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和平区作为全国首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示范区,多年来坚持普遍宣传和重点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措施,建立了适合和平区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妇HIV检测率达到100%,孕妇HIV检测率达95%以上。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近年来,各地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持续可行的常规工作模式。横县作为个全国第二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率先建立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与常规孕产期保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具有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无缝对接、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该县运转七年,孕产妇检测率达95.72%,阻断成功率达91.31%;母婴传播总体水平为8.69%,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实践表明,该工作模式可行、有效。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阻断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调查分析三起聚集性疫情46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针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扩散。结果本调查研究46例,传染源4例,占比8.69%,有明显传染源接触史的28例,占比60.86%,经随访研究的感染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蔓延。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进行HIV1/2-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BV(乙型肝炎病毒)、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28099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同时检测上述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应抗体,并对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HIV1/2-Ab阳性率为0.41%;HCV-Ab阳性率为1.05%;HBV阳性率为6.12%;TP-Ab阳性率为1.85%。结论严谨认真地对患者上述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病原学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传播性疾病 医源性感染 职业暴露
  • 简介: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感染科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如何预防控制医院内的传染病传播 。方法:对 2017 年 -2019 年我院传染病患者人数及传染病种类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通过资料可以看出, 2017 年我院接收传染病 10 种共 270 例; 2018 年我院接收传染病 12 种共 354 例; 2019 年我院接收传染病 15 种共 423 例。 结论:自 2017 年以来,我院传染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在 2019 年的 423 例传染病患者中肝炎、肺结核以及手足口病患者数量较多且增长快,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的传染病管理规定,制定合理的传染病防护体系,从而更好地更有效的控制传染病在医院范围内的传播

  • 标签: 医院 传染病 预防控制 措施 研究
  • 简介:目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血液暴露,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收集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丽水市中心医院职工职业性血液暴露34例,发生率2.8%。对暴露者的职业分布、锐器种类、职业暴露污染情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暴露后追踪观察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暴露人员中暴露率最高者为护士,占64.7%;锐器的器具伤害率最高为注射器针头,占74.2%;职业暴露污染以HBV最多,占82.4%;职业暴露后处理达100%;职业暴露后追踪达100%。追踪结果:本院职业暴露的职工经处理后发现1例感染与病人血清学一致,感染率2.9%。结论职业性血液暴露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加强管理,避免或尽量减少职业性血液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普及员工及患儿家属的防控知识,集中诊治患儿,制定专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加强环境、诊疗器械和患儿的消毒隔离管理等措施。结果手足口病流行期未发生一例医院内传播。结论健康教育集中诊治、个性化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多环节联动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

  • 标签: 手足口病医院内传播控制
  • 简介:目的了解江苏金湖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疫情态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和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每年3~4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展钉螺调查;每年6~9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每年8~10月份,采用环卵沉淀试验或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人群开展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进行检查.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调查和保虫宿主监测.结果1998~2012年,累计查螺面积23991.48hm2,发现钉螺面积44.68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hm2.解剖钉螺3885只,未发现感染螺.打捞漂浮物、稻草帘诱螺及调查渔民船只、渔具均未发现钉螺.血清学查病60164人,阳性率0.83%,其中门诊者阳性率、渔船民阳性率均高于流行村居民.粪检查病3155人,发现血吸虫病患者1例.查畜4915头,未发现病畜.共环境改造灭螺27.53hm2,累计药物灭螺面积35.11hm2,药物巩固性灭螺165.197km2,有螺面积下降了99.96%.结论金湖县血吸虫病疫情态势较为稳定,应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疫情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96—2016年国内发生的HCV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因血液透析发生HCV感染暴发事件10起,涉及血液透析患者689例,其中258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37.45%;不安全注射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3起,涉及人群基数不祥,其中447例感染HCV;输血或单采血浆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4起,共涉及191例,其中156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81.68%。结论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HCV的风险极高。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液传播 感染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自艾滋病发现以来,感染者从最初的几个同性恋者到2012年遍布全球186个国家、感染者3400万人,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艾滋病疫情快速扩散的过程中,各类艾滋病易感人群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加快了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速度。了解艾滋病易感人群生存状态及高危行为特征,分析其对艾滋病传播流行的影响,对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易感人群 高危行为
  • 简介:摘要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于最大限度的发现性病感染者和性病患者,及时采取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措施。预防性病的社会传播离不开健康教育,本文阐述了健康教育在性传播疾的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内容和结果。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快、传播途径广泛、波及面大,要提高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就需要从其传播途径入手控制其传播、影响范围。因此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途径的掌握,切断了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的途径,减少病毒对人的传染,降低了人患病的几率,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传播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孕妇产前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Bimmuneglobulin,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孕妇产前使用HBIG阻断宫内传播的研究,收集出生及1岁婴儿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检测情况,通过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合并RR值。结果新生儿随机效应模型干预组与对照组合并RR值为0.37,95%CI:0.23—0.61;1岁婴儿随机效应模型干预组与对照组合并RR值为0.48,95%CI:0.27~0.84。结论应用HBIG200IU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官内传播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Meta分析
  • 简介:为了探讨和田地区性传播疾病发病的趋势,掌握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该地区2005年度和田地区性病疫情上报管理系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流行分析 和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透室护士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从而减轻医护人员发生此类疾病的可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之间的血透室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进行血液透析近3万次,其中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有20例,另外此血透室的护理人员有15例。主要是对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进行相关记录,找出失误点以及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血透室工作人员在每半年体格检查血液性传播疾病(这里的检测包含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戊肝抗体IgGIgM、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测定)及肝功能结果显示正常,检测显示无1例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染。结论血透室护士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是很大的,但是只要平时注意危害因素的总结,仔细处理每个环节,积极应对,这种可能可以降低到最低,甚至可以不发生,使得护士在护理他人的同时可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标签: 血透室 护士 血源性传播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士在临床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自我防护,避免发生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伴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①。手术室护士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洗手,重视皮肤和粘膜的防护,严格按操作程序工作,加强锐利物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及传染病者术后器械及物品的消毒隔离制度。这样,才能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把血源性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