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与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关系,研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在100例脑中卒患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治疗用苯二氮类、氟西汀类药物。结果:①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和抑郁性障碍是临床比较常见并发症;②10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2%、38%,治疗后好转率分别为90.48%、84.21%。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焦虑、抑郁性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而常规疗法加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3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75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的发生率为29.2%,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往往预示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对胃肠功能障碍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全麻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96例医院收治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B组患者采用单药异氟醚吸入麻醉,C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随访1年观察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C两组在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发现,A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B、C两组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药物的使用会诱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的安全性最高。

  • 标签: 全麻药物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近年来关于非酮性高血糖症并发舞蹈症的报道较多,但仅并发口-颊-舌运动障碍(oro-bucco-lingualdyskinesia)的报道少见.非酮性高血糖症极少引起口-颊-舌运动障碍,国际上仅有韩国Park等曾报道1例.我们收治了2例以口-颊-舌运动障碍为首发表现的非酮性高血糖症患者,分析如下.

  • 标签: 高血糖症 口-颊-舌运动障碍 舞蹈症
  • 简介:目的为探讨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在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辅以锌硒宝片,对控制抽动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给予氟哌啶醇0.5mg-2mg/d.分两次口服,同时服用等量安坦;肌苷0.4-0.6bid;锌硒宝片0.5tid;疗程一年。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总有效率达95%。结论对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在小剂量氟哌啶醇的基础上,辅以锌硒宝治疗可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锌硒宝 小儿 短暂性抽动障碍 药物治疗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 简介:颈脊髓损伤病情复杂,常为复合伤。临床症状有高位截瘫,尿潴留便失禁,呼吸困难等.针对截瘫患者为防止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我们对颈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及后期的康复训练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功能障碍 留置导尿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治疗中实施奥拉西坦胶囊干预方案所呈现处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 观察病例选择于 2019.5~2020.5 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 78 例,以干预方法不同为依据开展分组观察,均分例数,分别实施奥拉西坦胶囊、常规干预的病例所在组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 2 种干预方法所呈现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相对比于常规干预方法,奥拉西坦干预方案的开展所呈现出的效果更佳,即实验组 MMSE 评分和 MOCA 评分均提升明显, NIHSS 评分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 P<0.05 );且实验组患者 Hcy 、 hs-CRP 均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 P<0.05 )。 结论: 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治疗中实施奥拉西坦胶囊干预可达到理想的干预目标,可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建议临床干预中推广。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患者 奥拉西坦胶囊 认知功能
  • 简介: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确定为今后10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精神疾病。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于2003年10月完成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编写,为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第一线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综合医院心理科医师和临床社工师和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 标签: 执抑郁药物 临床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70例流浪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流浪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和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对护理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流浪精神疾病 睡眠障碍患者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并肢体障碍患者护理中,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的重要价值。方法:取72例脑卒中并肢体障碍者,因护理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患者为1组,行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患者为2组。结果:干预后,较之1组,2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较高(p

  • 标签: 脑卒中并肢体障碍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28日,根据是否使用奥拉西坦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25例)和对照组(2311例),同时根据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或者其他药物治疗对照分为安慰剂对照组(1072例)和阳性对照组(1239例),并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分别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奥拉西坦在提高患者智力精神水平方面有显著疗效,相比安慰剂和其他药物显著提高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MD=5.29,P<0.01)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MD=4.32,P<0.01);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证明其有显著疗效(MD=18.71,P<0.01),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示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和其他药物间无差异;奥拉西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P<0.01)。②安全性: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与安慰剂和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奥拉西坦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入的例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其中25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剩余25例采取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内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有所改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对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化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团体康复护理应用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 月1 日~ 2021年3 月31日收治的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实施团体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n=3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酒精戒断状态评定量表(AWS)评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刺激康复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收治的 90例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45,采取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和观察组( n=4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冰刺激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状况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给予冰刺激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有效地刺激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冰刺激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具体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案例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其中有55例存在精神障碍,占比55%。通过精神科量表筛查的方式,分析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且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其护理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防范呛噎食以及其他异常行为、进行人性化病区管理等。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必须要对其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关注,找到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和方法,尽可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继发精神障碍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缓解其疼痛感为目的,探究采用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实施性。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研究对象:4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均选自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期间疼痛指数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且借助于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实施运动疗法后,观其有效性尤为突出,患者机体疼痛感明显缓解,且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各数据间体现统计含义,P值均<0.05。结论 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临床选用运动疗法,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有保障,对患者机体疼痛感的缓解、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与患者的后期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运动疗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 康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痰承腑方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化痰承腑方治疗;记录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压力以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腔内压力在术后一般低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胃动素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水平明显高于同时段的对照组(P

  • 标签: 化痰承腑方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大企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当中,为了使职工能够获得更多的医疗福利待遇,促进各企业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国政府推行了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在实施补充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并提出创新路径,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企业 补充医疗保险 可持续发展 障碍 创新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70例,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韦氏智测评分明显提高,视听整合连续测试(IVA-CPT)评分明显提高,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评估量表(SNAP-IVB)评分明显降低,上述数据较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盐酸哌甲酯 SNAP-IVB IVA-CPT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对在本院治疗的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治疗时间为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例,基础组49例,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心理组49例,给予基础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情况。结果:心理组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以及睡眠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均有所改善,但心理组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睡眠障碍 心理干预护理 不良情绪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