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剖析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式和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3例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麻醉处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比组(28例),对比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观察组同时联用氯胺酮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对比组MAP、HR变化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临床麻醉中,采取异丙酚联用氯胺酮方案,麻醉诱导效果更为稳定,且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危重患者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重点学科在一定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和先进水平,壮大重点学科,有利于带动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特色的形成。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进行分析,明确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优势和劣势进而确定重点学科发展的方向。

  • 标签: 重点学科 SWOT 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物药材技术的发展,药物种类增多,对药物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优劣的有效方式,但传统分析方法检查新药物存在较多的局限,质量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需寻求更有效的检验方式提升药物质量控制效果,满足现代生物药制质量控制的更高要求。

  • 标签: 药物质量控制 分析方法 验证原则 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3种常用痰液结核杆菌检测法的检测效率。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本疾控中心收集到的79例结核患者的痰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涂片抗酸镜检、快速培养检测结核菌、realtimePCR检测等。结果realtimePCR检测痰液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快速培养法和抗酸染色法。结论realtimePCR能较为准确的检测痰液中的结核杆菌,可用于早期诊断结核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杆菌 抗酸染色 快速培养法 real time PCR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利福平联合异烟肼、吡嗪酰胺与利奈唑胺联合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实现对耐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于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利福平组和利奈唑胺组,利福平组患者将利福平和异烟肼、吡嗪酰胺作为主治药物,利奈唑胺组将利奈唑胺和异烟肼、吡嗪酰胺作为主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利福平组患者相比,利奈唑胺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较高,疾病复发率相对较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利福平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利奈唑胺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结论加强利奈唑胺联合吡嗪酰胺、异烟肼治疗方法在防治耐药结核病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对降低疾病的复发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利奈唑胺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后,3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病情恶化,转外科手术治疗;另外1例患者由于基础情况太差,并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变化较快,护理上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精心的内科护理可以增加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 内科综合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患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AMI的早期诊断特点以及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2例不典型AMI的诊断特点进行总结、研究。结果52例不典型AMI病患中包括无痛型、脑症状型、疼痛部位不典型、休克型等。结论不典型AMI易出现误漏现象,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对不典型AMI的临床鉴别诊断的能力以及重视程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误、漏诊;同时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早期诊断 特点 分析 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以期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家族遗传病和问卷调查,选择符合试验标准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24例,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24例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没有太大差异,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下,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下,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少,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期护理方法在妇产科的应用,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提供借鉴,从而使得妇产科患者减轻身心痛苦,早日康复。方法对180例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加以研究。结果1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医护人员的护理科学合理,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得当,可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得患者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手术,早日恢复早日出院。

  • 标签: 妇产科 腹腔镜手术期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体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分析方式进行研究讨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往的检测方式主要有微生物、紫外分光光度、电化学、液相色谱等方式。现代药物检测多在样品处理前进行了自动化分析,同时采用计算机对样品进行优化分析,准确度非常高。我公司对不同类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的药物分析情况进行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大环内酯 抗生素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在2014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比较两组心电图教学效果。结果合作组学生对于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心电图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心电图学习兴趣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2%、90%、94%、90%、92%,传统组满意度分别为74%、70%、72%、70%、72%,P<0.05。结论合作学习方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合作学习方法 心电图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TRUST、ELISA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ELISA。结论ELISA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相比,它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结果易判断的优点,适应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筛查试验。

  • 标签: 抗体 血清学试验 胶体金试验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门诊4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且选取同期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非肺结核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皮肤结核茵素纯蛋白衍化物(PPD)、涂片结核菌检查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三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PCR诊断结核杆菌阳性率(70%)明显高于PPD检测(45%)、痰涂片结核菌检测(25%)。而PCR检测假阳性率(34.3%)也显著高于PPD检测(20%)、痰涂片结核菌检测(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显著高于PPD试验以及涂片结核菌检查,而且该种检测手段操作较为简便,但是PCR检测也会出现假阳性情况,临床诊断时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既往病史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综合确诊,以防漏诊、误诊。

  • 标签: 肺结核 PPD检验 涂片结核菌检查 PCR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采取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86.84%,并发率为13.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41.9%,并发率为29.0%,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脑功能恢复,可是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儿科住院患儿12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施行的是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施行的是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行为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低,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并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 运用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列举了多种不典型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包括小灶性心梗、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有两个部位互相对应、正后壁心梗常规12导联变化不显著、局限性高侧壁心梗、前中隔心梗等13种情况,分析了根据心电图表现如何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精神疾病的早期有效识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40例无精神疾病且体检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E组。根据精神疾病的不同类型可将实验组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精神分裂症组95例,B组为焦虑症组10例,C组为抑郁症组41例,D组为神经症组16例。取各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比较测定结果。并在A组患者经治疗3周、5周、7周后,再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再比较测定结果。结果A组各项心肌酶含量高于其他组,而B、C、D组测定的心肌酶含量与E组测得结果相近,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测得的心肌酶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时可用心肌酶谱测定的方法,此方法有效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回顾性总结 分析 精神疾病 早期有效识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谱红光联合多西环素、多西环素口服、克林霉素凝胶外用三种方法治疗酒渣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的酒渣鼻轻、中度患者130例,分为三组,A组50例(窄谱红光治疗仪+多西环素),B组50例多西环素治疗组,C组30例克林霉素凝胶治疗组,结果A组(高能窄谱红光+多西环素)治疗有效率为88.0%,B组(多西环素组)治疗有效率为74.0%,C组(克林霉素凝胶)治疗有效率为63.3%,A、B二组患者及A、C二组患者炎性皮损的平均减少数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酒渣鼻早、中期患者采用窄谱红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能提高疗效。

  • 标签: 高能窄谱红光 酒渣鼻 多西环素 克林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