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全球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可同时精准高效检测多个转化载体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个转基因油菜品系的侧翼序列及油菜内源基因cruciferinA(CruA)序列设计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引物,通过对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棉花等不同作物进行PCR扩增来测试所选择的引物特异,优化多重PCR反应引物的浓度,用所建立的检测体系对不同混合比例的转基因油菜进行多重PCR扩增来测试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通过测试,仅在含有目标样品中检测出阳性结果,灵敏度达0.05%,表明所建立的6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精准检测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种转基因油菜转化载体。[结论]所建立的6重转基因油菜转化体特异PCR检测方法通量高、特异好、灵敏度高,符合有关转基因产品检测的要求,可作为转基因油菜检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重PCR 转基因油菜 转化载体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舌下特异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单一尘螨过敏和多重过敏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接受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SLIT治疗1年的变应性鼻炎儿童的临床资料,分为单一过敏组和多重过敏组。根据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总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的结果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患儿TNSS、TMS及 VA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两组之间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舌下特异免疫治疗对单一尘螨过敏及多重过敏原患儿均有效,且两组疗效相当。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特异及影像学意义。方法:2021.01.01-2023.10.24,筛选80例样本,给予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检查效果。结果:DSA检查确诊(阳性)60例(75.00%),未确诊(阴性)20例(25.00%);MRI检查灵敏度90.00%;特异度80.00%;准确度87.50%。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特异及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中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为更好地诊断和避免进一步接触过敏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13例,占26%;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31例,占62%,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鸡蛋白为最高。结论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出致病过敏原,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诊断信息。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 总IgE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上特异改变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在不影响临床诊治前题下,对入选病例呼吸波形进行动态监测,研究阻塞性通气障碍病人呼吸波形改变与相应病情和医疗等情况的相关性及其在呼吸波形上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波形与正常波形相比,在压力、容量、流速曲线和压力一容量环上有连续、剧烈顿挫的特征性改变。其改变的幅度、大小、频率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病理变化程度相关。模拟液体阻塞气道实验也可得到类似特异改变波形。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正压通气时,呼吸波形根据通气障碍类型分别可出现“锯齿”状、“波纹”状、“鸭头”状、“鸟头”状、“火炬”状等具有典型特征的特异呼吸波形。这对其临床快速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阻塞 通气障碍 呼吸波形 特异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首先采用CLIA试剂筛选出梅毒特异抗体结果S:CO(absorbancesignalofsample∶cutoffvalue,即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0.3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试剂复查,最后以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reponemapallidumhaemagglutinationassay,TPHA),对3种试剂均在临界值以上(S/CO≥0.80)或至少1种试剂临界值以上的标本进行确认。评估检测效果,制定复查策略。结果应用CLIA试剂从5000份标本中筛查出梅毒特异抗体S/CO〉0.30的血清样本141份,经2种ELISA试剂复查后,CLIA检测结果S/CO≥0.5、ELISA检测结果≥0.8的阳性率为92.5%;3种试剂或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S/CO≥0.8的72份标本,经TPHA确认阳性58份,其中2份标本CLIA检测结果0.8〉S/CO〉0.60。结论CLIA与ELIS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抗体存在一定不符合性;建议对CLIA检测结果S/CO〉0.50标本采用ELISA联合检测,对S/CO〉0.60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ssay,TPPA)或TPHA法确证。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输血前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非特异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X线、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GM的X线、CT及MRI资料.结果:X线示15例病灶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5例呈局限性致密影或结构扭曲;9例因腺体致密显示不清.CT示14例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例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边缘强化.MRI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片状强化,信号高于正常腺体,部分病变伴脓肿形成,部分伴环形强化结节影,TIC呈多样性.X线、CT及MRI可见部分病例伴乳头内陷、局部皮肤增厚.结论:IGM乳腺X线表现特异差,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影像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诊断显像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抗体的存在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影响,为评估乳腺癌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和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抗体与乳腺癌(BreastCancer,Bc)相关性分析的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0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的存在而增加(anti—TP00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抗体的存在而增加,甲状腺特异抗体可能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以及治疗原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甲状腺特异性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乳腺癌 系统评价
  • 简介: 摘要: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东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该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比较观察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抗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两种指标检测在早期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两组人群的饮食方式并没有影响胃癌的预测(P>0.05)。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HP感染率在实验组明显更高,而且血清PGⅠ和PGR的表现也更为明显。此外,血清HP抗体的表现也更为明显,而在血清PGⅡ的表现上,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感染率明显更高。结果显示,HP抗体阳性者显著优于阴性者,这种显著性在统计学上得到了证实(P

