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3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徐立刚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 黑河市 1643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48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输血过程中应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比两组患者输血质量。结果 实验组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观察对象成分输血率和输血用量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通过应用质量控制体系完成患者临床输血过程,大大提升临床输血质量,从而保证临床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临床输血质量;输血

The influ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Methods 48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2017 and August 2019 were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take any intervention measures.Results the monitoring index of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rate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and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Conclus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to complete the patient's clinical transfusion process,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treatment.

【 key words 】 :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Quality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Blood transfusion

质量体系不仅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也是保证体系内部运转的关键方法。具体可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环节。为确保临床输血质量提升,我院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方法,建立和实施了包括输血过程前、中、后三阶段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本研究就对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488例,其中,对照组238例,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前,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28:110,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2.3±23.2)岁,实验组250例,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后,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21:129,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 77 岁,平均(52.1±22.8)岁,由此可见,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我院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包括:⑴在医院内部建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明确其工作职责,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临床输血管理会议,对我院的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改进措施,确保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⑵输血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医护人员应在输血前对输血标本及用血申请进行反复核查,并做好记录工作,在检查无误后将血液送到输血科后,检验科要根据神经内容以及患者信息对标本进行检验,确保无误后再将血液记录并登记备用。⑶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患者输血前由中级以上职称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对申请单信息和血样再次进行核对,严格执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流程,实施抗体筛查和血型复查。完成配血工作后,再由另一位输血科工作人员再次加以核对,复核者和检测者均需要签名确认。⑷输血后的质量管理。评估患者的输血病例,主要内容为病程记录、输血医嘱、申请单填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资料,记录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输血过程、输血反应的原因和时间,保证配血报告单的完整性。

1.3 观察指标

根据 《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两组观察对象输血标本采集准确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比例、培训报告单完整性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浆、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悬浮红细胞等输血成分以及全血的用量,其中,成分输血率=成分血用量/(全血用量+成分血用量)×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均值±标准差(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血质量监控指标

实验组和对照组输血标本采集准确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为、输血指征符合率和输血过程完整记录见表1,两组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分析(%)

组别 例数(例) 数学标本采集准确率 申请单填写正确率 输血指征符合率 输血过程完整记录比例 培训报告单完整性

实验组 250 96.0% 89.6% 90.4% 91.2% 99.2%

对照组 238 80.7% 70.6% 68.9% 82.4% 89.1%

X2值 4.435 4.235 5.235 5.346 5.564

P值 0.03 0.03 0.04 0.04 0.04

2.2 成分输血率和输血用量

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血、成分血和血浆输注,以及成分血输注率见表2,两组成分输血率和输血用量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成分输血率和输血用量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例) 输注成分血(U) 血浆(U) 成分血输注率(%)

实验组 250 9182 5074 99.99%

对照组 238 842.75 4732.75 99.99%

X2值 4.553 4.874 5.232

P值 0.03 0.03 0.04

3 讨论

在临床输血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输血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确保临床输血的合理性,避免血液传统疾病风险。因此,医院可通过培训和讲座的方式,定期强化输血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安全意识,更新和学习输血必备知识,同时强化血液的合理应用及管理,从而降低输血事故的发生率。当输血科工作人员发现不合理的临床用血申请时,需要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向其说明合理用血标准规范,为期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血依据及指导。麻醉医师需要准确掌握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指征,输血科工作人员则负责病房治疗过程中的用血,对输血申请单的相关内容以及血液学检查指标结果进行核对。为了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质量,医疗单位需建立健全输血工作制度。临床医师上岗前需掌握输血前检查及核对、配血标本登记、用血申请单提前送达等基本要求和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保证输血工作的考核常态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从而降低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率。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我院临床输血工作中采用数学质量控制体系,患者的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应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患者的输血标本采集准确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比例、培训报告单完整性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均有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但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两组观察对象的成分输血率和输血用量对比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患者临床输血过程中应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提升临床输血质量有极大帮助,确保临床医疗过程的安全性,降低输血过程疾病传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谭宝华,梅雪,王莹.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联合运用程序化管理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5),10-081.

  2. 高灵云.评价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J].2018(3),07-011.

  3. 邓桂花,孟庆宝,戴芳.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中输血闭环管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8(1),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