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进行西医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中医疗法的总治愈率为91.3%,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治愈率为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内科 慢性 支气管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15-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鼓室内注射普米克令舒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对照组只是对患者鼓室进行穿刺抽液治疗,而实验组则在穿刺抽液的基础上将普米克令舒注入患者鼓式内。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内注射普米克令舒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这项治疗方法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二级医院护士对管道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掌握情况,分析其有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培训和管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3所二级医院的4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科室、培训等,以及KAP3个维度(共17个条目),按KAP得分结果分为良好组和一般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护士KAP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有效问卷384份(占93.6%),护士KAP平均得分为(3.29±0.55)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护龄、职称、科室、培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科室与KAP水平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深圳市二级医院护士对管道护理的KAP状况呈中等水平,不同科室的护士差异较大,应结合其专科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及管理,提高护士对管道护理的认知度、依从性,从而保障管道护理的质量.关键词护士;管道护理;知信行;多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及固定等一列措施对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探讨.方法将2013年完成手术和已经发生的非计划拔管列数作为对照组,2014年作为实验组从2014.1.1开始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均严格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策略规范管道护理标识、改良管道固定方法、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结果2013年手术10900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3列,2014年手术13400发生非计划拔管0列,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标识清楚,改良固定方法明显减少管道滑脱,增强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关键词管道标识;管理;非计划拔管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以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哮喘最新治疗指南,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药学监护,同时分析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结果通过对该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能够及时发现药物治疗有关的多种问题,并有效解决,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结合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个体化药学监护,并全程监控,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住院患者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近期收治入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溴己新治疗,与观察组形成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相关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区别.结果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溴己新,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各项相关症状均得以改善,盐酸氨溴索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溴己新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15-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扩张咳血中应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详细的观测与分析。方法择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入院的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共计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择“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法,对研究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实施常规的垂体后叶素治疗。全面观测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作出对比。结果研究组显效患者,共17例,所占百分比为85.0%;有效患者,共2例,所占百分比为10.0%。本组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显效患者,共9例,所占百分比为45.0%;有效患者,共5例,所占百分比为25.0%。本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0.0%,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于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2例。本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5例。本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法合理的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咳血中,可起到增强疗效以及提高用药安全性的作用,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不良反应 支气管扩张咳血 垂体后叶素 疗效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呼吸训练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共计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实施常规与呼吸训练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有助于提高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 呼吸训练
  • 简介:摘要安置胃管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于鼻饲、洗胃及胃肠减压.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是临床遇置管困难、胃管误入气管案例屡见不鲜.本文报告1例采用传统三种方法判断胃管位置,却未及时发现胃管误入气管致延长住院时间,分析其原因,总结预防措施.关键词胃管;气管;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23-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