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1.药材鉴别本品呈圆柱形,有分枝,上端较粗,直径1~3.5cm,下端渐细。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可见横向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紧肉松,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 标签: 鉴别要点 黄芪 放射状纹理 药材鉴别 圆柱形 纤维性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中药黄芪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采用黄芪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治疗,68例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生命质量得到较大改善,预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中药黄芪治疗心肌梗死、慢性乙肝、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效果良好,药理作用独特,可有效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发挥抗感染抗辐射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 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
  • 简介:黄芪桂枝五物汤是辨治卫气虚证的基本代表方,临证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方则能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如与五苓散和真武汤合方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与白虎汤和牵正散合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四君子汤和牵正散合方治疗偏侧面肌痉挛,与小陷胸汤、生脉散和失笑散合方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肾动脉狭窄,与乌头汤和生化汤合方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伤寒杂病论 合方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酵母发酵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振荡器对酵母菌悬液进行培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发酵法黄芪黄酮的产量约为268.18g/g,产率为0.26%,较对照组提高了18%。结论:所选酵母菌可提高黄芪黄酮的产率,最佳发酵期为7d。

  • 标签: 黄芪 酵母菌 黄酮类化合物 发酵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酵母菌发酵对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6.1mg/g,产率为1.61%;微生物发酵法在发酵最佳时间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8.4mg/g,产率为1.84%,两种处理方法对黄芪多糖的产率影响相差0.23%。结论:酵母菌发酵黄芪药材对黄芪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其产率与传统水煎方法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黄芪多糖 酵母菌 发酵
  • 简介:黄芪注射液是将黄芪中有效成分提取而制成的中药针剂,一临床应用广泛。对黄芪注射液在心脏外科、糖尿病足、伤口愈合、骨质疏松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黄芪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芪多糖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多种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药理作用。但目前对黄芪多糖的临床配伍及单体效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黄芪多糖新的作用靶点和功效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免疫调节 黄芪制剂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黄芪口服液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在波长536nm处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总皂苷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0526-0.26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6.34%,RSD为1.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方黄芪口服液 总皂苷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保心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g)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4.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Fg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MB、CK、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AST水平亦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CK-MB、CK、LDH、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XB2、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GF1α水平升高(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XB2、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保心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血浆PGF1α及降低TXB2、ET水平有关。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黄芪保心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HQGP)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给药时间的关系、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对双向混合淋巴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MTT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给予一定浓度HQGP、给予相同浓度HQGP和不同浓度ConA刺激,双向混合淋巴反应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QGP在不同时间对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但培养12h给药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作用与T细胞的活化程度无相关性;能明显抑制双向混合淋巴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体外实验中,HQ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与活化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黄芪糖蛋白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抑制
  • 简介:黄芪多糖是黄芪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对黄芪多糖的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黄芪多糖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综述,对合理提取黄芪多糖及推进黄芪多糖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黄芪多糖 提取 糖尿病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黄芪糖蛋白提取方法,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4种提取方法(Tris-Hcl缓冲液,盐析法,碱提酸沉法,醇提法,结合sevage法除去多糖和游离蛋白)提取糖蛋白,测定其蛋白质和糖的含量,采用BioSpectrum凝胶成像系统对SDS-PAGE胶图进行分析,优选出黄芪糖蛋白最佳提取方法,通过测定其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Tris-HCl缓冲液提取法最佳,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分别为6.8mg/mL和21.88mmol/L,蛋白条带多,且条带清晰。黄芪糖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90%,接近维生素C的清除率。结论:Tris-Hcl缓冲液提取法更适用于黄芪糖蛋白的提取,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开发黄芪糖蛋白的新活性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黄芪 糖蛋白 提取 抗氧化性
  • 简介: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比较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的药效差异。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比较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抗炎作用的差异;采用热板法与醋酸扭体法比较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镇痛作用的差异。结果: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都有明显的抗炎和作用镇痛,均能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大鼠肉芽肿增殖,提高小鼠痛阂,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发生扭体反应的潜伏期。防己黄芪汤合煎与分煎在抗炎镇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服用防己黄芪汤组成成分的浓缩颗粒具有相似的抗炎镇痛作用。

  • 标签: 防己黄芪汤 抗炎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