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风时偶然带出的,但却概括了陶渊明的性情、抱负、际会和操守,其识见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人对陶渊明归隐一事的评说。特别是拈出“好名”一点,触及了陶渊明的荣名思想,更具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意义。然而朱熹此语毕竟过于简略,只提出了陶渊明“好名”这样一种见解,而没

  • 标签: 韦应物 荣名 士不遇赋 隐者 咏贫士 咏荆轲
  • 简介:“听哪!我是这样一个人,不要把我同任何人别的人混淆了!”在尼采神智清醒的最后岁月里,他向世人这样宣告。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将他同别的人混淆。尼采的个性太突出了,他的学说的个人色彩太鲜明了。世上各种哲学流派都有为数或多或少的代表人物,但尼采主义者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 标签: 尼采哲学 《悲剧的诞生》 酒神精神 叔本华 个人色彩 上帝死了
  • 简介:摘要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提出识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六长”说中包含着辩证统一的法则。在中国画论中常把对立的两种因素联系起来,让它们互为调剂,突出对立面之间的和谐,在总体上使相互对立的方面互相折中、协调、融会,通过重新建构,达到一种圆融统一。

  • 标签: 刘道醇六长辩证
  • 简介:写于1978年至1986年的《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巅峰之作。读者普遍认为这是一部讲真话的血泪之作。思想界也认为,这是一部反映现代知识分子良知与良心的巨著。一位八旬老人,用他那"发僵的手",而且经常是抱病写作,写下150篇微言大义的警世巨著。他这是在吐出最后的"丝",挤出最后的"奶和血"。《随想录》虽然文字上朴实无华,平淡无奇,但并非一目了然,简单透明,而是充满了含蓄、曲折与隐晦。所以,在我们解读《随想录》时,

  • 标签: 《随想录》 论巴金 现代知识分子 晚年创作 叙述策略 叶非英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萨迦格言》中以宿命论为主线的物极必反及全面观察事物和许多事物存在相互对应范畴等朴素辩证法思想进行分析,批判的总结其合理思想,对提高本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萨迦格言》 宿命论 辩证法思想
  • 简介:<正>粗看起来,雅波杂文似乎比较平淡,作者好象不假雕琢,信笔而书,但实际上,他的作品在艺术上表现上是有自己的特点的。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谈两点。首先,因小即大,见微知著。杂文因为篇幅短小,不能容纳宏大的题材。然而它却可以剖析一件小事,或从一只苍蝇身上窥知黑暗社会的丑恶,或从一滴水珠看到太阳的灿烂光辉,收到尺幅千里的表达效果。雅波杂文就很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杂文的优势,因小即大,通过分析眼前的一些小问题来阐明大道理。譬如《书与广告》一文议论写作人的艰辛,不仅是业余写作,而且要为经费、印刷、销售、广

  • 标签: 杂文 思想和艺术 木偶戏 滴水珠 洋人 文艺性
  • 简介:丁玲新时期复出后坚持政治化文艺思想,强调文艺离不开政治,体现出对《讲话》精神的某种承传。这与她的个性气质、人生经历有关,也是其对五四“为人生”艺术观的坚守和对创作自身思考所致。“为人生”艺术观贯穿丁玲政治化文艺思想的各个发展阶段,给创作带来很大影响,也给中国当代文学以深刻启示意义。

  • 标签: 政治 文艺思想 《讲话》 为人生
  • 简介:电影《爱国者》讲述的是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前夕,美国农民班杰明·马丁在独立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讽刺了英国人在独立战争期间的残暴行径。电影《爱国者》表现出了美国人民追求自由独立与民族认同的家园思想,并由此而积聚和展现在男主人公班杰明般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国意志与精神。

  • 标签: 爱国者 男主人公 民族认同 美国独立战争 影片 电影
  • 简介:杜诗中的儒家情怀来自杜甫从小接受的传统儒家教育,尤其是孔、孟的“仁爱”学说。杜诗中的儒家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仕以为己任”的儒家担当意识;三是“仁者能恶人”的现实批判精神;四是“以民为本”的反战意识。

  • 标签: 杜甫 儒家情怀 仁爱精神 思想渊源
  • 简介:“五四”思想战线和新文化战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批孔,当时先进的人物大都把批孔作为反对黑暗专制,促进社会变革以及人的自我觉醒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打倒孔家店”的呐喊中,郭沫若却明确表示自己“信仰孔教”“崇拜孔子”,并愤激地把那些批孔的斗士斥之为冥蒙的“诬枉古人的”唱“暴论的新人”,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的崇孔思想,并未象当时封建复

  • 标签: 孔子思想 精神人格 文化战线 打倒孔家店 革命民主主义 反帝反封建
  • 简介: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料汇编,《战国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诸侯国时的陈谋献策或辩论言辞,其思想内容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的思想均有所反映,但其中纵横家的思想倾向最为鲜明,"纵横之势、长短之术、诡谲之计、诈伪之谋"等纵横家思想充溢全书。然而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实用学术,其对"民本思想"也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深刻的揭示。一、《战国策》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历史影响 思想历史 战国策民本
  • 简介:《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与愤怒抨击,而且还流露出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思想。同时,作者依据自己的法律思想,又倾力塑造了施愚山、费袜趾、石宗玉等“实心为政”、仁智儒雅的理想清官形象。

  • 标签: 聊斋志异 法律思想 理想清官
  • 简介:《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中至为重要的著作,它虽不是孔子亲手所作,是孔予身后由孔予之孙子思写成,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中庸》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形而上学色彩,然而它依然是一部典型的儒家著作,它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描述世界是什么或如何,而在于指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

  • 标签: 朱熹理学 中庸思想 工夫论 《中庸》 儒家著作 儒家经典
  • 简介:在现代化语境中,乡村是中国文学表达现代性的起点,也是其不断思索、抒情的审美对象,同时指称着某种明确而具体的“思想”。而阎连科却以“思想”缺席的方式构建了原始乡村象征体,这种拒绝将乡村“他者化”的艺术追求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乡村写作的一种叙事新向度。

  • 标签: “思想” 阎连科 乡村 意义 写作 文学表达
  • 简介: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在博客中发文:《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丁教授的理由是《背影》有诸多瑕疵,譬如《背影》中的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属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放

  • 标签: 《背影》 违反交通规则 语文课本 在博 朱自清散文 乖孩子
  • 简介:<正>我粗略地读完了曹大中先生所著《屈原的思想与文学艺术》一稿,觉得其中胜义叠出,只眼独具,卓论宏识,足以破旧说而树新义,不禁为之击节不已。若非精研先秦诸子之书,古今楚辞之学、而又深思明辨,豁然贯通,怎么能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如此

  • 标签: 思想与文学 屈原 爱国观 无爱 先秦古籍 爱国诗人
  • 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周作人散文的评价,曾出现十分悬殊的看法。大体情况是这样,在一九三四年他发表《五秩自寿诗》之前,肯定的意见占主导地位。最早对周作人散文作出肯定评价的大概是胡适,一九二二年三月,他说:

  • 标签: 思想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史 谈虎集 思想革命 《语丝》 闭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