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专科护理。方法2009年7月—2014年10月采用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做好皮瓣术前专科护理相关知识,术后做好病房环境患者伤肢及皮瓣血清观察,术后体位,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34例皮瓣完全成活,0例皮瓣边缘2cm表皮坏死。所有大都均获随访6-17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厚薄适中,优良耐磨,色泽与周缘皮肤相似,皮瓣无溃疡和磨破现象。结论此专科护理方法,对保证皮瓣的成活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创面修复 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ALTF移植修复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20年9月,对于严重外伤造成的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33例,术中探查或血管造影见患侧小腿仅存1条主干血管或受区创面无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血管,应用ALTF血管蒂动脉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Y"形吻合重建移植皮瓣血运的方法,游离移植ALTF修复复杂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33例皮瓣面积16 cm× 8 cm~25 cm × 18 cm,其中分叶皮瓣2例。将移植皮瓣的血管蒂动脉近端"Y"形血管嵌于健侧切断的踝上胫后动脉两端,皮瓣静脉与胫后动脉伴行静脉或大隐静脉吻合。悬空的血管"桥"表面应用游离皮片包裹,用外固定支架将双下肢伸直位固定。大腿皮瓣供区予以直接缝合或缝合后植皮处理。术后3~6周血管桥断蒂。出院后门诊随访。结果33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31例,坏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随访时间13个月~7年,平均25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观满意;健肢胫后动脉术后行多普勒或DSA检查,血管搏动及通畅度正常;大腿供区切口及植皮愈合均良好。结论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ALTF移植技术是解决小腿仅存1条主干血管或受区创面无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血管的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桥式皮瓣 小腿 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植皮修复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植皮修复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8.4岁,年龄范围为4~1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0. 5 d,范围为2~21 d;创面面积范围为16 cm×8 cm至33 cm×17 cm,切取皮瓣面积范围为12 cm×4 cm至21 cm×9 cm。在彻底清创后,用皮瓣覆盖骨、肌腱等外露的重要部位,剩余创面用自体皮片移植。术后对患儿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1例皮瓣均存活,其中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取出吻合口血栓后皮瓣存活;1例植皮发生小面积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10例植皮均一期存活。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 3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6~30个月,植皮愈合良好,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2例后期行皮瓣修整术。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植皮能有效地修复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股前外侧皮瓣 儿童 植皮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阻断大隐静脉对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的影响。方法5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其中采用常规方法治疗27例(常规组),采用阻断皮瓣蒂部旋转点远端大隐静脉方法治疗25例(阻断组),比较两组一期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阻断组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84.00%(21/25)比55.56%(15/27)],而渗出和静脉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8.00%(7,25)比62.96%(17/27)和8.00%(2/25)比37.0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组和常规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4/25)比25.93%(7/27),P〉0.05]。结论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阻断蒂部旋转点远端大隐静脉比常规方法术后皮瓣渗出更少,一期愈合率及成活率更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 标签: 隐神经 大隐静脉 远端蒂皮瓣 阻断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隐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术对治疗成人小腿下1/3骨髓炎疗效的观察。方法中药煎成汤剂后,置于熏洗桶中,恒温于38℃,将患肢直接泡于中药药液中,浸泡60-90分钟,每日2-3次,连续泡洗2-3周,待皮肤条件良好后,及时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术治疗。结果6-8周内,皮瓣成活良好,骨髓炎症状明显得到控制。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隐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术对成人小腿下1/3骨髓炎的治疗有可靠疗效。

