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中数学启蒙课就是“集合与函数”,也是为数学课程奠定基础的开端。学好集合与函数,既可以引领学生顺利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务必注重起来。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还有新课标的教育观念,从集合的基本含义、基本关系、基本运算方法和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等方面对“集合与函数”进行系统的分析。

  • 标签: 集合与函数 导入技能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预防血培养标本污染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内关于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污染的证据,包括指南(BPG)、最佳实践信息册(BPIS)、证据总结(ES)、推荐实践(RP)及系统评价(SR)。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3月27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循证指南1篇,以专家共识为基础的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实践推荐1篇,系统评价6篇。最佳证据包括采血人员、采血时间、皮肤消毒、采血途径、采血部位、标本注入、无菌手套、标本转运等。结论护理部应与检验科合作,加强对于护理人员静脉血培养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教育,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要注意采血时间,采血过程中要使用无菌手套,正确进行皮肤消毒,选择合适的采血途径、部位,采血完成后要及时转运血标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静脉采血 血培养 污染 最佳证据
  • 简介: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 ,中学数学教材增添了许多高等数学的内容 ,与此同时致使中学数学教师认识到 ,高等数学于中学数学的密切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阐明了从高等数学的视角研究中学数学中集合内容的必要性。并论述了集合思想在中学的渗透 ,为中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 集合, 运算
  • 简介:摘要:工会组织要以职工创新工作室市场化运作为着力点,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路径,引导激励职工勇于创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 标签: 企业转型发展 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新创效
  • 简介:摘要: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初次接触统计,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看,他们对统计的认知大多是零散、拼凑的。因此,学生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学习过程。从“教材比较”出发,展现教材中“不同标准分类”的设计理念;对比课改后苏教版教参的变化,从“课题变化”出发,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从“问题需要”出发,实现统计的教育价值。

  • 标签: 数据的收集 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为理解山本理显对新时期住宅建筑的诠释,并发掘他在建筑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及理念,从他所 提出的“地域社会圈”的角度,对未来城市核心商业区高层集合住宅发展进行设计思考,从公共 空间、生活模式、社区人际关系三方面研究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地域社会圈” 高层住宅 中介空间
  • 简介:摘要: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2019)在习题的设置方面,按习题的功能及能力要求依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其中“拓广探索”栏目是的综合性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特点.本文将以《集合与逻辑用语》一章中的“拓广探索”栏目为例,从三个视角赏析栏目内容的设置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 标签: 数学教材 拓广探索 赏析
  • 简介: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激发数学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在阐述小学数学中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必要性的基础上,就集合数学动力,拓展数学思维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数学教学 学习动力 数学思维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LR)与外直肌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