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常用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类型,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以及不可逆的耳肾毒性问题的日渐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实际临床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因而低毒性、抗耐药衍生物的研究也成为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开发方向。随着临床上对于核糖体RNA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深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常见plazomicin和巴龙霉素衍生物两种,这些药物类型均有利于抗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另一方面其耳毒性和肾毒性也相对较小。本文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资料出发,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毒性
  • 简介:摘 要:现阶段,临床关于胃酸分泌的生理机制及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等胃酸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逐步深入,各类抑制胃酸类药物得到日益广泛应用。依据药理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可知,抑制胃酸类药物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改善胃黏膜防御功能类药物、中和胃酸类药物等,不同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临床需依据患者个体特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本文总结分析新型抑制胃酸药物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 标签: 抑制胃酸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胃排空是指胃内容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其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些消化道检测技术已经被用于胃排空的研究,如高分辨率测压系统、阻抗法、13C呼气试验、无线运动胶囊系统等,但在胃排空的影响因素、消化道疾病对胃排空的影响及测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报道,旨在为胃排空相关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排空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新时期,全面的开展新型抑制胃酸药物的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加强对新型抑制胃酸药物的分析不仅能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也能够提高对药物的使用以及分析能力。这对促进新型抑制胃酸药物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不同药物的治疗现状,分析了新型抑制胃酸药物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提高对新型抑制胃酸药物的研制以及开发效率。

  • 标签: 抑制胃酸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传统经验医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循证医学开始成为主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检验医学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需要用现代最新检测技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循证检验医学也由此诞生。本文将对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提供思路。

  • 标签: 循证医学 检验医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妊娠剧吐是孕妇在妊娠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对孕妇身心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随医学研究深入,妊娠剧吐治疗及护理方法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妊娠剧吐治疗及护理研究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以改善孕妇生活质量,保障母婴健康,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妊娠剧吐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肿瘤学研究生在进行研究生教育前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经过本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攻读肿瘤学硕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初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在274.29±16.37,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处于矛盾范围,经过研究生教育成功获得硕士学位时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在350.29±17.18,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全面强,统计学分析表明,前后比较P<0.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研究认为研究生教育对肿瘤学研究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肿瘤学研究生 批判性思维
  • 简介:为了解高职院校教师研究性教学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有效地收集到高职院校教师在研究性教学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难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该教学方法新颖有效,对提高教师研究性教学及课题研究兴趣、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研究性教学 课题研究
  • 简介:4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讲坛第四讲在北京举行。与前三讲从传统文化及政策法规方面阐述中医药发展不同的是,本次讲坛特邀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兼饮料与健康研究所所长莫瑞斯·阿诺德博士,以“从咖啡研究来展望中医药未来研究”为题,介绍了咖啡因活性物质研究的方法,从方法学上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中药研究 咖啡因 可乐 中医药发展 借鉴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较多关于抗抑郁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药物治疗效果与安慰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安慰剂效应在其中的影响。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对于安慰剂效应产生的机制及控制措施仍在探索中。本文中介绍了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的起源并对近年来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心理、神经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以探讨临床药物试验中控制安慰剂效应的方法,为今后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提供参考。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药 安慰剂效应 心理机制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本综述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单细胞组学和临床前模型四个方面来概括目前胆囊癌体细胞驱动突变、分子分型、微环境异质性、类器官模型、原位模型、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等相关基础研究进展,以及相应的临床转化路径探索。这将为了解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抵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实现胆囊癌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囊肿瘤 分子生物学 多组学测序 类器官 临床转化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我国在逐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s,IIT)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IIT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通过检索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临床研究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结合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IIT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发现我国尚存在质量管理标准及规范缺乏、质控机制不健全、质量风险意识不强、质量监督力度不够以及临床研究人员质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我国在构建IIT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时应制定适用于IIT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系统的质控机制(如探索建立由项目组/科室-医院-国家监督机构/同行评议专家团队等组成的三级质控模式、推行全流程质控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以及强化对临床研究人员的规范化培训等。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科研管理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如何提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s,IIT)的质量。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针对目前IIT存在的问题,提出确保临床研究质量的策略和具体方法。结果机构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以保障和提升IIT质量:设置专门的IIT管理机构,组建中心化管理体系;组织研究者进行系统性的法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建立有效的质控体系和质量评估指标;采用电子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管理。结论机构加强对IIT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IIT研究质量的有效策略。

  • 标签: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质量评估指标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鼓励医学科技创新,规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活动,分析医疗机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方法结合现有法律规章等管理制度以及医院管理实际,对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人遗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结果存在监管机制不完善、政策解读不透彻、研究者对人遗政策的认识不充分以及如何在人遗管理的范畴内支持创新等问题。结论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强化IIT全流程管理;精准解读文件,提高申报效率;提升研究者人遗认知度,避免漏报错报;搭建保藏平台,鼓励合法合规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展高水平IIT创新。

  • 标签: 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 医学科技创新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国口腔医学研究机构在2011—2020年间的SCI论文产出及研究的热点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计量法,从论文的发表时间、机构及期刊分布、国际(地区)合作情况及研究热点等多维度,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中国口腔医学研究机构的论文进行检索分析。结果近十年间我国口腔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及质量均有显著增长,发文量前四的机构分别为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鳞癌、牙周炎、骨再生与材料学。结论我国口腔医学研究机构在2011—2020年间的SCI论文产出及高质量论文数逐年增加,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 标签: 口腔医学 论文产出 热点研究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现状,介绍了美国在院校内与院校后较为全面的培训体系,对比探讨了中国在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上存在的问题,即中国在校医学生没有接受临床研究专业课程培养,在其进入工作后也缺少专业精准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这导致医生很难独立开展临床研究。因此,建议中国医学院校也需要系统建立面向本科和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系统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研究能力。其次,根据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生的层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以及科学引导现有的社会资源,从而为中国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提升给出一些参考,逐步提升临床医生独立负责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推动国家医学水平。

  • 标签: 中美对比 临床研究方法学 培训资源
  • 作者: 吴小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105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价值研究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9例门诊患者,抽签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患者实施护患沟通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和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护患价值;沟通;门诊护理;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中医药是我国文明的瑰宝,在医药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西方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的特征与科技的发展对中医药学进行创新和改进,是中医药学家所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中药炮制机制在中医药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药制剂主要作用于清热解毒和舒缓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和炮制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中药制剂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我国现代中医药炮制机制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研究进展 研究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68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53%(25/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8.24%(13/34);观察组复发率为11.76%,对照组复发率为23.53%。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降低复发率、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 异位症患者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