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12威宁县的一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威宁县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系统包含500hPa 南支槽、500hPa 高原槽以及横槽、700hPa 切变线以及;850hPa东北急流。500hPa 南支槽与槽前西南气流在贵州大部分交汇,为此次雨雪天气给予有利的水汽条件以及动力辐合抬升条件,西南急流给予了丰富的水汽以及不稳定能量;地面上蒙古冷高压比较强大,使威宁县地面始终为低温状态。本次低温雨雪天气期间,威宁站湿层高度、逆温层高度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气温逐渐下降;威宁站始终存在逆温层 ,逆温层下面的冷空气强度非常强,为此次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威宁县 低温雨雪 环流形势 逆温层
  • 简介:摘要 通过对201812上旬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和冷空气活动情况分析,准确预测出大兴安岭北部入冬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并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做好相关气象服务。

  • 标签: 环流形势 寒潮天气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20711-12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生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降水实况 成因 环流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120171227~28日出现在昌吉州的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雪天气是地面冷高压、中低压、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等多尺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昌吉州这次的强降雪天气是以中低纬处的水汽输送为主,源源不断的水汽朝着北疆东南地区输送,受到天山地形的阻挡作用,使得迎风坡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加强,降雪强度增大;昌吉州上空低层辐散和高层辐合的垂直结构,对于低层垂直运动的加强较为有利,进而释放了大量不稳定能量,使得昌吉州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降雪天气;低层西北急流携带大量的冷湿空气逐渐进入到昌吉州附近,山前有大量冷空气堆积,而西南干暖气流则沿着冷湿锋区向上倾斜,使得冷暖空气交汇强度增加,也促进了斜压的不稳定性,对于强降雪天气的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强降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昌吉州
  • 简介:摘要:使用观测资料、卫星和雷达产品等对2019411-12日百色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500hPa高空槽激发中低层中小尺度系统,850hPa西南急流使近地层增温增湿,地面冷锋触发强对流天气。过程前期为风暴单体影响,过程后期地面冷锋触发飑线,飑线后方出现速度模糊可指示大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至关重要的因子。该研究基于中分辨率MOD13Q1影像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浙江省丽水市2000-2019归一化植被指数值,运用趋势分析法分别对植被时空格局和趋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丽水市NDVI空间上存在差异,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0048/a,季节上平均NDVI大小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总体呈双峰分布,其峰值分别集中在6-7和9。丽水市植被覆盖度整体提高,植被改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93.96%,其中明显改善的植被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81.57%,退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3.72%,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外围,且皆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丽水 NDVI 时空格局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6212日东海县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500hPa处受到弱脊的控制,再加上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作用和暖脊的配合,使得地面始终位于低压倒槽前部的均压场中,上下层之间的密切配合,有利于夜间低层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这种天气背景有利于区域雾的出现和维持;这次强浓雾影响范围广,具有爆发性特征,形成时间相对较短,且大部分强浓雾站点能见度直接从1000 m以上快速下降;出现在东海县的这次强浓雾天气的形成及爆发性特征的重要原因是夜间天空云散以及辐射降温增强引起的;雾前的降水和充足的水汽条件为这次东海县大范围强浓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 标签: 强浓雾 天气背景 成因 东海县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抗击病魔,建立生活信心,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实验选取20193-202012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2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3%(2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提供多样化帮助,一方面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和情感的建立,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专业指导,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乳腺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许多医学院校都面向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和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医学英语翻译课程,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种类繁多,然而有关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研究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我国20001至20204出版的39本医学英语翻译教材进行归类分析,发现教材编写理念缺乏创新、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教材理论构建尚待加强、教材结构立体化不足等问题,建议更新教材编写理念、加强师生需求分析、重视医学翻译理论构建、加强教材立体化,进而促进医学英语翻译教材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医学英语翻译 