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的临床用血量、用血成分比例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等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输血科加强临床输血的质量管理后,本院的成分输血率不断提高,全血的使用量得到了有效降低,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的不合格血标本以及输血申请单的例数得到了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不断降低,其中在2014年直接下降到0.23%。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2015年本院的输血不良反应率达到了0.01%。结论在对输血科进行临床用血管理后,我院的输血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临床医师的成分输血运用日渐合理化,达到降低全血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血科 临床用血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自我监测血糖是最能直接观察血糖的波动情况,好自我调整正确饮食和运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但是不规范的使用血糖仪会使结果出现误差,导致血糖的波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和规范的使用血糖仪,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现,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仪 自我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较大的威胁,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故提出注射用血栓通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经过本院诊断后确定为脑梗塞的患中选取56例作为样本量,使用计算机序列软件进行样本的编号,并下载随机分配软件,将样本分到两组,其中2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视为参照组;另外28例采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视为研究组。记录两组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结果:进行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研究组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参照组也有所改善,但前者优势明显,而两组患者情绪状况比较同样是研究组优势明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比参照组有明显优势,上述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脑梗塞有较大的危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使用注射用血栓通,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情况,并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和适用性。

  • 标签: 脑梗塞 注射用血栓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采用血管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经过重复使用及消毒后使用性能的变化,给临床使用时提供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性能参数的参考。方法 对比不同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复用前后小分子、中分子的体外清除率和超滤率的变化。结论 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在复用前后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略有变化,不影响临床使用。

  • 标签: 复用 性能 清除率 超滤率
  • 简介:一、公费医疗改革的动因公费医疗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属于社会福利性质。即医疗经费由国家“全包”,由当地财政部门预算内开支,属于资金的二次再分配。医院作为国家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保障人们的“基本医疗消费”。由于当时人们片面...

  • 标签: 公费医疗 改革与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需求 医疗保障体制 预算内开支
  • 简介:摘要医疗理念的改变对整个医疗系统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其中对于医疗建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往的医疗理念是“技术至上”,而如今的医疗理念已经变为了“以人为本”这种变化体现在医疗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医疗建筑方面的体现就是各大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的医疗建筑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患者住院就医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性。本文将对医疗历史的发展进行回顾并且对医疗建筑在医疗理念变革下的各类尝试进行分析。

  • 标签: 医疗理念 演进 医疗建筑 发展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虽然参照国外的通行做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并具有自身特色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美国及欧盟相比,在法律地位、层级结构、监管理念和处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现就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陈述,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 标签: 外来 医疗器械 管理 降低 医疗风险
  • 简介: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不是出于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在客观上造成了对患者不良后果的损害。在所有的手术中,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风险高、费用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医疗意外的发生率也高,而且何时发生以及后果如何都不可预见,也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医疗意外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人身伤害,其中有些转化为医患矛盾,给医院带来纠纷的困扰;一部分人以欠费的方式转嫁给医方,

  • 标签: 医疗意外保险 医疗纠纷 心血管外科手术 医务人员 医疗活动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各地各级医院儿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市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在市内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120例儿科医疗纠纷案例。回顾分析统计儿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医护人员对纠纷的认知及患儿家属关注的重点。结果统计分析说明,儿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除客观原因外,医患沟通不完整、不及时占40.3%,护理人员繁忙、工作敬业态度差原因占18.2%,家属搬弄是非的占2.1%,其他原因占16.5%。结论加强儿科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重视,采取促进医患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治疗技术和敬业态度的措施,积极预防和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医疗纠纷 医疗防御 对策 研究
  • 简介:医疗过失的产生大多数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造成的,只有将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医院工作中真正落实,才能防止医疗过失,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 标签: 医疗安全 医疗过失 医院管理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管,通过对20家基层医疗机构现场进行查看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医疗废物监管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 监管 对策
  • 简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①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②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③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④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述规定列举的几种情形在临床上常称为医疗差错;病情自然转归;医疗意外;并发症;病员及家属不配合治疗。

  • 标签: 病员 并发症 不良后果 病情 家属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06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经过两次改版,已有12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在临床科室实施。实施两年来,医院的医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门诊量、出院患者数、病床使用率都有了很大增加,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率逐递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的医疗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减少纠纷 投诉
  • 简介:摘要民营医疗机构作为介于政府和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第三方组织,充分发挥其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督是对政府监管缺失的有力补充,对加强民营医疗机构行业自律和提高其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庆市红岗区民营医疗机构的产生背景、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民营医疗机构如何在医疗服务中发挥好监督作用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 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