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效果。方法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2mm,用单翻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完全覆盖在鼻中隔穿孔部位并固定。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结论自体单翻鼻中隔粘膜瓣取材方便,血供丰富,易存活,可用于中小型穿孔。本文采用的缝合固定方法简单易行,自移植物固定牢固。

  • 标签: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鼻中隔穿孔是临床的棘手问题,表现为骨软骨坏死随之覆盖于其上的黏膜软骨膜及黏膜骨膜坏死导致的贯穿两侧鼻腔的穿孔,会引起鼻内上皮结构和鼻功能的损害,进而产生鼻出血、结痂、鼻塞等一系列症状。概述鼻中隔穿孔的病因、发病率、临床表现,以及鼻中隔穿孔近年的治疗进展。

  • 标签: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 病因 手术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修补鼻中隔穿孔,改善鼻腔的生理功能。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两层鼻甲黏膜夹一层颞肌筋膜作为移植组织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愈合。结论在鼻内窥镜下应用两层鼻甲黏膜夹一层颞肌筋膜作为移植组织修补鼻中隔穿孔成功率高。

  • 标签: 鼻内镜 两层鼻甲黏膜夹一层颞肌筋膜 鼻中隔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烯雌酚在鼻中隔穿孔上皮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穿孔直径<1.0cm的鼻中隔穿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穿孔双侧缘周作1-2mm创口,用浸润已烯雌酚注射液的棉片贴敷,隔日1次,连续7~14d,观察局部黏膜修复情况;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片贴敷,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全部愈合,穿孔症状随创面渐渐愈合而消失,2例鼻干燥主诉存在。随访6个月,未发现再穿孔者,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患者有3例穿孔愈合,治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已烯雌酚注射液在治疗穿孔<1.0cm的鼻中隔穿孔中,疗效确切,无明显手术创伤,操作及观察容易,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已烯雌酚 鼻中隔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吸食K粉致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6例因长期吸食K粉致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总结吸食K粉致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结果46例患者中7例患者痊愈,27例患者者好转,12例患者无好转。结论吸食K粉可致鼻腔粘膜及鼻中隔损害严重可致鼻中隔软骨巨大穿孔,治疗困难,治疗效果差,预防为主,发现须尽早戒除毒瘾,及早治疗。

  • 标签: 氯胺酮 K 鼻中隔穿孔 新型毒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耳屏软骨夹层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准备移植床,利用耳屏软骨作为移植材料,夹层法修补鼻中隔穿孔4例。结果随访0.5~1年,4例鼻中隔穿孔均愈合。结论鼻内窥镜下耳屏软骨夹层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效果满意。

  • 标签: 鼻中隔 治疗 内窥镜检查 耳屏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有效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患者40例,平均年龄在34岁,其中医源性20例,外伤性15例,原发性或原因不明者5例,利用安徽宣城先达公司鼻内镜以及配套设备治疗鼻中隔穿孔。结果手术成功38例,失败2例(因局部感染),成功率95.0%,术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均愈合,未见穿孔复发,且头痛、鼻出血、鼻腔干燥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鼻内镜治疗鼻中隔穿孔具有很好的疗效,是目前进行鼻中隔修补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 穿孔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手术用于鼻中隔血肿脓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针对临床鼻中隔血肿脓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例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及症状与体征。结论采用鼻中隔手术方法用于鼻中隔血肿脓肿治疗,无不良反应,术后一周,症状消失,检查无鼻部外形改变,痊愈出院。

  • 标签: 鼻中隔血肿脓肿 鼻中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脐带粘膜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采取下鼻甲黏膜修补术治疗的鼻中隔穿孔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脐带粘膜修补术治疗的鼻中隔穿孔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可修补穿孔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穿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粘膜易于取材,材料丰富,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组织损伤,手术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较大穿孔的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脐带粘膜 自体鼻内粘膜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8例,采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2-3.5h,平均手术时间为2.5h。经术后检查和随访,术后5d所有患者的移植物与穿孔缘的黏膜贴合比较紧密;术后10d穿孔缘的黏膜血管开始增生,黏膜上皮开始逐渐向心性生长;术后6-10周黏膜上皮可见完全覆盖移植物,鼻中隔穿孔愈合。有1例患者因移植物偏小前端出现3mm×1mm的长梭形裂缝,经积极的黏膜减张缝合修补治疗后愈合。继续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进行鼻中隔修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手术方案将其中接受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A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经治疗,A组手术有效率94.74%,B组手术有效率90.91%,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率7.89%,B组术后并发症率9.09%,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均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术式,两种方法的效果相当。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缝合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鼻翼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则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鼻中隔血肿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所受痛苦小,可以作为在患者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代替鼻腔填塞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缝合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VA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实验组接受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困难分度以及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偏低,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矫正 等离子射频消融 鼻中隔偏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鼻中隔大出血中医辨病辩证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辨病辩证方法,通因通用,釜底抽薪结果与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鼻腔黏膜贴合良好,无感染,无鼻中隔穿孔,切口愈合,鼻塞头痛症状缓解。明确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会伤及大血管,常规填塞无效,反复长期出血,无法进行电凝止血,转换医学思维模式,运用中医辨病辩证思维,中医四诊参,最终治愈出院。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术后 鼻中隔大出血 四诊合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的鼻中隔穿孔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名健康成年人的鼻腔CT数据,例1为45岁男性,例2为36岁女性,分别构建出不同部位(前端低位、中部低位、后端低位和前端高位)和尺寸(直径分别为10 mm和5 mm)的鼻中隔穿孔的鼻腔气流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部位和大小的鼻中隔穿孔鼻腔数值模型的鼻腔容积、鼻腔壁面积、压强、鼻阻力、温度、气流速度、壁面剪切力、双侧鼻腔气流分配比、涡流等情况。分别将鼻阻力和气流温度差与鼻腔壁面积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压强和鼻阻力方面,位于前端低位且较大尺寸的鼻中隔穿孔对局部的压强梯度影响更明显;前中部低位的鼻中隔穿孔可导致鼻腔阻力增加。在温度方面,前端低位和高位较大尺寸以及前端高位较小尺寸的鼻中隔穿孔对局部温度影响更明显;位于前端且具有较大尺寸的鼻中隔穿孔模型的鼻加热效率低于正常模型;前鼻孔至鼻中隔后缘的温度差与鼻腔壁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例1和例2的R2值分别为0.69、0.41,P值均<0.01)。在气流平均速度方面,位于鼻腔前端低位和高位的不同尺寸穿孔相对于其他部位穿孔,对鼻腔局部的气流平均速度影响更明显。在气流的分配和涡流方面,前中部低位的鼻中隔穿孔可使原本气流分布不对称的双侧鼻腔内的气流分布更加趋于不均衡;位于鼻腔前端和中部的穿孔较鼻腔后端的穿孔会导致更加明显的涡流分布。结论鼻中隔穿孔所造成的影响与其发生的部位和大小有关,偏前端和较大的鼻中隔穿孔相对于偏后端和较小的穿孔对鼻腔内压强、鼻阻力、温度调节、气流分配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负面影响。

  • 标签: 鼻中隔 穿孔 数值模拟 气流特征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