翻译教材 现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从20189-20209所收治8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基本资料,并将患者按照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观察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分析治疗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期间压疮事件的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则为11.6%(5/43),差异数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护理 动脉血压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20161中下旬,一次超级寒潮横扫东亚大陆,此次寒潮带来的低温大风刷新了多地几十的气象记录,其于20-25日影响了华东地区。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对航空飞行有很大影响。本文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以后类似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提供借鉴。

  • 标签: 寒潮 形势分析 航班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报告发病现状,评价乙肝防控效果,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51至20207龙岗乙肝病例报告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1至20207,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6 17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慢性乙肝比例逐年升高,急性乙肝比例呈下降趋势。总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道分别为龙岗、南湾、布吉街道。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每年2份报告病例数均有所下降。在人群分布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占72.44%,报告病例最多的人群为21~30岁组(25.89%)和31~40岁组(30.15%),省外户籍(54.08%)和广东省户籍(37.85%)发病数占比最高。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成年人乙肝防控工作,特别是流动人口以及常住人口的乙肝防控工作。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 要:文章应用实况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7518日20时—19日17时日石河子下野地片区部分地方的一场暴雨的成因。结果显示:这次暴雨过程伴随着高空较强的西南急流,低层有明显的切变区移向暴雨区,暴雨区正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暴雨发生时中低层表现为不稳定结构,配合有比湿大于10g/kg的高湿区和强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卫星云图动态分析显示本次暴雨过程是由三个不同中尺度云团连续影响所致,水汽图上最低亮温达到-66℃,暴雨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强的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ecthin(欧洲细网格)准确预报中低层辐合切变场,湿度场预报与暴雨实况位置吻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2019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分析2000-2019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据,计算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构成比、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过早死亡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00-2019,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26 919例,城市男性占比从21.28%下降到18.38%,城市女性从7.01%下降到6.28%;农村男性从59.16%下降到55.59%,农村女性由12.55%上升到19.75%。2000-2019全市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为14.08/10万~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28/10万~5.51/10万,过早死亡概率为0.70%~0.38%。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在研究期间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进入快速下降期。2000-2019男性标化死亡率为20.97/10万~8.01/10万,女性为5.10/10万~2.85/10万。男性死亡水平高于女性,下降速度快于女性。2000-2019城市标化死亡率为6.99/10万~2.46/10万,农村为19.85/10万~8.75/10万。农村死亡水平高于城市,近年来下降速度较快。农村男性是交通事故死亡水平最高的群体,从2016起进入快速下降期,2016-2019标化死亡率APC为-18.55%。结论全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已出现下降拐点,且近几年进入快速下降期,近年来对交通事故所开展的干预措施较为有效,未来交通事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男性、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群。

  • 标签: 事故,交通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2019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00—2019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院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中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死亡率。观察指标:(1)2019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2019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3)2000—2019中国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4)2000—2019中国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计数资料以绝对数、百分率和比值表示。以GBD估计的世界标准人口结构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软件构建对数线性模型进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结果(1)2019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中国胃癌发病人数612 821例,粗发病率为43.1/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0.6/10万。