  • 标签: 成人 小腿下1/3 骨髓炎 中药泡洗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胫骨外露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47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胫骨外露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麻醉经过平顺,手术过程顺利,4例(8.51%)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5例(10.6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经护理干预后得到有效控制;除2例(4.25%)皮瓣远侧缘发生坏死外,其他所有皮瓣血供均良好、全部存活。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带蒂皮瓣移植 胫骨外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小腿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与愈合时间分析。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5月-2020年5月治疗的80例小腿骨折病患,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参照组通过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对两组骨折复原状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长、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均强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小腿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小腿骨折 应用效果 愈合时间
  • 简介:为探索肌内效贴贴扎小腿腓肠肌对纵跳动力学特征及小腿其他肌肉活动的影响,本文对10名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进行无、有贴扎纵跳实验,每组5人随机进行纵跳实验,重复3次,选择最佳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肌内效贴能够提高纵跳高度(P〈0.01),增加最大蹬伸力和最大缓冲力(P〈0.05),对蹬伸时间和最大蹬伸力梯度也有影响(P〈0.05);同时,在蹬伸阶段,肌内效贴贴扎使双腿内侧腓肠肌积分肌电(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增加(P〈0.05),使一侧胫骨前肌iEMG和RMS减少(P〈0.05).但在缓冲阶段,对小腿各肌肉IEMG和RM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肌内效贴使部分纵跳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对小腿内侧腓肠肌肌肉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纵跳 动力学特征 小腿肌肉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游离背阔肌治疗小腿毁损伤的病例,探讨小腿肢体毁损伤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12例小腿毁损伤患者一期急诊行负压吸引技术二期行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术病例。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保肢,9例行1次负压吸引手术后行二期手术,3例行2次负压吸引术后行背阔肌皮瓣修复术,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3cm×20cm,最小12cm×10cm,12例患者游离皮瓣均一期存活。结论负压吸引技术结合游离背阔肌皮瓣可较好修复小腿毁损伤创面,提高小腿毁损伤保肢率。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开放骨折 保肢术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病例数 20 例,随机划分 2 组,参照组选择双切口术治疗,研究组选择单切口术治疗,均 10 例。对比治疗效果与康复指标等。 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 90% ,研究组有效率 40% ,参照组患者康复指标均差于研究组,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治疗时,采取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创伤,加快术后康复,属于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6例创伤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引流10~12天。结果26例创伤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肢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发生创面感染及肢体坏死。21例引流后直接二期缝合闭合创面,5例行游离植皮。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彻底减压,避免创面感染,减小工作量,患者痛苦小。

  • 标签: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9例,其中胫前动脉缺损6例,缺损长度6.0~12.6 cm;胫前动脉长段闭塞3例,闭塞长度8.0~16.8 cm,骨缺损长度3.0~6.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15.0 cm×21.5 cm~20.0 cm×30.0 cm,创面严重污染。一期清创后VSD处理5~17 d,控制炎症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2.0 cm×23.0 cm~16.0 cm×38.0 cm,外固定支架并行固定双下肢。二期手术:于一期手术后8~12周取出骨水泥后行自体骨植骨,同时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9例预后良好,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1例,愈合时间13~20 d,骨折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个月,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桥式皮瓣 Gustilo III C型 小腿损伤 膜诱导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MCVT)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收集42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住院期间发生MCVT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发生MCVT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筛选MCVT的影响因素,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脊柱融合术、预防性抗凝、PT治疗、同型半胱氨酸>15 μmol/L是影响MCV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脊髓损伤患者MCVT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脊柱融合术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积极行预防性抗凝及物理治疗可能会降低MCVT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血栓性疾病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外踝尖上5-7cm处为皮瓣旋转点,以外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与腘窝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受区病损情况进行皮瓣设计,逆行旋转修复创面,供区植皮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7例,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皮瓣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腓肠神经 逆行皮瓣 小腿下段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胫后血管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桥式连接,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切取面积(15cm×10cm)-(35cm×15cm)。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30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肢血运及患肢外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临床上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

  • 标签: 交腿皮瓣 桥式移植 小腿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剖宫产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考虑为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剖宫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都是剖宫产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高频探头,根据检查方案影像结果进行正确率评价。结果诊断的的符合例数为41例,诊断符合率为8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简单、快捷诊断剖宫产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现已成为检查剖宫产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剖宫产后小腿肌间静脉 高频探头 彩色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