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30天喂养试验,分析蜂胶苦荞软胶囊毒性损害作用。方法:试验共设三个剂量组(3.33g/kg·BW /d、1.67g/kg·BW /d和0.84g/kg·BW /d),一个橄榄油对照组。采用经口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各组均按体重0.7%给予。每周称一次体重,记录食物摄入量。30天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脏器系数计算。结果:大鼠体重、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组织学变化。结论:30天喂养试验未见蜂胶苦荞软胶囊对受试动物有毒性损害作用。

  • 标签: 蜂胶苦荞软胶囊 Wistar大鼠 30天喂养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极其重要,特别是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在提高检测质量、准确性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规范试验检测的方法及内容,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工作人员要细化检测规范,在提高检测有效性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并在科学管理手段支持下评估出材料、技术的应用情况。基于此,文章就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建筑工程 试验检测 水泥 混凝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法规明确规定了疫苗临床试验相关方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通过伦理委员会、申办者、研究者执行方案和法规的要求,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 标签: 疫苗临床试验 受试者 权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ELISA与TRUST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梅毒患者(问题:我们没有确诊患者的相关资料,是否可以这样描述)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Ⅱ组)与TRUST(Ⅰ组),对比检出效果。结果 Ⅱ组检出率高于Ⅰ组,组间对比(x2=12.180、p=0.000);Ⅱ组一期、三期、隐性梅毒检出率高于Ⅰ组,组间对比(x2=4.296、4.666、4.285,p=0.036、0.030、0.038);两种方式将二期梅毒均检测出来。结论   对于梅毒患者来说ELISA、TRUST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二期患者,可以使用TRUST进行检测,而一期、三期患者可以使用更高敏感度的ELISA。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 梅毒 检测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梅毒检验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是常用的两种。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医院的性病门诊中选取100例疑似梅毒患者,分别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TPPA和TRUST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相近,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梅毒诊断的辅助手段,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梅毒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梅毒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效果比较
  • 简介:目的统计我院2006~2007年临床各科可疑感染病人送检标本4336份,通过对培养阳性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对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分离,对阳性检出细菌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细菌阳性率为31、07%,阳性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未统计)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9种不同菌种,因不同病人送检标本不同,检出的病原菌也不完全相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也有差异,交叉耐药现象常见。结论临床医师在诊疗中应参照不同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茵药物。

  • 标签: 送检标本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中采纳度较高的治疗措施,主要适用于大量失血的患者,通过血液供输的方式来稳定患者的体征状态。由于输血方和供血方之间的体质差异较大,盲目地进行输血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症状,目前,主要依赖于配血试验来确定该血液与患者的适配性。配血试验能够在临床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对相关指标,对于不良输血反应的出现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现阶段已经有较多配血试验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备受重视。本文主要阐述院内收治的相关病例,并在病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配血试验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意义做出研究,现内容如下。

  • 标签: 配血试验 临床诊治 意义分析
  • 简介:通过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杀虫水剂对家蝇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该杀虫剂经现场按30ml/m~2处理1~15天,结果蝇密度下降率为92.9%~100,PRI值为0~6.8。

  • 标签: 高效杀虫水剂 现场灭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了解荨麻疹的可能病因及过敏原,为患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阿罗格点刺试液对238例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的检测。结果238例受试者中至少出现二项以上阳性反应为100%(238例);其中排列前5种最常见致敏源依此为屋尘螨、粉尘螨、小虾、乳胶、牛肉,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0.61。结论点刺液试验有助于明确荨麻疹患者的致敏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临床依据。

  • 标签: 荨麻疹 皮肤点刺液试验 变应原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抗双链DNA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A厂家已批准上市的同类产品针对临床样本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验证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与已上市产品等效。方法选择B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用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与A厂家产品平行测定,观察其相关性。结果新成生物赛盟自免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与A厂家测定结果作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683,相关性良好,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作Kappa系数检验,Kappa系数=0.921,与A厂家试剂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抗双链DNA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A厂家已批准上市的产品具有等效性,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有价值的诊断指导依据。

  • 标签: 赛盟自免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线性回归 Kappa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中药复方对脾虚型AR的治疗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用药七天后,检测大鼠IL-2mRNA,β1-DefensinmRNA等变化。结果用药七天后各治疗组的鼻部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IL-2mRNA,β1-DefensinmRNA表达脾虚AR组和AR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虚AR组与A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AR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能明显改善鼻粘膜病理反应;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对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调节,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脾气虚 变应性鼻炎 &beta 1-Defensin IL-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借鉴风险管理的理论,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因素和风险控制措施。结果从临床试验项目评估风险,比如研究者手册有幼年动物的实验结果,有成人数据和国外儿童数据等;申办者风险管理;专业团队风险管理,比如主要研究者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临床试验实施风险管理;试验用药品和生物样本风险管理及系统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规避;风险减轻,比如加强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和加强临床试验机构管理;风险转移,比如购买保险、明确合同的赔偿和权益保护条款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结论通过对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减少和避免临床试验风险的发生,保护受试者和研究者的权益。

  • 标签: 儿科 人群药物 临床试验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便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痢疾捍菌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李玲李国岚李治悦郭群阜阳市卫生防疫站236000)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我国腹泻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近几年收集痢疾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经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药敏试验 菌型分布 疾病控制
  • 简介:水苏糖(Stachyose)是功能性低聚糖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自然界中多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它是天然存在的四糖[1],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构成,分子式C24H42O31,分子量666.59。与该糖结构相类似的有比水苏糖少1个半乳糖基的棉子糖(三糖)和多1个半乳糖基的毛蕊花糖(五糖),均为低聚半乳糖。

  • 标签: 水苏糖 大鼠 亚慢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