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切口锚钉固定和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断裂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切口锚钉固定和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单切口锚钉固定组远期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组,并且并发症少于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组。结论单切口锚钉固定治疗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断裂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疗效较为明确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肱二头肌 肌腱断裂 锚钉固定 骨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习惯性流产病例的常见病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新塘医院自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1日收治的69例习惯性流产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9例习惯性流产中,明确病因34例,占49.27%,其中宫颈内口松弛11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9例,心因性因素7例,染色体异常7例;不明原因35例,占50.72%;明确病因病例除7例染色体异常,放弃治疗外,其余经本院治疗后,3例早产,24例足月分娩;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病例,2例经主动免疫治疗,足月分娩,其余均发生流产。结论习惯性流产的致病因素很多,对病因的正确分析以及治疗是减低流产率的关键,从而提高足月分娩率。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8名献血员,进行质控小组的组建,对小组成员组织相关培训,对护理质量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对质控小组组建前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组建前2.00%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90.67%献血者一针穿刺成功,90.00%献血者健康教育覆盖;组建后0.00%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99.33%献血者一针穿刺成功,100%献血者健康教育覆盖。两组各项指标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组建前46.67%献血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44.00%的献血者对护理工作基本满意,9.33%的献血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组建后61.33%献血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8.00%的献血者对护理工作基本满意,0.67%的献血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质控小组组建后献血者满意度显著较高。结论通过加强血站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献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使血站工作更加安全有序。

  • 标签: 血站 采供血工作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病人对医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医疗活动中,医生的诊疗工作与护士的护理工作缺一不可,本文给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处理提供正确的依据。方法在发生医疗护理纠纷后,无论责任多大,都应积极协助调查事情的真相。结果由于医护人员分诊的不准确,病患和医护之间的不配合形成急诊病患以及医护人员的纠纷结论急诊护理纠纷严重影响着病患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不能及早或准确的对病患进行治疗,导致严重的护理纠纷或医疗事故。结论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包括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手术中的配合、手术后的搬运及术后护送。结果本组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顺利安返病房,对手术中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积极的手术中护理的配合、严格遵循八查十对、严格无菌观念是有效的防止术中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至关之键。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肱骨近端解剖钛板、钢针3种手术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的58例为A组,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的42例为B组,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的39例为C组,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B、C组。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比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及钢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更具有优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老年肱骨 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7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资料,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症状护理和用药护理,同时也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消毒隔离护理。结果137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9d,同时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服药依从性为98%。其中3例患者不仅感染了肺结核还存在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他患者均获得好转,并办理出院手续。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用药护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及病房消毒隔离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药剂科处方点评模式与实践方法,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未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处方的合理选择药物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用药时间合理情况等。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合理选择药物45份(37.5%),抗菌药物使用24份(20.0%),术后用药时间合理51份(42.5%);对照组合理选择药物21份(17.5%),抗菌药物使用69份(57.5%),术后用药时间合理30份(2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医院药剂科开展处方点评并且展开实践,能够较好的确保处方药剂的使用准确,为患者提供最需要的处方要求,提高合理选择药物的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进一步开展处方点评模式的实践。

  • 标签: 医院 药剂科 处方点评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西药结合及抗生素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的病人151例,第一组95例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第二组56例患者采用西药抗生素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用药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妇科双合诊检查及影像学B超复查。结果经过一个周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第一组及第二组的临床有效及影像学检查征像有效率分别为97.9%、98.9%、98.2%、98.2%。结论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均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金刚藤 微波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暴露与包扎两种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在脐炎发生率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方面有无差异,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12月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断脐后采用包扎法处理脐部,观察组断脐后脐部不包扎,使脐带残端暴露。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炎发生率为0.89%。对照组脐炎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残端暴露法可降低脐炎发生率,而不影响残端脱落,优于传统脐部处理方法,并可节约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处理 暴露 脐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ICU心胸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64重症且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为81.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心理护理对ICU心胸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治疗疗效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胸外科 ICU重症患者 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甲组采纳炮制前分档,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甲组、乙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药饮片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8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15日至2017年9月19日,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手足口病患儿在家属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小于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 小儿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采集自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测的160例受检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将其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每组分配80例受检者。通过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使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静脉血检验的结果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采血方法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南京基蛋生物科技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在5个浓度阶段检测水平的C反应蛋白标本结果。结果CRP浓度为3.0~80.0mg/L,对2种方法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乳糜微粒≤3000mg/dl时免疫定量分析仪不受影响(干扰10%)。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5个浓度阶段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8,P=0.01)。结论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在线性范围内的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符合要求。虽然系统间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但也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 标签: C反应蛋白 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 比对试验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药物领域当中,涉及到数据处理的方法比较多,本文以这个领域当中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于各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这些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发挥出优化作用,这样可以明确在药剂质量控制当中发挥出的作用。

  • 标签: 优化 药物制剂工艺 数据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的护理结果、整体分析方法对于我院收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探讨,入院后分两组,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新方案,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效果好的进行采纳。结果综合护理新方案的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较对照组优越很多,在统计学领域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综合护理新方案干预后提高护理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急诊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63例患者采用急诊保守治疗为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急诊胃镜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再出血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输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中转外科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出血病症,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复发率低且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保守治疗 胃镜治疗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在急诊疼痛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急诊疼痛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盐酸丙帕他莫治疗,观察组患者56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丁溴东莨菪碱+盐酸丙帕他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丁溴东莨菪碱+盐酸丙帕他莫在急诊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栓 丁溴东莨菪碱 盐酸丙帕他莫 急诊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试验研究对头孢丙烯原料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提示,对头孢丙烯原料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而言,应采用低速离心-薄膜过滤-酶中和联用法进行其细菌计数及控制菌检查,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则应采用平皿法。

  • 标签: 头孢丙烯 原料药 微生物限度 方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