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班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评分明显下降(P〈0.05);症状学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班安全性较好,疗效可靠,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活血化瘀
  • 简介:目的探讨埃罗替尼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及顺铂(GP)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采用GP方案化疗的Ⅲb-Ⅳ期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其中单纯GP方案化疗45例,埃罗替尼联合GP化疗45例。对患者生存率、病情缓解情况和血清中VEGF浓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病情缓解率47.23%,显著高于单纯GP组的26.88%(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1年后生存率91.67%,显著高于单纯GP组的81.67%(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为79.8pg/ml,显著低于单纯GP组的124.23pg/ml(P<0.05)。结论埃罗替尼联合GP化疗较单纯GP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降低VEGF水平。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埃罗替尼 疗效评价 盐酸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 标签: 高校 非计算机专业 信息技术课 信息素养 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抽出病例数 100例,将其以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循环、观察组给予体外循环,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搭桥支数、苏醒 时间、带管时间、ICU治疗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搭桥支数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带管时间、 ICU治疗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 :P值<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减少手术伤害。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心脏疾病 临床疗效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养阴清肺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门诊及疗区收集的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清肺方治疗。结果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肺方在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生活质量 咳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司酮联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早孕者随即分为2组,各100例,即A组(米司酮联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2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术中出血量。结果2组宫颈扩张、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术前1天口服米司酮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对宫颈损伤小,出血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丙泊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