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多西他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多西他赛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400.0mg/kg、320.0mg/kg、256.0mg/kg、204.8mg/kg、163.8mg/kg和对照组。400.0mg/kg组死亡率为100%;320.0mg/kg组死亡率为60%;256.0mg/kg组死亡率为20%;204.8mg/kg组死亡率为10%。163.8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90.7mg/kg,95%可信区间为263.2-321.1。

  • 标签: 注射用多西他赛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兰索拉唑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兰索拉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大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00.0mg/kg、180.0mg/kg、162.0mg/kg、145.8mg/kg、131.2mg/kg和对照组。200.0mg/kg组死亡率为90%;180.0mg/kg组死亡率为50%;162.0mg/kg组死亡率为30%;145.8mg/kg组死亡率为10%。131.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174.8mg/kg,95%可信区间为165.2-184.9。

  • 标签: 注射用兰索拉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伏立康唑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伏立康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74mg/kg、247mg/kg、222mg/kg、200mg/kg、180mg/kg、162mg/kg和对照组。274mg/kg组死亡率为90%;247mg/kg组死亡率为70%;222mg/kg组死亡率为40%;200mg/kg组死亡率为30%;180mg/kg组死亡率为20%。16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23.07mg/kg,95%可信区间为208.18-239.03。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研究黄蜀葵花提取物金丝桃苷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中,选用健康BALB/c小鼠4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5000mg/kg),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和死亡情况,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研究金丝桃苷的遗传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实验动物都存活,且行为活泼,未见明显异常。Ames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l00和TAl02试验菌株基因突变(P〉0.05)。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P〉0.05)。小鼠微核试验中,金丝桃苷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金丝桃苷对于BALB/c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金丝桃苷没有遗传毒性

  • 标签: 金丝桃苷 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细辛不同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制备细辛挥发油提取物组、超临界提取物组、水提取物组,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细辛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小鼠的主要急性毒性症状:抽搐、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死亡多集中在用药后12h之内;用药后24h未死亡小鼠的精神、食欲都逐渐恢复,继续观察14d个别小鼠死亡。细辛挥发油提取物、超临界提取物LD∞以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86.9g·kg-1·d-1(62.2~120.8g·kg-1·d-1)、7.4g·kg-1·d-1(6.3~8.7g·kg-1·d-1);细辛水提取物未测出LD50,其最大灌胃量(MLD)为30g·kg-1·d-1,相当于临床70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6.92倍。结论细辛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细辛超临界组〉细辛挥发油组〉细辛水提取物组,细辛水提取物给予较大剂量,仍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上煎剂中使用大剂量的细辛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

  • 标签: 细辛 不同提取物 小鼠 急性毒性
  • 简介:为了观察苎麻叶凝胶经皮用药的安全性,采用苎麻叶凝胶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正常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及皮肤刺激性实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苎麻叶凝胶均未引起家兔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作用。结果显示,苎麻叶凝胶皮肤给药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急性毒性 刺激性 过敏反应
  • 简介:【背景】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急性毒性尚未明确。【方法】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铜(Cu2+)、锌(Zn2+)、镍(Ni2+)、镉(Cd2+)、铅(Pb2+)和锰(Mn2+)等6种重金属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参照欧盟指令91/414/EEC标准评价了其环境风险。【结果】滤纸接触法48h测定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对蚯蚓的L%为3.17(2.53—3.81)~90.42(69.45~140.47)μgcm-2,其毒性次序为Cu2+〉Zn2+〉Ni+〉Cd2+〉Pb2+〉Mn2+。人工土壤法14d测定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对蚯蚓的LC50为1347(1236~1453)~6936(6144~8930)mg·kg-1,其毒性次序为Cu2+〉Cd2+〉Ni+〉Zn2+〉Mn2+〉Pb2+。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u2+、Zn2+、Ni+、Cd2+、Pb2+和Mn2+等6种重金属的暴露比(toxicity/exposureratio,TER)分别为3.37、4.46、8.68、1428、13.87和5.85。【结论与意义】6种重金属对土壤动物蚯蚓均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Cu2+、Zn2+、Ni+、Mn2+等4种重金属对赤子爱胜蚓存在急性毒性风险,而Cd2+和Ph2+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风险水平是可接受的。该评价结果可为我国制定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重金属 赤子爱胜蚓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患者实行床边隔离,护士接触患者应穿隔离衣。患者的食具及便器要专用,用后要消毒。患者应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统一处理。为患者操作时,应使用一人一针、一巾、一条止血带。为患者操作后和为下一患者操作前应消毒双手。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2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法等。结果14例患者经治疗后,呼吸困难、头晕、乏力、胸痛、心悸、发热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1.9%。5例患者仍存在病理性Q波,4例患者有阵发性心悸,2例患者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为7.4%。结论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掌握临床资料,早期监测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并仔细与急性心肌梗死做鉴别诊断,以便在确诊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对症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诊疗
  • 简介:摘要对1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13岁,以发热、头昏、乏力为首发表现,病理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展快,病死亡率高。

  • 标签: 小儿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9月来我院收治并确诊的26例小儿急性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6例患儿经治疗,其中23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治愈率达88.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其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适当休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急性毒性肝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高于正常人,并且肝功能损害越大,HA含量越高。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病毒性肝炎诊断是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

  • 标签: 透明质酸 急性病毒性肝炎 放射免疫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纳米,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涂料所含纳米微粒可导致人类发生严重肺纤维化甚至死亡。"裸露的纳米颗粒如果进入人的体内,危害性确实是很大的。"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资深研究员、原纳米材料首席科学家张立德说。纳米是极小的微粒,1纳米等于10亿分之1

  • 标签: 张立德 固体物理 人类发生 肺纤维化 资深研究员 极微小
  • 简介:摘要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疗纠纷经常发生,中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因而更深认识中药毒性及更好运用毒性中药尤为重要。

  • 标签: 中药毒性 毒性中药 转化 运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日益增多,所以如何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极其重要,文章主要对如何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如何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毒性 中药炮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急性期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昏迷时插鼻胃管,恢复期宜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度多的食物。给予父母心理支持及指导照顾方法。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的护理干预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揭示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我科从2009年8月-2011年9月接收的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两组在接受系统护理治疗前各项指标经统计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采用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没有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30d后观察两组情况作出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兜铃酸作为许多中草药饮片和制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因其肾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马兜铃酸在体内外的代谢角度,探讨马兜铃酸各种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为含有该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制剂 马兜铃酸 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