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相关策略。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23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其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在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中,精神紧张为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占56.9%,其次为空腹或饥饿(18.7%)、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11.4%)、晕针晕血(5.7%)、环境因素(3.3%)、采血技术原因(3.3%)。以全身表现为主的B类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则主要为精神紧张、空腹、饥饿、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晕针晕血等因素;精神紧张也是B类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引起,需要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知识、消除献血紧张恐惧心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穿刺采血技能、提高医护人员接待和护理服务水平,来缓减献血者的精神紧张,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献血的目的。

  • 标签: 献血 不良反应 诱因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27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共涉及12类药品109个品种,以抗微生物类(47种,168例)和中药注射剂(20种,42例)最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最多(115例),其后依次是消化系统(40例)、神经系统(35例)、循环系统(34例)、全身反应(28例)、呼吸系统(19例).引发ADR数量最多的前10位药品依次为左氧氟沙星(23例)、阿奇霉素(16例)、头孢噻肟(15例)、头孢曲松(13例)、青霉素(10例)、头孢哌酮(8例)、银杏黄酮苷(7例)、头孢他啶(7例)、银杏提取物/双嘧达莫(7例)、头孢吡肟(6例).结论及时报告ADR,有助于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临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硝唑(含片剂、针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公开发表医学期刊中有关甲硝唑的不良反应文献53篇,共计10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甲硝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双硫醒样反应等。结论应对甲硝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近年来中药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概况、原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的分析,阐述中药在应用上所显现出的不良反应问题。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历年来穿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发现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皮下紫癜、致药疹、胃肠道反应等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视工作,减少或避免穿琥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 标签: 穿琥宁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静脉输液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增强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合理应用抗生素,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结论应该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强培训教育,采取各项防范措施,保障社区静脉输液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社区 静脉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