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究式学习理念用于胸外科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学生主要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在常规教学基础上融入探究式学习理念,之后对两组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学生在经过常规教学+探究式学习理念后,其临床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探究式学习理念,可大幅度提升其护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 标签: 探究式学习理念 胸外科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性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躯体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总评分等AD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康复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康复护理干预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骨外科骨折患者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骨折专科系统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与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定显示,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业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适宜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模式 骨折 自理能力 护理
  • 简介:摘要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探讨了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从实验室硬件建设,实验室软件建设即实验教学体系与方法的改革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能力 硬件建设 软件建设
  • 简介:摘要通过确立实践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层层递进;校内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相互呼应”的“三阶段、两平台”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 标签: 学生,护理 基于能力的教育 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就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医学基础课程而言,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提问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医学基础课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

  • 标签: 医学基础课 学生 提问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二级医院注册护士文化能力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二级医院681名注册护士,采用注册护士文化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量表总得分343.46±42.6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英语水平、有无涉外服务经验、有无接受过多元文化护理课程是注册护士文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二级医院注册护士文化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为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需求,护理管理者需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的文化能力

  • 标签: 注册护士 文化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由学会独立设计教学标本,到亲自动手制作完成并应用于教学上的全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其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实践 创新能力 解剖学 教学标本
  • 简介:摘要深入调查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急诊急救能力现状,总结分析其原因在于医院急诊科建设不完善;护理人员学历不够;护士配置不足,护患比例失调;护士编织不合理,待遇低,护士流动性大等有关。通过呼吁,在基层医院配备数量足够的护理人员,提高待遇,并通过一系列的专科培训及考核,对急诊科护士急诊急救能力可大大提高,杜绝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 标签: 急诊急救 能力 现状 培训 提高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临床医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临床交流和沟通技术培养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基层医院临床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儿科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分析儿科实习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再从新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以及医生专业要求等方面阐述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儿科专业的特殊性,提出了对基层医院儿科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建议。

  • 标签: 实习生 医患沟通 培养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本科阶段实习,是医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医师培训的重要环节,而其中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加强技能培训、重视教学查房及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等方法,提升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培养优秀的住院医师。

  • 标签: 血液科 本科实习医师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年轻护士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工作10年以下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12月应用常规考核方法,设为对照组;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应用个案追踪法考核,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考核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能力考核评分(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考核得分(6.5±1.8)分,患者满意度评价得分(95.2±1.5)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90.8±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士临床能力评估考核中应用个案追踪法可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及服务满意度,有助于临床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 标签: 个案追踪法 临床护士 能力考核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科技对传统的档案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随着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提升与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档案信息管理部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对于档案服务能力的提升更是出现了迫切需求。本文从当前形势下我国档案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提高档案服务能力进行讨论,并最终提出相关对策。

  • 标签: 新形势 档案服务能力 提升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对比(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得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得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感传递反馈应用于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护士沟通能力。方法随机选取120名新入职护士,并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护士,两组护士同时接受人际沟通理论授课,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沟通课程理论授课;而实验组则予以情感传递反馈技巧训练,对比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结果经过训练之后,实验组实际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新入职。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情感传递反馈沟通技巧能够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护患沟通能力,进一步促使其临床沟通能力有所改善。

  • 标签: 情感传递反馈 新入职护士 护患沟通能力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