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十分清楚,多50岁左右起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无家族史.MSA主要分为自主神经受累(即过去称SDS)、小脑症状(即以往称散发的OPCA)和帕金森症状为主(即以往称SND)的三大类表现[1].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西医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腹痛消失时间和患者血HCG定量达正常值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和患者血HCG定量达正常值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稳定性,还能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 标签: 宫外孕 中西医结合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牵伸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对比。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牵伸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对3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推拿手法对3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估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均有改善,但治疗组ROM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疼痛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牵伸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牵伸技术 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禁食、肠胃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适量应用生长抑素、对症使用抗生素、控制原发病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剂,辨证加减,每天煎汁250mL,药液每8h经胃肠减压管注入1次,注入后胃管闭合2h左右,每日1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5例,其中4例中转手术,3例行粘连松解术,1例行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采取预防肠二次梗阻治疗,中转手术率为9.1%;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无中转手术。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者。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痛苦小,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肠梗阻 大承气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方医学结合的优势互补原则,以期提高人类抗御疾病的能力,及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方法:试从探讨中西方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知方式出发,阐述两种医学各自的优势,优势互补的必要性,及临床治疗方案优势互补的主要原则。结论:二者优势互补的结合是人类抗御疾病的必然选择;二者的优势互补的原则应以临床治疗上的结合为主。具体原则为,一是两大医学流派各自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二是临床需结合治疗疾病时,治疗方案的制定组合应有机、合理。

  • 标签: 理论研究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并对比针药结合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n=50)和西药治疗组(n=50),针药结合组采用以口服中药为主并辅以针刺的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西药治疗组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皮损的类型、分级、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的分级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6.00%,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比常规西药治疗更能够显著提高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痤疮 刺血疗法 临床疗效加味川芎平喘合剂 AECOPD合并P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内皮素-1(ET-1)
  • 简介:<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院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设了三年制中西医结合专科班,儿科是必修课之一,要求掌握中西医两套知识,总课时是100学时,在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怎样搞好儿科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是我们教研室的新课题。我们曾先后在医专90级和基层医生培训班进行实践,现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及效果,提出肤浅的见解。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教学 儿科临床 教学过程 基层医生 小儿哮喘 适应新形势
  • 简介:中医体质与临床辨证施治结合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将辨体质与运用经方相结合用于辨治胃癌是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辨体质与辨证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辨证以辨体质为内在基础并且包含辨体质,辨体质使辨证更加快速准确。从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新加良附方可以改善阳虚血瘀型胃癌的证候表现。

  • 标签: 胃癌 辨体质 辨证 新加良附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6例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并总结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7~15天,均顺利出院,没有发现并发症病例;对照组治疗时间10~20天,痊愈率88.24%,且出现并发症2例。结论:麻疹治疗宜早期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麻疹 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结果: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肠梗阻疗效更好(P〈0.05)。

  • 标签: 肠梗阻 中药治疗 大承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采取蒙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实施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黏度,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蒙西医结合 脑梗死 临床观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2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当归—4味散,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蒙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蒙西医结合 原发性痛经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