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以2-苄基烟酸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6个2-苄基烟酰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及除草活性。其中C-9、C-10、C-11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达到100%;C-3、C-6、C-15在100mg/L对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ink、马唐Dig#ariasanguinalis、苋菜AmbrosiatricolorLinn的白化度大于80%。

  • 标签: 烟酰胺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近日,新西兰环保署对一些杀虫活性成分作出禁止或限制时间使用,具体为:1.自2016年7月1日起,新西兰将禁止进口或生产含杀螟磷或甲拌磷的植保杀虫剂;

  • 标签: 杀螟硫磷 新西兰 杀虫剂 甲拌磷 生产 进口
  • 简介: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三小类1,3-氮杂环化合物防治芦笋茎枯病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每一小类及综合的QSAR模型,发现对于各小类,苯环上取代基的变化影响其活性,从整体来看,影响活性的因素则集中在杂环上.所得的QSAR模型为进一步合成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了指导.

  • 标签: 1 3-氮硫杂环化合物 COMFA QSAR 芦笋茎枯病
  • 简介:为了观察丙苯咪唑对绵羊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效果,肯定驱除体内寄生虫对绵羊的增重作用,为增加养羊业的生产效益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80只青年绵羊,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试验组投服丙苯咪唑片剂,对照组不投药,然后进行定期的虫卵实验室监测和分期的活体称重,最后进行试验数据统计。试验结果表明:(1)丙苯咪唑的驱虫作用广谱、安全,对绵羊体内多种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确实。按20mg/kg体重剂量投服,其药物残效期大约能维持30d左右。(2)4g内驱虫对绵羊增重作用明显,经济效益可观。试验组6个月内比对照组多增重41kg,投资回报率为1:20,即花1元钱驱虫药费,可增加20元净收入。

  • 标签: 丙硫苯咪唑 绵羊 体内驱虫 增重试验
  • 简介: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利用2-代-1,3-噻唑烷与氯甲酸酯在三乙胺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2-代-1,3-噻唑烷.3-甲酸酯类化合物,并利用。HNMR、IR、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2-代-1,3-噻唑烷-3-甲酸苯酯(3i)的晶体结构,证实反应产物为酮式而非酯式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其中3c、3f、3h、3k在500mg/L下对棉红蜘蛛Tetranychusurticae的致死率均在70%以上。

  • 标签: 氯甲酸酯 生物活性 噻唑烷 硫代 合成 先导化合物
  • 简介:明代崇祯四年(1631),在仪真县西南部,计成为汪士衡设计、建造了"寤园"。但是"寤园"的名字很快消失了,"寤园"所在的区域存在"西园""荣园""汪园""园""闵园"等园林的名称。这些名称让学者们十分迷惑。研究表明,这些名称是同一个花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叫法。"寤园"是最初的名字,"西园"是根据这座园林所处位置起的名字,"荣园"是"寤园"进入清朝以后改的名字,"汪园"是根据"寤园"园主汪氏家族姓氏起的名字,"园"是"荣园"卖给闵氏以后改的名字,"闵园"是根据"园"园主闵氏家族姓氏起的名字。

  • 标签: 寤园 西园 荣园 汪园 容园 闵园
  • 简介:环境风险在农药登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7月,农业部发文,氟苯虫酰胺因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泾)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而停止在水稻上登记;吡唑醚菌酯因对鱼、潘剧毒,其定向释放的微囊悬浮剂在水稻上的登记能否通过评审,仍存悬疑;而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产品再评价时,可能会遭遇与氟苯虫酰胺同样的命运。

  • 标签: 环境风险 新农药 水生生态环境 苯甲酰胺 无脊椎动物 微囊悬浮剂
  • 简介:通过芳氧乙(丙)酸与O,O′-二烃基代磷酰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3a、3b、3g和3h对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油菜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油菜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其效果接近、有些甚至优于对照化合物2,4-D.

  • 标签: 芳氧羧酸 硫代磷酰肼 合成 除草活性 除草剂
  • 简介:大豆蚜虫是危害大豆的重要害虫,马拉磷作为有效防治大豆蚜虫的杀虫剂之一。不仅可以在致死浓度下直接杀死大豆蚜虫,其在亚致死浓度下还会引起大豆蚜虫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分析了马拉磷3个亚致死浓度(0.05、0.10和0.20mg/L)对大豆蚜虫生理特征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磷在0.20mg/L下处理大豆蚜虫后,其若蚜的发育历期(7.48d±0.18d)比对照的(5.78d±0.30d)显著延长;同时成蚜的生殖期、寿命和全世代周期也分别比对照的缩短了4、6和4d。在0.10mg/L处理下,马拉磷可刺激大豆蚜虫生殖功能,单头产蚜总量比对照组提高24%;但当浓度增加到0.20mg/L时,单头产蚜总量却比对照组降低37%。生命表参数结果显示:0.20mg/L的马拉磷可显著降低大豆蚜虫的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但显著增加种群倍增时间(Dr);O.10mg/L的处理情况则相反;0.05mg/L处理的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马拉硫磷 亚致死效应 大豆蚜虫 生理特征 生命表参数
  • 简介:为寻找新型结构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2-甲基-1-取代苯基乙酮与取代苯甲酰肼反应合成了11个2-甲基-1-苯基乙酮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质谱、1H核磁共振与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杀菌或杀虫活性,如2-甲基-1-(4-甲基苯基)乙酮-4-氯苯甲酰腙(Ⅲj)在500mg/L时对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zeae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抑制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含醚键的吡唑肟醚(酯)类化合物18个,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IR和MS确认。部分化合物经生物活性初筛表现出抗菌活性与除草活性。

  • 标签: 合成 吡唑 肟醚 肟酯 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