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输血治疗患者50例入组,根据入选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根据入选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25例以常规输血质量管理,观察组25例以输血质量体系管理,记录两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申请单填写标准率及输血记录完整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申请单填写标准率、输血记录完整性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提升,P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临床输血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质量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之间,选取对象为190例同期在我院须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这19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方式进行输血;并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采用输血质量体系进行输血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以及两组患者的输血成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输血质量指标的符合率或完整性均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指标和血浆用量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低,血小板治疗量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应用输血质量体系能有效改善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输血质量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成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的质量方法及输血安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100例申请输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输血检验开展质量。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00例申请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配血问题、职业暴露、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输血检验开展质量,可以强化患者输血安全性,减少安全风险。

  • 标签: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血液质量控制 血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质量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接收的92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图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方式,观察组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比较两组输血质量输血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血质量高于对照组[(91.2±2.0)分vs.(74.8±2.0)分,(95.6%vs.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安全性(23.9%vs.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质量可提高输血质量和满意度,也可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予以推广。

  • 标签: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输血质量
  • 作者: 覃银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观察加强质量后的输血过程与常规输血过程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来我院实施传统输血管理期间接收的1365份血液样本,再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来我院实施输血质量期间接收的1423份血液样本,观察加强质量前后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质量前,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31%,实施质量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14%,医院实施输血质量前后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7名输血科工作人员实施前后的工作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输血质量能够让输血过程更具可控性,并且,可明确输血环节中每个人员的职责,实现责任到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安全隐患,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不良反应;工作评分
  • 简介:摘要: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输血前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血标本采集、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对提高安全输血系数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其目的是使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成活,而不会引起受血者的RBC发生破坏,使生命得到挽救,在检验医学中,输血前检验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几乎完全依赖其结果的正确性。然而,在输血前检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均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操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定的血库知识和分析能力,从思想上重视输血前检验。

  • 标签: 输血 质量控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质量输血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按照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实验组共5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以及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所有输血患者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4.00%(54.0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8.00%,心理反应发生率为6.00%(6%),溶血反应发生率为2.00%(2%);两组输血类型、输血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输血过程中伴随不同程度的风险,严格控制输血各个环节,合理选择成分,能够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研究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我院需输血治疗的 84 例患者,时间为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输血期间反应发生率为 7.1% ,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输血反应,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对照组患者引发的护患纠纷例数多于观察组( P<0.05 )。结论 输血治疗患者,为确保输血安全性,提高输血质量,可加强输血检验质量,以此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 标签: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医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环节的质量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300例输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8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传染病0例、对照组2例.上述结果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能有效避免输血检验流程中的错误,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了临床传染病发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临治

  • 标签: 输血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病例输血中各环节持续质量的有效性,为科学规范输血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8月-2013年1月间的285例输血病例实施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输血病程记录、临床输血监测记录、输血反应回报单、血袋回收登记7个环节的专项持续质量,作为观察组,选择年以前未进行持续质量的300例输血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合格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输血病例实施专项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输血 质量控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过程,研究质量的程度,保障医疗过程中输血的及时、安全、有效。方法选取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600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9例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3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4例,妊娠史4例。未出现一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可以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降低传染病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