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性,76岁,因“双膝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十年,加重六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膝部疼痛不适,为持续性隐痛,伴有膝关节轻度活动受限,10年来患者双膝部疼痛反复发作,未做相关治疗,近6年患者双膝部疼痛加重,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伴有行走无力,双膝部酸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70/70mmHg,服用“硝苯地平,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脑梗等其它慢性病。患者35年前行“全子宫切除术”,1年前行“后入路腰椎融合术”。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内翻畸形 个案报道 膝部疼痛 病例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指标情况后进行分析,探究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疾病治疗时的应用和疗效影响。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本院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一PD-1抑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短期疗效反应,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中,观察组CD279、CD152、CD28平均荧光强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疾病临床治疗中,验证了PD-1抑制剂结合化疗治疗效果效果显著,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 标签: PD-1抑制剂结合化疗 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短期疗效 Treg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iR-205-5p/E2F1信号轴在脑胶质瘤U251、U87细胞放射耐受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X射线逐步递增递间歇诱导方法照射U251、U87细胞,建立放射耐受的U251/TR、U87/TR细胞。对两种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运动、侵袭及增殖能力分析。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检测系统及点突变技术分析E2F1基因对U251/TR、U87/TR细胞的调控机制。结果放射耐受的U251/TR、U87/TR细胞分别比251、U87细胞的增殖活力增强,运动、侵袭能力增强,X射线照射下细胞凋亡下降。miR-205-5p mimics转染能够下调U251/TR细胞E2F1因子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及运动,增加放射敏感性。miR-205-5p mimics转染协同E2F1下调是通过抑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发挥抑制肿瘤作用,并降低细胞耐受。结论逐步递增递间歇诱导方法能较好地建立U251/TR、U87/TR细胞。miR-205-5p/E2F1信号轴通过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可以作为提高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治疗靶点。

  • 标签: E2F1转录因子 miR-205-5p基因 放射敏感性 脑胶质瘤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aspase-4、caspase-5、gasdermin D(GSDMD)、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质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泛连接蛋白质1(Pannexin-1)及P2X7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探讨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蛋白质在DM和P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DM患者13例,PM患者9例及因单纯骨科创伤行清创术的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志愿者20例。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肌肉组织中caspase-4、caspase-5、GSDMD、NLRP3、Pannexin-1和P2X7的表达水平。结果(1)HE染色显示对照组肌肉组织肌纤维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萎缩、变性、坏死;DM组和PM组肌纤维大小不一、粗细不等,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性、坏死;DM组和PM组患者肌肉组织HE染色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aspase-4、caspase-5、GSDMD、NLRP3、Pannexin-1及P2X7在DM组和PM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DM组和PM组肌肉组织HE染色病理学评分和caspase-4、caspase-5、GSDMD、NLRP3、Pannexin-1以及P2X7的免疫组化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caspase-4、caspase-5的免疫组化评分与GSDMD和Pannexin-1的免疫组化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 GSDMD与NLRP3的免疫组化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Pannexin-1与P2X7的免疫组化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DM和PM的发病过程,并且可能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来参与其发病,提示在DM和PM的免疫发病机制中非经典途径的细胞焦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细胞焦亡 Caspase-4 Caspase-5 GSDMD NLRP3 Pannexin-1 P2X7
  • 简介:摘要《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传承了第三版的精髓,肯定了第三版指南的治疗原则“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提出“不刻意推迟左旋多巴的使用”的理念,对非运动症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对帕金森病进行全面全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依据并借鉴国内外近年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循证推荐,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新版指南从经典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应用,到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等做了全面、细致、深入的阐述,并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更新了起始治疗及后续添加治疗的具体用药路径,增强了指南的实用性,对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帕金森病整体治疗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治疗 指南 更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的研究,观察其对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硝酸甘油停减率,随访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的影响,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丹参片,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硝酸甘油停减率,随访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单项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胸部刺痛(P<0.05);胸闷(P<0.05);口唇青紫(P<0.05);两组间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心绞痛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明显减轻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 标签: 经典名方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成脂分化功能机制,检测经典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从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4例非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髓液中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噻唑蓝(MTT)法、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7活性细胞凋亡检测及活细胞和死细胞试验评估激素对BM-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取第3代细胞成骨诱导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及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检测激素对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MTT法BMSCs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0.7±0.2比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 3/7活性细胞凋亡检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BMSCs凋亡高于对照组(1.3±0.2比1.0,P<0.05)。活细胞试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BMSCs活细胞数少于对照组(414.3±26.3比600.0±79.3,P<0.01)。死细胞试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BMSCs死细胞数多于对照组(139.3±23.0比25.7±6.8,P<0.01)。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实验组红染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成脂诱导后行油红O染色,实验组红染脂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关键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升高(1.35±0.23);Runt相关基因2(RUNX2)、Wnt5a/b、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分别为0.58±0.11、0.69±0.22、0.66±0.11。实时定量PCR检测BMP2、RUNX2、Collagen Ⅰ mRNA表达降低,分别为0.73±0.16、0.57±0.17、0.48±0.26;PPARG mRNA表达升高(1.48±0.3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由于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导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及成骨成脂分化平衡紊乱。

