副作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麻杏甘石汤加味 气管炎 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配伍对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L8正交设计,通过HPLC法对苦杏仁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以及麻黄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而薏苡仁则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麻黄而言能够进一步增加苦杏仁苷的含量,而甘草则能够使苦杏仁苷含量得到降低,因此符合我国传统中医学君臣佐使组方。

  • 标签: 中药配伍 麻杏薏甘汤 苦杏仁苷
  • 简介:目的评价汤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5.2%,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汤加减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干扰素 麻杏石甘汤加减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枇杷饮治疗外感风寒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外感风寒型咳嗽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病毒灵片、咳必清片,治疗组口服枇杷饮为基础方,辨证加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枇杷饮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枇杷饮 外感风寒 咳嗽
  • 简介:摘要鼻鼽,相当于西医的“变应性鼻炎”,临床以鼻痒、阵发性喷嚏、鼻塞、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症状,与脾虚密切相关,苓桂术对脾阳虚而致痰饮内生所致的鼻鼽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等疾病。

  • 标签: 鼻鼽 病因病机 苓桂术甘汤 案例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结合中成药小儿颗粒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例,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则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我们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给药,剂量10mg/(kg·d),连续给药4天;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给药,我们同法给予阿奇霉素的同时加用小儿颗粒,剂量为2.5g/次,一日三次,同样连续给药4天。观察两组患者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退和肺部X线显示的阴影消散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明显好转,计算得总有效率80.0%;而观察组中有3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明显好转,计算得总有效率95.0%,由此得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结合中成药小儿颗粒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明显缩短痊愈时程。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麻甘颗粒 临床疗效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哮喘的近期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使用二陈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对比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二陈汤加减治疗方法效果更确切,改善患儿病情的同时,还可控制病情反复发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杏二陈汤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