发病人群中男性451 332例,女性161 489例,粗发病率分别为62.3/10万和23.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7.4/10万和15.8/10万。2019中国胃癌死亡人数421 539例,粗死亡率为29.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21.7/10万。死亡人群中男性298 514例,女性123 02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41.2/10万和17.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1/10万和12.2/10万。(2)2019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中国胃癌发病人群中<40岁20 855例,其中男性14 005例,发病占比为3.1%(14 005/451 332),女性6 850例,发病占比为4.2%(6 850/161 489);40~49岁45 903例,其中男性34 659例,发病占比为7.7%(34 659/451 332),女性11 244例,发病占比为7.0%(11 244/161 489);50~59岁111 975例,其中男性87 156例,发病占比为19.3%(87 156/451 332),女性24 819例,发病占比为15.4%(24 819/161 489);60~69岁180 434例,其中男性137 939例,发病占比为30.6%(137 939/451 332),女性42 495例,发病占比为26.3%(42 495/161 489);70~79岁172 541例,其中男性126 345例,发病占比为28.0%(126 345/451 332),女性46 196例,发病占比为28.6%(46 196/161 489);>80岁81 113例,其中男性51 228例,发病占比为11.4%(51 228/451 332),女性29 885例,发病占比为18.5%(29 885/161 489)。2019中国胃癌死亡人群中<40岁8 463例,其中男性5 508例,死亡占比为1.8%(5 508/298 514),女性2 955例,死亡占比为2.4%(2 955/123 025);40~49岁22 651例,其中男性16 780例,死亡占比为5.6%(16 780/298 514),女性5 871例,死亡占比为4.8%(5 871/123 025);50~59岁63 870例,其中男性48 638例,死亡占比为16.3%(48 638/298 514),女性15 232例,死亡占比为12.4%(15 232/123 025);60~69岁115 771例,其中男性86 240例,死亡占比为28.9%(86 240/298 514),女性29 531例,死亡占比为24.0%(29 531/123 025);70~79岁130 623例,其中男性92 917例,死亡占比为31.1%(92 917/298 514),女性37 706例,死亡占比为30.6%(37 706/123 025);>80岁80 161例,其中男性48 431例,死亡占为16.2%(48 431/298 514),女性31 730例,死亡占比为25.8%(31 730/123 025)。(3)2000—2019中国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2000—2019中国胃癌粗发病率由2000的30.5/10万增加至2019的43.1/10万,年平均变化率(AAPC)为1.9%[95%可信区间(CI)为1.5~2.3,P<0.05)。其中男性胃癌粗发病率由2000的39.9/10万增加至2019的62.3/10万,AAPC为2.4%(95%CI为1.9~2.8,P<0.05),女性胃癌粗发病率由2000的20.5/10万增加至2019的23.2/10万,AAPC为0.6%(95%CI为0.4~0.9,P<0.05)。2000—2019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由2000的35.7/10万下降至2019的30.6/10万,AAPC为-0.8%(95%CI为-1.2~-0.3,P<0.05)。男性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由2000的49.8/10万下降至2019的47.4/10万,AAPC为-0.3%(95%CI为 -0.6~0.0,P<0.05),女性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由2000的22.8/10万下降至2019的15.8/10万,AAPC为-1.9%(95%CI为-2.2~-1.7,P<0.05)。(4)2000—2019中国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2000—2019中国胃癌粗死亡率由2000的27.9/10万增加至2019的29.6/10万,AAPC为0.3%(95%CI为0.0~0.6,P<0.05)。其中男性胃癌粗死亡率由2000的35.9/10万增加至2019的41.2/10万,AAPC为0.7%(95%CI为0.3~1.1,P<0.05),女性胃癌粗死亡率由2000的19.4/10万下降至2019的17.6/10万,AAPC为-0.5%(95%CI为-0.8~-0.2,P<0.05)。2000—2019中国胃癌年龄标化死亡率由2000的34.1/10万下降至2019的21.7/10万,AAPC为-2.4%(95%CI为-2.7~-2.1,P<0.05)。其中男性胃癌年龄标化死亡率由2000的47.5/10万下降至2019的33.1/10万,AAPC为-1.9%(95%CI为-2.2~-1.7,P<0.05),女性胃癌年龄标化死亡率由2000的22.4/10万下降至2019的12.2/10万,AAPC为-3.2%(95%CI为-3.4~-2.9,P<0.05)。结论2000—2019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60~69岁男性人群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 标签: 胃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 中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评估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作用[1]。方法:对我院20216,处方审核室药师日常工作中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记录不合理用药处方226张,其中经医师更正的处方226张,占100%。结论:审方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 PASS,处方审核 干预记录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 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龋率、龋补填充比、窝沟封闭率等。结果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为29.62%(1 117/3 771),龋补充填比2.53,窝沟封闭率2.17%。城市青少年恒牙患龋率31.43%,高于农村青少年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女性恒牙患龋率33.16%,高于男性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6,P<0.01)。结论贵州省12~15岁人群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且龋补充填比及窝沟封闭率均较低。贵州省青少年的恒牙患龋情况严峻,应提高口腔公共卫生预防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龋齿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横断面调查 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