  • 标签: HP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 PG 胃蛋白酶原 早期胃癌              
  • 作者: 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儿的外周血象、固有免疫和特异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1例作为实验组(AA),根据患儿病情分为133例重型再障组(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168例非重型再障组(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固有免疫功能指标: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和补体C3、C4水平;特异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和B淋巴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患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A组降低更显著(P<0.0001)。固有免疫指标中,SAA组及NSAA组患儿的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以SAA组为著(P<0.0001);SAA组嗜碱性粒细胞(P<0.0001)、NK细胞计数(P=0.0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NSAA组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61)。特异免疫指标中,SAA组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P=0.0002)、CD3+CD4+计数(P<0.0001)和B淋巴细胞计数(P<0.0001)均低于对照组;SAA组(P=0.3942)和NSAA组(P=0.1492)的CD3+CD8+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除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其他反映AA患儿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免疫功能的指标均出现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对AA的临床治疗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固有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特异结合的核酸适配子(apt),探讨apt与BMSCs的结合方式及能力。方法利用SELEX技术,以大鼠BMSCs为靶点,从构建的核酸文库中反复筛选、克隆、测序及分析,获得候选apt。流式细胞术测定和软件分析获得不同浓度(0、4、8、16、32、64、128、256 nmol/L)候选apt与BMSCs的结合曲线及平衡解离常数。胰酶消化实验探究apt与BMSCs结合的靶点,并观察apt体外捕获BMSCs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荧光共聚焦实验表明SELEX筛选第9轮文库与BMSCs结合能力最高。经序列分析适配子apt7与BMSCs的亲和力最高,平衡解离常数为(11.79±0.72) nmol/L。胰酶消化实验表明当胰酶消化细胞时间超过10 min后,apt7与BMSCs的亲和力下降甚至消失。体外捕获实验表明固定于培养皿上面的apt7能体外捕获骨髓细胞液中的大鼠BMSCs。结论本研究通过SELEX技术成功分离出能高亲和力、高特异结合大鼠BMSCs的特异适配子apt7,为进一步将适配子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招募循环干细胞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核酸适配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抗体(de-novo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DSA)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对儿童移植术后dnDSA产生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晚期发生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标签: 儿童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易罐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下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下背痛患者52例,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6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脊柱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脊柱手法的基础上增加易罐疗法以牵伸腰背肌筋膜,易罐疗法每周治疗3次,每次间隔1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13.50±1.42)分和(6.58±2.4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罐疗法可显著缓解CNLBP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筋膜松解术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易罐疗法
  • 作者: 冯渊 何成奇 杨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 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 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运动疗法在慢性疼痛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其作为慢性非特异腰痛(CNLBP)的一线疗法。本文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多种运动疗法在CNLBP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期望能为CNLBP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疗法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结核病(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细胞因子及对结核特异抗原刺激的反应。方法2018年1—12月,以HIV合并TB患者(HIV/TB组)为研究对象,以单纯HIV感染者(HIV组),单纯TB患者(TB组)及健康人群(HC组)为对照组。分离PBMC并用卡介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刺激。通过细胞表面分子染色、直接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人群PBMC中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淋巴细胞(CD3+、CD3-、CD4+、CD8+)及单核细胞(CD14+)的比例(其中CD3-淋巴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每组研究对象PPD刺激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未经PPD刺激时,HIV/TB组(均值0.52%)IFN-γ+CD8+/CD8+百分比显著低于TB组(均值0.94%,P=0.010),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HIV组;HIV组(均值19.2%)TNF-α+CD14+/CD14+百分比显著低于HC组(均值31.9%,P=0.002);TB组(均值 0.94%)IFN-γ+CD8+/CD8+百分比显著高于HC组(均值0.51%,P=0.020),而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HC组。PPD刺激后,HIV/TB组(均值0.20%)IFN-γ+CD8+/CD8+百分比明显低于TB组(均值0.56%,P=0.008),且比刺激前差异更显著;HIV组(均值0.24%)IFN-γ+CD8+/CD8+百分比较HC组降低(均值0.52%,P=0.044)。PPD刺激后,各组间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组内PPD刺激前后相比,HC组及TB组IFN-γ+CD4+/CD4+百分比显著增加,而HIV/TB组及HI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TNF-α+CD14+/CD14+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使PBMC产生TNF-α的能力下降,而合并HIV感染加重该趋势。HIV感染时单核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下降。TB患者的CD8+及CD3-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增强,而合并HIV感染时IFN-γ的产生减少主要来自CD8+T细胞。HIV感染使机体对MTB感染的免疫反应减弱,从而给TB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更多困难。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