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绍-现状-背景-评估-建议(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成立工作小组,利用海报宣传、专题培训、实战演练等诸多手段来进行宣传和培训,不断提升急诊科护理交接班手段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比较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前后护士的交班质量、满意度。结果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后,护士的交班质量平均分从应用前的(7.23±0.94)分增加到(8.15±0.55)分,接班质量平均分从应用前的(7.23±0.92)分增加到(8.09±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后,护士交班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交班内容的有效性、规范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交接班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交接班质量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 交接班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业务查房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类试验性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4—6月行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7—9月行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的12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进行非随机对照的设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业务查房,试验组采用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比较2组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病情观察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试验组为(81.14 ± 3.09)分,对照组为(75.90 ± 2.8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2.88,P<0.01);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试验组为140.50(137.00,144.50)分,对照组为135.50(128.75,139.0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99,P<0.01);护士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量表(CTDI-CV)评分试验组为(309.82 ± 36.33)分,对照组为(286.86 ± 33.5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77,P<0.05);患者护理质量试验组为62.50(60.00,64.00)分,对照组为59.00(55.00,61.5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47,P<0.01);患者出院满意度试验组为53.00(48.75,55.00)分,对照组为51.00(44.00,54.0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56,P<0.01)。结论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业务查房中的应用,对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ISBAR 标准化沟通 业务查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业务查房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类试验性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4—6月行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7—9月行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的12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进行非随机对照的设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业务查房,试验组采用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比较2组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病情观察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试验组为(81.14 ± 3.09)分,对照组为(75.90 ± 2.8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2.88,P<0.01);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试验组为140.50(137.00,144.50)分,对照组为135.50(128.75,139.0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99,P<0.01);护士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量表(CTDI-CV)评分试验组为(309.82 ± 36.33)分,对照组为(286.86 ± 33.5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77,P<0.05);患者护理质量试验组为62.50(60.00,64.00)分,对照组为59.00(55.00,61.5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47,P<0.01);患者出院满意度试验组为53.00(48.75,55.00)分,对照组为51.00(44.00,54.0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56,P<0.01)。结论基于护理重点的I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业务查房中的应用,对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ISBAR 标准化沟通 业务查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进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恢复室的200例术后患者及2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取SBAR沟通模式,另外选取2018年1~12月进入该院麻醉恢复室的200例术后患者及2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传统的医护沟通模式。对比两组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评估能力及医护双方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观察组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SBAR沟通模式用于麻醉恢复室医护沟通中,规范手术间与恢复室的交接,促进医护有效沟通,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医护满意度高。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麻醉恢复室 医护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模式对复诊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AIDET沟通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67%(145/150),高于对照组的83.33%(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PB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济负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可降低复诊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卒中 复诊 AIDET沟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沟通方式,干预组则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及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患儿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疾病护理、用药、饮食、安全意识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可有效提高患儿遵医行为,且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儿童 CICARE沟通模式 肢体语言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班模式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科室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根据SBAR的交班模式,制定并建立眼科的交接班流程,规范护理交接班的内容及过程。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对比前后护士的工作实践情况,护理交接班的遗漏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护理交接班的内容和流程,有利于护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情况及护理重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眼科 SBAR沟通模式 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内科护士CICARE沟通模式培训后的真实工作体验,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的沟通培训方案,提高临床护士沟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对11例运用CICARE沟通模式的儿内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并运用NVivo10.0软件管理、发掘和查找文本数据。