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汽车检测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对保障汽车技术状况、提高汽车安全性及经济性、可靠性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积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在用汽车检测逐步显示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措施。

  • 标签: 在用汽车 检测 问题 对策
  • 简介: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最常用的功能部件,也是最易损伤的功能部件之一,对其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国内外工程技术领域一直倍受关注的课题。所设计的一种滚动轴承多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多个支撑柱以及检测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多个限位块,检测板的侧壁开有滑轨,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控制装置,移动控制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激光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支撑柱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上铰接有显示屏,移动控制装置与显示屏连接。该装置通过激光检测系统能够对不同外径轴承的外径进行激光检测,通过压力检测系统对轴承的应力进行检测,得出轴承应力参数,根据轴承应力参数判断滚动轴承故障类型。

  • 标签: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激光检测,应力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测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未予以微生物检验采取常规感染控制,研究组在采取微生物检测后针对检测结果采取防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8.18%,统计学对感染发生率分析,差异性显著(X2=4.062,P<0.05)。结论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测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冠心病患者与正常群体血液检验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群体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检测并分析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细化对比的情况下,心绞痛患者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的心绞痛患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上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血液检测指标上与正常群体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群体 血小板相关参数 心肌标志物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压力容器已经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轻压力容器中的压力,使压力容器继续生效。科技发展的非常迅速,于是对压力容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鉴于这种情况,对压力容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研究了其优点,更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了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对压力容器的检测有所帮助。

  • 标签: 压力容器检验 无损检测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酯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 标签: 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比较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缺铁性贫血患者Hb、RBC、MCV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RDW和MCH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两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MCV、MCH在诊断缺铁性贫血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缺铁性贫血 诊断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BV、HPV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85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BV及HPV阳性表达率,并分析HPV、EBV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HPV、EB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未闭经组的HPV、EBV阳性率均高于未闭经组(P<0.05);在组织分化中,Ⅲ级的HPV阳性率最高、Ⅰ级的EBV阳性率最高。在手术者中,临床分期Ⅱ期的HPV阳性率、Ⅰ期的EBV阳性率最高;无淋巴转移组的HPV阳性率、有淋巴转移组的EBV阳性率最高。结论宫颈癌患者的HPV、EBV阳性表达较高,HPV、EBV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

  • 标签: EBV HPV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儿科的常见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该病在新生儿诸多疾病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其临床检查方法为血液培养、血液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具有检查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够将白细胞分类和总数与患儿的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而判断出疾病属于病毒感染或是细菌感染。这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价值较高,但其无法进行感染早期的有效诊断。CRP(C-反应蛋白)是近年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标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CRP检测 儿科 细菌感染性疾病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对妇用类器械(窥阴器)的清洗效果。方法本院的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样已清洗的器械,共24件。采用ATP荧光仪监测ATP值,评估清洗效果。结果手工清洗的妇用类器械(窥阴器)表面ATP值高于机械清洗的妇用类器械(窥阴器)表面的ATP值。结论妇用类器械(窥阴器)消毒前采用机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ATP荧光仪 妇用类金属窥阴器 手工清洗 机械清洗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检验 血液采集量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对血清胰岛素检测的影响,制定实验室未检测标本的存放时间标准。方法用促凝管采集35例标本,静置半个小时后分离血清,测定即刻的胰岛素水平;然后将标本放置于4℃冰箱,依次测定4小时后、8小时后、24小时后胰岛素水平。结果4小时后检测结果与即刻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8小时后、24小时后检测结果与即刻值相比有差异(P<0.05)。24小时内的检测结果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结论为了降低存放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血清胰岛素的检测最好在采样后4小时内完成。

  • 标签: 存放时间 胰岛素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检测结果多样性,对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参与志愿献血的240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调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导致HIV检测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及分析HIV检测阳性结果的人口学特征。结果研究发现在参与研究的240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中,检出HIV阳性人数为18人,占比7.5%,其中A型血4人,B型血5人,AB型血3人,O型血6人,男性11人,女性7人,年龄最小者为25岁,年龄最大者为56岁,平均年龄为(33.78±3.50)岁,为初次献血的人数为14人,重复献血者为4人。根据统计学分析,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常住地(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职业(无固定职业者),献血次数(重复献血者)、有输血经历、有边缘性行为者是导致献血人群HIV检测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近年来的无偿献血人群中,拥有较高的HIV检测阳性率,同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常住地位置、职业固定度、献血次数、有接受输血、有无边缘性行为都是HIV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创造安全的献血环境。

  • 标签: 无偿献血 艾滋病 HIV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分型的方式来对副溶血性弧菌流行优势型、溯源、亲缘关系等情况进行分析,给感染源追踪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此次收集了食品来源VP607株,病人和食物中毒VP480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血清分型,并采取了PFGE基因分析和ERIC基因分析,对感染源追踪,了解其溯源和亲缘关系等情况。结果来自食品来源的607株菌株共分成了10个血清群,有30株无法进行分型,分型率是94.64%,06群和05群为流行优势株;来自病人和食物中毒的480株菌株分成了6个血清群,03群为流行优势株。海产品VP分成了PFGE型29个,病人和食物中毒菌株PFGE型为12个。261株不同来源的VP分出42个ERIC基因型。结论采取不同的分型方式来进行VP分型有不同的结果,各自的分型都有其特点,基因分型是具有最高敏感度,最高特异性,最高分辨率的分型方式,临床中对副溶血性弧菌溯源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更好的针对性用药治疗。

  • 标签: 血清学分型 PFGE分型 ERIC分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