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再次探讨新生儿耳声发射初筛的时间.方法使用ACCUSCREEN手持式耳声发射仪器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09月出生的活产且能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不包括出生后因身体状况立即转院者)第一天进行全部测试,未通过者第二天再次初筛,还未通过者转诊当地母子保健中心于30天或42天进行复诊.结果通过对每月的初筛情况的统计,全年每月的初筛率达92.64%~96.5%,未通过率仅有3.36%~10.76%,全年总测试率为94.93%,未通过率为7.67%.讨论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高危儿,同时减少漏筛率.关键词新生儿耳声发射初筛时间再探讨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受血液标本存储时长影响的程度大小。方法通过抽查100位医院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情况,在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和6小时过后检查血液样本。以1小时的血液样本情况作为基本标准,分析血液在经过3小时和6小时之后血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变化程度的不同现象。结果相比血液样本放置一小时,在经过3小时后,GLU和AST标准存在变化;在经过6小时后,血液标本所有物质数值标准都出现了变化,包括,Cr、BUN、、GLU、LDH、ALT、AST等,且无论放置了3小时还是6小时,P小于0.05,这一现象可用统计学知识进行解释。结论当测验血液标本数值时,可通过分析每个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先后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检验工序,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同时,要严格注意血液标本的储存时间长短,这也严重影响着检测结果的正确程度。

  • 标签: 血液标本 时长 生化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中医和西医的方式对其缺血性中风康复方案治疗时间窗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其中心性、合理性、前瞻性RCT.在我院当中随机选取300例缺血性中风并且并且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按照其发病时间分成三个小组,实验组使用其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300例患者全部治疗14天.在治疗前后观察NIHSS,Fugl-Meyer量表以及Ashworth痉挛测评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验组的1-14天进行治疗当中能够看出NIHSS、Ashworth得分较高,与对照组进行对比,NIH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实验组的6h-24h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其三个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比西医治疗的效果好,其改善NIHSS最佳时期为1-14天,改善Fugl-Meyer最佳时期为6h-24h,改善Ashworth最佳时期为1-14天.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康复方案治疗时间窗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0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硬膜外镇痛时间对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时间段内进至本院接受硬膜外镇痛分娩且中转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基于不同剖宫产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脊髓麻醉两组,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基于约登最大指数确定硬膜外镇痛时间临界最佳值为9.53h,且以该数值为依据分为长程组和短程组,前者接受脊髓麻醉的风险低于后者,约为后者的2.816倍(P<0.05);长程组和短程组孕产妇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镇痛时间的延长会使硬膜外麻醉的失败风险增高,当硬膜外镇痛时间在9.53h以上的中转剖宫产孕妇,行脊髓麻醉的几率更高。

  • 标签: 硬膜外镇痛时间 中转剖宫产 麻醉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检验科采集血液标本60例,在其放置时间1h、2h、4h后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会影响血液中不同细胞的计数。结论 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中应尽快对血标本进行化验,提高化验的准确率。

  • 标签: 血标本 放置时间 血液化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检验科采集血液标本60例,在其放置时间1h、2h、4h后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会影响血液中不同细胞的计数。结论 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中应尽快对血标本进行化验,提高化验的准确率。

  • 标签: 血标本 放置时间 血液化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时间荧光分辨法在产前筛查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做产前筛查的32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中孕三联筛查,筛查为高风险者知情同后做羊水穿剌行产前诊断,观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的检出结果。结果 时间分辩荧光免疫法共筛查出114例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46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6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孕妇总检出率5.43%;知情同意81例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共确诊出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通过四维彩超诊断1例神经管畸形,总诊断率4.93%。产前筛查的检出率效果明显能降低有创产前诊断的盲目性。结论 产前筛查有利于尽早发现胎儿缺陷,时间荧光分辨法属于一种无创且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降筛查出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胎儿有目的性地指导进一步产前诊断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全面优化人口出生质量。

  • 标签: 时间荧光分辨法 产前筛查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儿童禁食时间与成人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生理、代谢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儿童与成人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揭示儿童禁食时间的特殊性,并为儿童合理饮食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童 禁食时间 成人 生理差异 代谢特点 营养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按压时间对于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在拔针之后所产生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部入院后第一次静脉输液治疗并一次穿刺成功的249例患者,并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选择按压4分钟有119例患者,观察组选择按压6分钟有130例患者,并对比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值<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人数以及皮下出血的认识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对于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在拔针之后,叮嘱患者按压6分钟,所产生的止血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按压时间 静脉输液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储存温度对全血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72袋全血分成两组,在不同温度(4°C、16°C、22°C、30°C)和不同储存时间(1至22天)条件下,测定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储存时间不超过20天且温度为16°C时,血液质量未受明显影响。但当温度升高且储存时间超过20天时,FHb含量显著增加,血液质量受到显著影响。结论:有效的温度控制对于维持血液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储存期间。推荐使用冷链保存系统以提高血液质量和保证安全输血。

  • 标签: 全血 红细胞 保存温度 游离血红蛋白 冷链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肝脏疾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 , 随机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 25 例 肝脏疾病 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和正常组在 PT、 APTT、 FIB的数值对比分别为 (13.6±1.3 )VS (20.9±1.7) 、 (29.1±1.2) VS (25.1±2.1) 、 (3.1±0.4 )VS (2.2±0.1)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 PT 、 APTT 、 FIB 作为临床检验肝脏疾病的有价值的参考, FIB 单独检验正确率明显 低于 PT 、 APTT 单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肝脏疾病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类型肝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健康患者与84例确诊为肝脏疾病的患者,对于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各类肝脏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PT、APTT以及FI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指标中肝脏疾病PT增高程度为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轻、中度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结论在肝脏损伤的观察中血浆PT是一项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对患者肝脏的损伤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艾司奥美拉唑对比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对止血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的缩短疗效。方法 以2019年5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45例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奥美拉唑钠用药治疗,4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用药治疗,统计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及不良用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压稳定时间均短于常规组,黑便次数小于常规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较常规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缩短。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抽签法为区分前提,区分为对照(35例一般法)、观察(35例手术室护理)两组,系统数据对比分析干预成效。结果:经数据整合分析,观察组术后恢复数据维持更优,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满意度 术后恢复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