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沟通有规范流程可依,愈发顺畅具体;主动沟通意识增强,更关注人文;自我价值感提升,工作和学习热情被激发;实施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培训及考核方面的需求。结论CICARE模式可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临床沟通能力,但也在培训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护理管理者需关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并规范考核,以满足有效护患沟通的需求,最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护患沟通 CICARE 现象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文沟通模式下的宣教护理在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于山西省长治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3 760名献血者,将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常规护理的献血者纳入对照组(n=42 075),将2018年8月—2019年10月行图文沟通模式下的宣教护理的献血者纳入研究组(n=41 685)。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1年内再献血率,采用VAS、无偿献血行为自评量表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疼痛程度、心理感受。结果研究组献血者的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VAS得分及无偿献血行为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1年内再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图文沟通模式下的宣教护理有助于降低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1年内再献血率,且能减轻献血后疼痛程度,并能一定程度地改善献血者的心理感受。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图文沟通 无偿献血
  • 作者: 胡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2-0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又被称之为是慢阻肺,指的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性疾病。随着目前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该疾病多通过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等方式予以干预,但单纯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患者日益上升的医疗需要,应在临床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方案,在护理中体现以人为本。Teach-back沟通模式是借助专业方式为患者提供教育,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可提升COPD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接受程度,是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辅助。故文章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Teach-back沟通模式作出综述。

  • 标签: Teach-back沟通模式;COPD;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肿瘤科收治的拟择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BAR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术前沟通访视模式,SBA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SBAR沟通模式和术前访视。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心态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前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9.32 ± 4.96)、(55.95 ± 5.32)分和(50.93 ± 4.74)、(56.33 ± 5.8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115、-7.142,P<0.01)。干预前2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BAR组的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2.27 ± 1.39)、(16.13 ± 1.51)、(16.13 ± 1.95)、(15.09 ± 1.81)、(18.11 ± 1.82)、(14.09 ± 1.61)分,对照组分别为(9.18 ± 1.24)、(12.48 ± 1.22)、(12.71 ± 1.28)、(13.08 ± 1.48)、(13.51 ± 1.47)、(12.98 ± 1.2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397~19.662,P<0.01)。SBA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3/100),少于对照组的18.00%(18/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971,P<0.01)。SBAR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00%(100/100),高于对照组的84.00%(84/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7.391,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中,采取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患者的术前访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负性评分,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联合治疗 术前焦虑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首次行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2~84(73±11)岁,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61~83(72±11)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检查时间、认知程度、呼吸配合率、图像成像符合诊断率、护理满意率,采用t、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时间为(35±8)min,短于对照组的(40±2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2)。观察组磁共振增强检查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呼吸配合率为97.50%(117/120)、图像成像符合诊断率为95.83%(115/120)、护理满意率为98.33%(118/12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67%(104/120)、84.17%(101/120)、88.33%(106/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59、17.153、11.772,均P<0.01)。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腹部增强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满意,有助于缩短老年患者腹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时间,促进其认知程度、呼吸配合率的提高,从而取得优质检查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 CICARE沟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肿瘤科收治的拟择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BAR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术前沟通访视模式,SBA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SBAR沟通模式和术前访视。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心态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前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9.32 ± 4.96)、(55.95 ± 5.32)分和(50.93 ± 4.74)、(56.33 ± 5.8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115、-7.142,P<0.01)。干预前2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BAR组的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2.27 ± 1.39)、(16.13 ± 1.51)、(16.13 ± 1.95)、(15.09 ± 1.81)、(18.11 ± 1.82)、(14.09 ± 1.61)分,对照组分别为(9.18 ± 1.24)、(12.48 ± 1.22)、(12.71 ± 1.28)、(13.08 ± 1.48)、(13.51 ± 1.47)、(12.98 ± 1.2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397~19.662,P<0.01)。SBA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3/100),少于对照组的18.00%(18/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971,P<0.01)。SBAR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00%(100/100),高于对照组的84.00%(84/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7.391,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中,采取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患者的术前访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负性评分,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联合治疗 术前焦虑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2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干预前采用常规交班模式,干预后采用SBAR沟通模式交班。比较干预前后护士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NASR得分为(84.82±0.71)分,高于干预前的(75.36±9.1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的C-SAQ得分为(146.37±8.78)分,高于干预前的(124.36±7.0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开放病房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班,实现了规范的交接沟通,更好地落实护理措施,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态度,保证了患者安全。

