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诊断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经过病理证实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检查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乳腺癌29例,诊断符合率为96.6%,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例,占3.4%。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正确率较高,对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的研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患者8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对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病理学诊断发现,采用超声诊断仅仅有2例甲状腺囊肿患者被误诊为钙化结节患者,其它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的检查结果一样,采用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7.59%。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方式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能提升诊断的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甲状腺 结节 超声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60例,在全面掌握患者临床病情的基础上,行临床常规检查,进而进行系统化的超声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数据,诊断结束后,加强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对比研究,明确产科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在加强系统化的临床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学结果对比后发现,最终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的患者有5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6.67%。结论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超声诊断 病理学诊断 结果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预后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300例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诊断,判断胎儿的肢体异常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预后处理方法。结果300例孕妇中有23例出现胎儿肢体异常,其中有6例为马蹄内翻足,5例为四肢短小畸形、6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6例为手姿势异常。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18例选择引产,5例选择继续妊娠。5例继续妊娠中有2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2例为先天性足畸形、1例为软骨发育不全。经过引产或生产后的X线检查证实,有19例诊断准确,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2.61%。出生后的畸形患儿经过针对性的合理预后,有1例死亡,死亡率为20%。结论对产妇进行有效的超声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胎儿肢体异常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病例,给予针对性的预后措施,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胎儿肢体异常 超声诊断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超声检查,对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对肾人各级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实质回声增强,肾血流明显减少,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RI)增高,搏动指数(PI)增高。结论超声显像根据肾形大小、肥胖程度、肾内回声改变等比较容易作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对早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对临床预后评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超声鉴别诊断体会,提高胆囊结石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间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治疗101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的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胆囊内典型结石60例(其中颈部结石嵌顿5例);萎缩性胆囊炎伴充满型结石23例;胆囊内泥沙样结石13例;胆囊壁内结石5例。101例患者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炎症状。准确诊断98例,诊断准确率达97%。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结论在诊断中要提高对干扰因素的认识,对一些假阴性和假阳性注意进行鉴别,提高胆囊结石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胆囊结石 超声鉴别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7年间的47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病例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和诊断情况。结果(1)47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主要包括妊娠囊回声(23例,占48.9%)、混合回声(14例,占29.8%)、小无回声(7例,占14.9%)和稍高不均质回声(3例,占6.4%);(2)47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病例超声诊断符合42例,符合率89.4%。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可靠依据,其超声表现较为多样化。

  • 标签: 剖宫产 疤痕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于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设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比对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对比(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院检查的1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均经临床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超声检查报告,患者的检查内容包括经阴道超声检查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宫壁厚度、子宫前后径及出血情况,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正确例数为102例,正确率68.00%,经阴道超声检查正确例数145例,正确率96.67%,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超检查子宫腺肌病患者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敏感性高,大大降低了漏诊率,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带来希望,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检查 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腺肌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102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对疑似胎儿肢体畸形者则根据不同位置行三维超声检查,最终以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102例受检产妇中,经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得出肢体畸形共39例,共计83处,三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78%,二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后行三维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肢体畸形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所收治的880例孕妇依照孕期不同分为三组,其中11~18周者为孕早期组,19-28周者归为孕中期组,29~40周者归为孕晚期组。对所有孕妇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对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增加四维超声检查。将分娩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孕中期的胎儿畸形检出率较孕早期以及孕晚期明显偏高(P<0.0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检出率上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孕中期实施二维超声+四维超声的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孕周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子宫腺肌病的150例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组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每组各75例。其中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组患者采取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在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外,联合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对于子宫腺肌病的确诊率、合并巧克力囊肿的确诊率、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等显著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 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操作技巧与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及结果。结果图像质量Ⅰ显示率(69.79%)明显高于图像质量Ⅱ(20.83%)、图像质量Ⅲ(7.29%)、图像质量Ⅳ(2.08%)。结论冠状动脉CT检查时,应熟悉各项检查设备的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参数,获得高质量图像。

  • 标签: 冠状动脉 CT 扫描技术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与医护配合的体会。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扩张血管、吸氧、降眼压、溶栓、营养视神经等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治疗反应。结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突然,最重要的是开始治疗的时间,越快使阻塞得到缓解,就越可能恢复部分视力,发病时间长则很难恢复。结论一旦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争分夺秒的抢救及医护密切的配合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检查所获得的各项参数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对各种重症的症断,鉴别诊断与指导都十分重要。由于桡动脉为周围动脉,位置表浅,采血方便,易于加压止血,护患易于接受,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造成损害。

  • 标签: 桡动脉 血气分析 动脉穿刺采血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后经手术证实40例,采用MRI、MRA检查诊断,对MRI、MRA的影像表现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进行比较。结果对MRI和MRA检查对小于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情况为,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小动脉瘤23个,MRI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3个,检出率为56.52%;MRA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7个,检出率为73.91%;MRI加MRA检查检查检出小动脉瘤22个,未检出的小动脉瘤1个,检出率为95.65%。结论颅内动脉瘤MRI显示动脉瘤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动脉瘤在MRA上显示为与载瘤动脉相连的囊状物,其大小约与动脉造影所显示相仿。两者结合诊断,检出率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高原红细胞增多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例高原红细胞增多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样本,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死亡率6.67%、护理满意度100%、不良反应发生几率6.67%。结论应在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 肺动脉栓塞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