  • 标签: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简介:动脉瘤颈夹闭术是前交通动脉瘤主要治疗手段,眶上眉弓锁孔入路与经典翼点入路是两种主要入路。大部分前交通动脉瘤病人虽术后达到临床康复,但常存在记忆力、注意力、人格改变等认知障碍。病人术前精神状态、术中对前交通动脉瘤周围脑组织及穿支血管的损伤、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本文就两种手术入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在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轻术后认知障碍、进一步改善预后提供思路和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入路 眶上眉弓锁孔 入路 经典翼点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采集三叉神经根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和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改变,探究三叉神经根部结构改变与脑内局部活动改变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5例单侧经典三叉神经痛(class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CTN)患者(CTN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同期社区招募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s)行rs-fMRI扫描和DTI扫描,对两组间三叉神经根部FA、MD、AD、RD值和脑区ALFF值进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并分析CTN组患者大脑ALFF值、三叉神经REZ处DTI参数(FA、MD、AD、RD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较HCs组,CTN患者双侧小脑、双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枕上回、右侧中央前回ALFF值升高。较HCs组,CTN患者患侧三叉神经处FA值减低(P<0.05),MD值升高(P<0.05),RD值升高(P<0.05),AD值正常(P>0.05)。三叉神经REZ处FA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952,P<0.05)、MD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48,P<0.05);双侧小脑、双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枕上回、右侧中央前回ALFF值与评分呈正相关(P<0.05)。FA值与双侧小脑、双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枕上回、右侧中央前回ALFF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CTN患者三叉神经局部结构损伤与脑功能改变区(疼痛加工、运动功能和情绪感知)有相关性。

  • 标签: 经典三叉神经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扩散张量成像 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岁以下急性腹泻婴幼儿中经典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经典HAstV在婴幼儿腹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1 01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年龄≤5岁)的粪便标本1 010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标本中的经典HAstV、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通过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确定HAstV的型别和亚型。结果5年经典HAstV的总检出率为2.7%(27/1 010)。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检出率分别为6.9%(10/144)、3.5%(5/144)、2.1%(3/144)、1.5%(4/265)、1.6%(5/313)。HAstV感染腹泻患儿的年龄段集中在0~36月龄,占96.3%(26/27)。除2016年外,其他年份检出的经典HAstV集中在秋冬季。检出的27例经典HAstV感染腹泻患儿的基因型均为HAstV-1型,亚型分别为HAstV-1a和HAstV-1b,以HAstV-1a亚型(63.0%,17/27)为主。腹泻患儿中经典HAstV的感染以单独感染为主,占77.8%(21/27);混合感染以HAstV与A组轮状病毒(3例)和腺病毒(2例)的两两混合感染为主,还有1例混合感染为HAstV、A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同时感染。结论HAstV感染主要集中在0~36月龄婴幼儿。经典HAstV流行基因型别单一,但亚型处于动态变化中,需长期连续监测经典HAstV在腹泻婴幼儿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别,以防暴发性腹泻的发生。