  • 标签: 护士 SBAR沟通模式 医护沟通 精神科开放病房 晨会交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实习护士晨交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0人为观察组,2017年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1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交班能力培养,观察组则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应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进行晨交班能力培养。1个月的教学结束后,采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制定的《护理晨交班考核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SBAR模式在提高妇产科实习护生晨交班能力中的有效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护生晨交班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集体交班总均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交接班环境、内容完整、流程合理、时间控制合理方面得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突出、体现专科特色、语言流畅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床旁交接能力总均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交接班环境、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体现专科特色、流程合理、物品准备、人文关怀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实习生的床旁及集体交接班能力,护理管理者可使用SBAR模式进行护生的晨交班能力培养。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实习生 SBAR模式 晨交班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指导的情景模拟演练对实习护士交接班质量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内科进行实习的4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并按照常规交接班模式进行实习指导;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同科室进行实习的46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组,并采取SBAR沟通模式指导的情景模拟演练后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实习护士交班质量评价结果、接班质量评价结果、实习护士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实习护士交班质量的7个条目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实习护士接班质量的6个条目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实习护士交接班满意度评估量表的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实施SBAR沟通模式指导的情景模拟演练,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交接班质量和实习护士满意度。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情景模拟演练 交接班质量 实习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交接班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试验组在患者交接班中采用SBAR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交接班时间、护士对交接班的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床旁交班时间较短,试验组的交接班效率与效力、促进患者参与、确保合作安全、增进护士合作与责任、提供患者所需信息评分较高,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R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护士在EICU患者交接班的耗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SBARR沟通模式 床旁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AIDET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内分泌科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按照入选时间先后顺序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沟通模式)和观察组(AIDET沟通模式),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其血糖不良处理、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服药、规律运动、饮食控制6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时分别是(9.1±1.7)mmol/L、(13.8±2.9)mmol/L和(8.4±3.5)%,出院时分别是(5.9±1.5)mmol/L、(10.1±3.7)mmol/L和(6.3±1.2)%;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时分别是(9.4±2.1)mmol/L、(14.1±3.2)mmol/L和(8.1±2.9)%,出院时分别是(7.8±1.9)mmol/L、(12.8±3.9)mmol/L和(7.5±0.9)%;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应用AIDET沟通模式,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改善其糖代谢水平,对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2型 AIDET沟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小丑照护在居家隔离手足口病(HFMD)患儿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并实施居家隔离的90例HFMD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男27例,女18例,年龄(4.18±0.39)岁;研究组患儿男24例,女21例,年龄(4.10±0.43)岁。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门诊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ICARE沟通联合小丑照护。记录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儿童孤独量评估患儿孤独感水平,自制HFMD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采用《HFMD儿童家长疾病认知表》评估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第4周随访情况评价家长居家遵医行为的执行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家长焦虑、抑郁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溃疡痊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及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总分[(9.83±1.24)分比(18.79±1.56)分]、孤独感评分[(28.70±3.18)分比(39.20±6.1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家长居家隔离认知情况得分、居家隔离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小丑照护干预,利于缩短居家隔离HFMD患儿各症状的改善时间,缓解其孤独感,避免自我隔绝,促进遵医行为,夯实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隔离依从性,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儿健康。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手足口病 小丑照护 隔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病区16名护士,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按照SBAR进行床边交接班,将2018年1~6月作为对照时期,评价两个时期护士对交接班方式的认可度,比较SBAR应用前后护士交接班失误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士对患者情况掌握度的差异。结果SBAR实施后,急诊病区护士对交接班方式的认可度和对患者情况的掌握度明显提高,交接班失误率明显下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各指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病区应用SBAR进行护理床边交接班,可提高护士对交接班方式的认可度和对患者情况的掌握度,减少交接班失误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模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病区护理 床边交接班 标准化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