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3、7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3d及7d后EIN纽与EN组比较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d,EIN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EIN组与E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畀。结论全胃切除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 全胃切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种重要的成体干细胞,主要存在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MSCs除了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应用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还具备低免疫原性、免疫调节及诱导免疫耐受的功能。MSCs能够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MSCs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的10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完全缓解占比58.00%(20/50),有效率为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0%(17/50),82.00%(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恶性消化道完成第2个疗程后2周免疫指标变化比较,完成第2个疗程治疗后2周,观察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完成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体重减轻10.00%(5/50)、消化道出血12.00%(6/50)、恶心2.00%(1/50)、呕吐2.00%(1/50),均低于对照组传统药物治疗的28.00%(14/50)、32.00%(16/50)、18.00%(9/50)、20.00%(10/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疗法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疗效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临床症状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恶性消化道肿瘤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5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GIc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5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1%,CMIA阳性检出率为12.5%,GICA为12.7%。CMIA法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99.01%。GIcA法灵敏度为98.35%,特异性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98.35%,阴性预测值为99.77%。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可以提到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检验 CMIA GICA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免疫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预防接种和治疗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检验病毒的类型进行明确,同时也能够对特定抗体的浓度进行有效的测定,从而在病毒检验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来为病毒检验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病毒感染 免疫检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抗LSP抗体阳性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且与该类患者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呈平行关系。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阳性率50%~100%,急性病毒性肝炎阳性率ll%~9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阳性率28%~93%,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阳性率0%~l0%,隐匿性肝硬化20%~3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33%~51%,酒精性肝病阳性率0%~36%,其他肝病阳性率0%~17%。非肝性自身免疫病阳性率0%~l8%。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化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研究选取 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记录样本检验过程,明确样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检验分析发现,入组的 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标本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标本 170例,占比 94.44%,显著高于环境与设备因素的 5.56%( P< 0.05),在人为因素当中,尤以未及时送检影响最大,占比为 49.44%,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 P< 0.05),其次是样本采集因素、样本处置因素,占比分别为 31.67%和 8.89%。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环境、采集方式以及送检时间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基于此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检验工作流程、人员素养和技能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的Ⅰ型跨膜受体及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它通过识别病原体,能立即启动先天性免疫,并能通过信号传导启动获得性免疫,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TLR家族共有13个受体,分布于各个器官脏器,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发挥其识别作用。该文对TLRs的结构和分布、相应配体及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 标签: Toll样受体(TLRs) 配体 天然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
  • 简介:计划免疫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措施。搞好乡村计划免疫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和相应传染病的控制指标。

  • 标签: 计划免疫工作 传染病 卫生工作 身体健康 乡村 预防为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晚期NSCLC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系统,以“NSCLC、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CAR-T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5-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93条,中文文献385条。纳入标准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免疫治疗;3)免疫检查点;4)CAR-T疗法;5)疗效评价。剔除标准1)文献发表时间较早;2)文献与本文相关性不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22条,英文文献132条,根据剔除标准剔除中文文献10条,英文文献80条,最后纳入分析64篇文献。结果免疫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达到了初始目的,在初期看到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新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也更好地为评估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结论虽然NSCLC的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但是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免疫治疗的时机及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 标签: NSCLC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CAR-T细胞 疗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区儿童计划免疫实际上是在社区管辖的范围内,对相关适龄儿童提供较为安全且连续的预防接种服务,这种服务是长期进行的,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主要是控制以及消灭与疫苗相关的传染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现如今,多数社区已经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计划免疫的形式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且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是计划免疫的最终目标。

  • 标签: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易感人群对HIV的抵抗力及HI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如HIV病毒亚型和病毒载量等,以及宿主因素如接触途径、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等。至今很少有人关注固有免疫在预防HIV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自然杀伤细胞、IL-22,急性期淀粉样蛋白A和APOBEC3G等在抗HIV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这些因子将揭示HIV病毒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研发治疗这一类顽疾的新疗法。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固有免疫 综述
  • 简介:摘要长期的运动免疫学研究发现,运动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运动与免疫之间关系的文献资料,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间隙时间以及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等方面来探讨免疫机能评估与运动的关系。为合理评估运动员免疫机能,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体育锻炼者的合理锻炼提供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方法分别从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金配备、门诊建设、疫苗接种及流动儿童管理等多个角度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结论要确保免疫规划工作高效运转,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良好的设备条件,优秀的专业队伍,本职人员强烈的责任心以及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

  • 标签: 免疫规划 基层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免疫缺损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是由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缺损或免疫反应障碍引起的免疫功能不全的病症。目的眼与免疫缺损病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胸腺移植有一定作用。每月输入冰冻干燥血浆可补充抗体。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炎症。免疫缺损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病骨髓移植,每月输入冰冻干燥血浆。抗生素控制感染。眼部感染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及涂抗生素眼膏。

  • 标签: 眼与免疫缺损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前,人类肿瘤免疫学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的阶段,开始飞速发展。然而,在未来,肿瘤免疫学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人类肿瘤的抗原性问题,尚未阐明的机体对肿瘤免疫应答的细胞分子机制和免疫监视理论等等。

  • 标签: 肿瘤免疫学 抗原性 免疫应答 免疫监视 免疫逃逸 免疫诊断
  • 简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工程与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本文简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1抗原递呈细胞的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活化静息T细胞,活化CD4+和CD8+T细胞,并对外源性抗原也能诱导出MHC-I类限制性的CD8+CTL,因此它在肿瘤免疫中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们用肿瘤抗原肽、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细胞RNA体外冲击DC或将TAA基因导入DC来制备疫苗[1],较多的是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Bronte等用腺病毒为载体将TAA基因导入DC,转染率>90%,且转染后的DC能保持正常的表型特征及功能,能有效地移行到T细胞

  • 标签: 肿瘤免疫 基因工程 肿瘤细胞 双特异性抗体 抗原递呈细胞 肿瘤抗原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