  • 标签: 腹泻 基因型 门诊病人 经典人星状病毒 急性腹泻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诱导J774A.1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钩体56601株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J774A.1)建立细胞模型,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J774A.1细胞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 mRNA水平,采用ELISA定量检测J774A.1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水平。结果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钩体感染J774A.1细胞1、2、4、8、12和24 h后,caspase-11 mRNA水平分别为未感染细胞的5.12、14.21、8.94、14.06、18.58和0.93倍,caspase-11阻断后分别下降至0.10、0.07、0.10、0.09、0.07和0.45倍(P<0.05);钩体感染后,IL-1β、IL-1α和IL-18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caspase-11阻断后IL-1β mRNA水平分别下降至0.05、0.03、0.02、0.05、0.06和0.02倍(P<0.05);IL-1α mRNA分别下降至0.14、0.07、0.15、0.10、0.03和0.06倍(P<0.05);IL-18 mRNA分别下降至0.08、0.10、0.16、0.18、0.10和0.07倍(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钩体感染J774A.1细胞后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1、IL-1β、IL-1α和IL-18水平均显著上调,caspase-11阻断后caspase-11分别下降至43.07、41.64、51.96、86.56、105.36和129.95 pg/ml(P<0.05);IL-1β分别下降至15.01、14.19、68.02、31.20、173.13和104.98 pg/ml(P<0.05);IL-1α分别下降至12.14、15.40、38.01、21.97、24.48和27.09 pg/ml(P<0.05);IL-18分别下降至96.27、102.21、85.34、116.28、155.36和114.03 pg/ml(P<0.05)。结论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参与介导问号钩体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IL-1β、IL-1α和IL-18的分泌。

  • 标签: 问号钩端螺旋体 Caspase-11非经典炎症小体 炎性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基因沉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肛肠科实施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6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黏膜环切钉合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4h、12h、24h、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 粘膜环切钉合术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或后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的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5例cHL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28.8±9.6)岁],其中43例在ASCT前、34例在ASCT后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在移植前后均行显像)。依据Deauville五分法分别将ASCT前或后PET/CT显像结果分为阳性(≥4分)和阴性组(<4分)。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Cox回归模型计算生存影响因素的风险比(HR)。结果55例cHL患者中,29例(53%)中位随访8个月后病情进展,11例(20%)在中位随访29.5个月后死亡;3年PFS率为46.4%,OS率为84.5%。有无B症状组间,有无纵隔大肿块组间,国际预后评分(IPS)低危组(0~2分)与高危组(3~7分)组间,挽救性化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间,ASCT前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ASCT后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PF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52~20.01, HR:2.21(95% CI:1.56~3.12)~5.51(95% CI:1.86~16.33),均P<0.05]。有无B临床症状和有无纵隔大肿块对预测OS有统计学意义[HR=5.28(95% CI:1.14~24.51)和4.27(95% CI:1.24~14.79),均P<0.05]。ASCT前、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联合对预测PFS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SCT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的进展风险明显高于显像阴性患者(HR=6.20,P<0.01);有B症状患者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无B临床症状患者(HR=5.28,P<0.05)。结论ASCT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能有效预测cHL患者ASCT后的PFS,有无B症状是预测ASCT后OS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淋巴瘤 干细胞 移植,自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和氯氮平这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选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纳入12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利培酮,n=30)、B组(奥氮平,n=30)、C组(氯氮平,n=30)。随访8周,比较治疗前、第4周、第8周三组QTC、血钾、血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三组QTc、血钾、血镁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组QT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和氯氮平四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均能不同程度延长QTc间期,但延长效果有限,可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QTc间期 利培酮 奥氮平 氯氮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