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及体会。通过化疗前的心理护理,化疗期间的静脉炎护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感染、出血等的全方面护理,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的作用下对心电图产生的影响加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化疗药物对心电产生的相关影响。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过程中17例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总共48次,主要情况为T波出现变化,Q-T间期延长,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电压、期前收缩等。结论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运用化疗方法,会对患者的心电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电图能准确的反映出化疗药物对心脏产生的影响,操作简单、无创伤、观察清晰,对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化疗 乳腺癌 心电图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胃癌化疗患者,按门诊单号将患者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化疗后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化疗后共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者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73.3%,B组患者满意度为93.4%。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患者满意度为61.2%,B组患者满意度为85.1%。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胃癌 化疗 舒适护理
  • 简介:当前手术不可能彻底治愈恶性胶质瘤,因此辅助治疗就非常重要,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是放疗和化疗,化疗和放疗的本质是造成DNA的损伤,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一方面,任何细胞在DNA遭受损伤后都会启动一定的修复机制,使细胞免于死亡;另一方面,不同的细胞其DNA修复的能力存在着差异,正常细胞DNA修复能力略强于肿瘤细胞.DNA修复靶向治疗的实质是扩大这种DNA修复能力的差距,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的效能.本文就DNA损伤修复靶向治疗胶质瘤作一综述.

  • 标签: DNA损伤修复 胶质瘤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化疗后脂肪肝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CT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指标(AST、ALT、ALP、GGT、TG、CHOL、HDL、LDL)的变化。结果:化疗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发生脂肪肝的例数分别为21例(7.8%)、64例(23.7%)、58例(21.5%),化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较化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高密度脂蛋白),脂肪肝组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比非脂肪肝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胆固醇)。结论: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可以发生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肝脏的脂肪性病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 脂肪肝
  • 简介:肺癌是威胁人类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日益上升态势。单纯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5年生存率13%左右。肺癌的预防、控制及治疗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术前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被人们所关注,认为其可缩小肿瘤,降低肺癌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和消除远处的微转移灶,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机会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上广为推广,本文将对新辅助化疗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癌 新辅助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简介:手术、放化疗作为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中医药疗法在癌症放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放疗 化疗 中医药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乳腺癌化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癌化疗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服务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舒适护理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卵巢癌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卵巢癌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1例较严重改用其他化疗方案;5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药药液渗漏,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卵巢癌,化疗过程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加强药物毒副反应观察,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紫杉醇 妇科恶性肿瘤 辅助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和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置管病人带管回家后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因此PICC导管家庭护理对保证PICC导管的顺利留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化疗间歇期 PICC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癌症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手术和中医药治疗等疗法。因癌症晚期患者的肿瘤多已全身扩散,不再适合应用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新药物的开发和联合化学方案不断改进,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疗与热疗相结合具有明显增敏、增效作用。

  • 标签: 热疗配合化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利伐沙班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栓塞的作用。方法将72例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均为36例,对照组术后12h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术后12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周的PLT、PT与AP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2例,发生率为5.6%,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显著更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4)。结论利伐沙班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栓塞的作用优于低分子肝素钠,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栓塞 关节置换术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栓塞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阴道反复流血的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然后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结果32例孕妇于动脉栓塞术后12~128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动脉栓塞术后出血120~589ml;引产后住院2~8天;动脉栓塞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均消失;引产35~113天后月经复潮,周期恢复到引产之前。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安全可靠,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栓塞术 前置胎盘状态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肺栓塞急诊救治中的相关应用效果的观察进行探讨。方法在相关网页上的对与肺栓塞相关的护理资料拿出来进行十分系统完善的评估与分析,总结出能用于结合实际临床医疗的最佳相关方案,并有采用相关的计划护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相关应用能较之前更加缩短对急性肺栓塞的相关确诊周期,较之前能大幅的提高相关患者的在紧急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同时也能相应的提高相关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能力以及相关综合知识。结论相关资料显示询证护理在对急性肺栓塞的紧急治疗期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具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6月到2013年5月行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879例,分为A组(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以及B组(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总结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种类,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并分析相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1)在介入治疗距患者发病时间,瘤颈>4.0mm或者颈/体>2/3,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的动脉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使用球囊辅助技术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发生动脉瘤破裂、脑积水,血管痉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生血栓形成、弹簧圈外逸、过度栓塞、支架移位、术后非动脉瘤出血、穿刺部位血肿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对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重视,以及介入材料的改进以及术者栓塞技术的提高,能有助于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对并发症正确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并发症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半个月前突发抽搐”于2014年1月22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半个月前走路时突发抽搐伴意识丧失,随后送入当地医院,行头部CT示右侧颞叶卵圆形稍高密度占位影(图1),MRIT2像示右侧颞部卵圆形血管流空影并与颅内血管相连(图2),初步诊断为“颅内血管畸形”,为进一步治疗而转入我院。

  • 标签: 治疗 栓塞性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 Glubran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