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组织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68例采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组织患者临床资料和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50例采用保守治疗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对比临床疗效、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3年生存率。结果手术组疗效分级与有效率和保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4.71%、60.00%,与后者38.00%和10.5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相较于保守疗法能够提升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患者有效率,还可减少乳腺癌发生,一旦发生乳腺癌,对提高远期生存率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癌变性状 乳腺增生 手术 保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痔疮患者术后护理中临床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痔疮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制定对应预防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成员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便秘、出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2.8%、30.2%、7.9%、3.2%、1.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1%、41、3%、12.6%、6.4%、4.8%,P<0.05,实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痔疮患者护理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疮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6例,均行X线和CT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准确率。结果CT诊断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结核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且不典型肺结核以肺叶实变、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结核为主要病变类型。结论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准确率较高,但临床上多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需结合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性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10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与予以全方位护理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脑梗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脑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乌龙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表达情况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龙丹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给药。观察各组关节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情况;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8、TNF–α表达情况。结果乌龙丹各剂量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乌龙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乌龙丹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乌龙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时血清IL-1β、IL-6、IL-8、TNF–α。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乌龙丹
  • 简介:摘要耳鸣、耳聋、眩晕是临床医学中长期困扰医生和患者三大顽症,其中耳鸣治疗与康复进展最慢。对于治疗神经性耳聋,可以采用人工耳蜗或者助听器改善患者听力。本文对耳鸣治疗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美国耳鸣指南和德国耳鸣指南中区别之处,并提出耳鸣治疗与康复相关观点,旨在为耳鸣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耳鸣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Barrett食管(Barret’sesophagus,BE)是指齿状线以上至少2cm处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一种病理现象。本文旨在探讨Barrett食管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并发症、辅助检查及诊断。

  • 标签: Barrett食管
  • 简介:摘要中医急救当今在临床上应用不多,我们在急诊科及日常临床工作时常结合中医急救手段,取得了较好疗效。那么,运用中医急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与现代急救医学相辅相成呢?笔者就我们自身经历谈一下初步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增强扫描和DWI对肾癌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肾癌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和DWI检查。结果磁共振增强扫描和DWI在疾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磁共振 肾癌 动态增强 DWI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或子宫肌层血管壁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子宫良性肿瘤,其年龄>35岁发生率为20%~40%,恶变率为0.5%~1.2%。本文旨在探讨子宫肌瘤临床诊治。

  • 标签: 子宫肌瘤 病因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管理组患者给予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康复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组(11.67%),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各项功能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患者 社区管理
  • 简介:医学基础课程中如何适当运用双语教学,是每位教师所面临教改课题。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笔者采用双语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该文从教学准备和实施等方面入手,总结其教学经验和体会。

  • 标签: 双语教学 基础医学 生物化学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又称原发性帕金森病。是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是黑质、苍白球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导致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相对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反射障碍。本病发生在种族及地区有很大差异,白种人发病最高,黄种人其次,黑种人最低。国内外PD患病率日趋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PD,这已引起世界各国对本病重视。

  • 标签: 帕金森 药物治疗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音乐、认知和心算三个实验脑电图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左右脑皮层在每个实验不同状态下情绪反应。方法由于在不同状态或不同条件下人脑状态是不同,因此我们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获得不同状态下人脑不同特征。结果本文因子分析是针对不同因子产生信号进行分离,所以比其它方法更能反映这种复杂高级脑活动过程。通过三个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左脑皮层在心算状态、听中文和听喜欢音乐时起主要作用,而右脑皮层在实验前后闭眼放松、听日文和听不喜欢音乐时起主要作用。结论左脑皮层和人们感兴趣事情有关,右脑皮层和人们不感兴趣事情有关。左脑皮层和闭眼心算状态有关,右脑皮层和闭眼放松状态有关。

  • 标签: 脑电图 因子分析 皮层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机体胸腔内液体分泌和吸收保持着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产生和(或)减少其吸收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

  • 标签: B超 CT X线 病因 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ICU谵妄(DICU)是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部分症状表现和脑专科疾病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类似,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容易混淆。在疾病危重期间,如何对患者注意状态进行客观监测一直是困扰护士重要问题。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是能针对于ICU患者是否存在谵妄而设计评估工具,ICU护士应用CAM-ICU能实时并且有效评估患者,避免诱因,减少ICU谵妄发生率,从而降低科室非计划性拔管率,避免延长患者病程及保障患者预后。

  • 标签: 谵妄 ICU谵妄 CAM-ICU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262bp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极高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关键。脑出血部位依次为壳核、大脑半球皮质下、丘脑、小脑及桥脑出血,其中壳核出血常见,通常出血后20—30min血肿形成。出血逐渐停止,6—7h后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血清渗出及脑水肿。目前,该病治疗仍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出血体积较小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出血量大者则需行手术清除血肿,而该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中最重要是血肿本身、血肿再扩大等所导致脑缺血、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损伤,内科保守治疗起到了不容忽视作用。对于出血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地内科治疗,经过基础和对症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肝炎肝硬化患者41例作为此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肝功能体检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患者肝功能指标为依据将其划分为A级、B级和C级,分别有12例、18例、11例。对两组患者以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TB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CHO、ALB、CH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炎硬化患者TBA、CHO、ALB、CHE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炎肝硬化检验,其能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结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基于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案,并分析其对胸外科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20例住院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安全、院内转运、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基于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外科 临床路径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