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混凝土抗碳化能力是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弱的问题导致结构构件发生破坏,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工程中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碳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在设计和施工时对混凝土防碳化处理的措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 标签: [] 高性能混凝土 碳化 机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碳中和知识体系中的定位,提出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评述了关键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分析讨论和前瞻了碳中和地质技术在煤炭低碳化开发利用进程中的重要应用方向、应用模式和发展前景。已有研究工作表明:作为碳中和知识体系的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在地球科学基本背景上碳中和相关学科群交叉融通形成了当前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和技术发展方向,碳中和地质技术是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生态地质与碳增汇技术、煤层中甲烷减排与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化石能源低碳化开发利用地质技术、地热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技术、新能源高效安全开发利用地质保障技术、矿化固碳地质技术和地球工程等构成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当前核心内涵;以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大规模集群化部署与全流程技术、煤层甲烷接续高效抽采与低浓度瓦斯(含乏风瓦斯)利用技术、煤型关键金属探采选冶全流程技术、矿区生态地质修复重构与碳增汇技术、干热岩型地热地质新能源勘查开发利用技术、供能蓄能一体化水电和核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地质工程保障技术、太阳辐射管理前沿技术探索为代表,关键碳中和地质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CCUS将成为低排放燃煤发电、煤转化、煤制氢、煤制特种燃料、煤基材料等煤炭低碳洁净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关键,煤炭基地或煤矿区CCUS以煤基CO2源、煤系CO2地质碳汇、CO2矿化固定与采空区充填封存为技术特色且具有紧迫需求;从原位煤层气高效勘探开发、煤矿瓦斯井下-地面协同高效抽采、关闭矿井瓦斯高效抽采到低浓度和乏风瓦斯高效利用,煤层甲烷高效抽采利用与减排综合技术应用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通过覆岩变形控制与地表植被生态系统保持、水资源与区域生态系统保护、采动裂隙与温室气体大气排放控制、数字矿山与节能提效等方式发展和应用绿色智慧矿山地质保障技术,实现煤炭生产过程减碳;应用煤矿区生态修复与碳增汇技术,实现煤矸石处置与减污降碳协同、塌陷区治理与碳增汇、土地整治利用与增汇固碳;加快应用和发展煤系共伴生资源共探共采与碳减排技术,实现煤系气、煤型关键金属高效勘查开发利用突破,对服务我国低碳洁净高效安全新能源体系构建和实现源头减碳意义重大。

  • 标签: 碳中和地质技术 概念与内涵 关键进展 应用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供电能力是影响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十分关键。如何加强城市供电能力,保证居民日常用电,推动电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电网企业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而只有城市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使居民的基本用电得到满足。然而,从目前实际电网建设情况来看,很多电力企业只关注眼前的问题,并没有长远发展的意识,这就导致我国电力成本的投资成本在逐渐增加,对其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约束。

  • 标签: 低碳化 智能配电网 规划 研究 展望
  • 简介:摘要:目前,城市人口的激增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生活垃圾产生的影响尤为严重。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现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对垃圾进行合理处理的重要意义。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处理,不仅可以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够实现资源化,因此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低碳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

  • 标签: 生活垃圾处理 低碳模式 研究发展
  • 简介:摘要:在规划城市配电网时引入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能保障城市配电网规划时效性,解决城市配电网综合性能低及不畅通等问题。本文结合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该项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时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城市配电网规划特点,提出了几点规划建议,希望能为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带来必要支持。

  • 标签: 低碳 智能电网
  • 简介:摘要: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气候变化,削减全球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在碳中和重要发展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下,电能的清洁化替代趋势将愈加显著,配电系统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用户碳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围绕碳排放约束下的智能配电网规划问题,首先分析了低碳化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特征,然后从新要素、新路径和新形态等多方面阐述了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思路的区别,为此提出了"碳中和区"的概念,并提出低碳微生态配置方案和碳中和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探讨了多尺度时空动态演化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针对碳排放约束影响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碳中和 智能配电网 规划 低碳微生态 动态演化
  • 简介:摘要: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气候变化,削减全球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在碳中和重要发展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下,电能的清洁化替代趋势将愈加显著,配电系统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用户碳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围绕碳排放约束下的智能配电网规划问题,首先分析了低碳化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特征,然后从新要素、新路径和新形态等多方面阐述了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思路的区别,为此提出了"碳中和区"的概念,并提出低碳微生态配置方案和碳中和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探讨了多尺度时空动态演化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针对碳排放约束影响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碳中和 智能配电网 规划 低碳微生态 动态演化
  • 简介:摘要:碳化硅在工业上常用作磨料。近年来,碳化硅开始作为铁液预处理剂应用于铸造生产中,它是一种低成本的预处理剂,铸造中使用的碳化硅纯度一般在90%左右。碳化硅是一种由硅和碳元素在共价键中结合而成的非金属碳化物,化学式为SiC,形状为晶体,密度为3.2g/cm³。

  • 标签: 碳化硅 铸铁熔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阴离子置换的方式,成功制备了钼基前驱体,在氮气下高温煅烧,可得到纯净的碳化钼样品。通过后续的表征可以看到,其碳化钼结构为多面体结构,尺寸约在500 nm左右。此外,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可以看到碳化钼硫宿主催化剂在0.1C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720.1mAh g-1的比容量,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标签: 碳化钼 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剂 锂硫电池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电气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效能、高可靠性电机控制器的需求日益增长。碳化硅(SiC)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因其在高温、高频和功率密度方面的优异性能而成为高速电机控制器设计的理想选择。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SiC高速电机控制器的应用优势、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达到更高的能效和系统稳定性。

  • 标签: 碳化硅 高速电机 控制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度我科收治124例种植修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了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和成品钛合金基台修复,随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修复体美观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修复体状况良好、修复牢固、咀嚼功能良好、牙龈无明显炎症。研究组和对照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0%和87.5%;并且研究组在修复修复体崩瓷方面和牙龈美观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9%和8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分别为97.6%和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体对于口腔修复患者具有固定良好,边缘密合性好,美观。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氧化锆 边缘密合性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 个性化基台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锦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8-27
  • 出处:《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1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摘要:氧化陶瓷因具有卓越的物理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接近天然牙齿的自然色泽,在义齿修复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该材料具有极高的硬度,其与天然牙间的摩擦磨损匹配性较差,并易对与之咬合的天然牙产生潜在的破坏性,诱发天然牙釉质的过度磨损,且其抑菌性能较差。上海交通大学团队近年来尝试通过超快激光制备表面微织构的方式来提高氧化陶瓷的服役性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其研究结果为高性能、功能化陶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激光加工 表面织构 摩擦磨损
  • 简介:【摘要】牙修复是牙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复牙的方式,对于牙齿缺损患者多采取牙修复的方式,其主要修复内容为:将已经破坏、严重削弱的牙体组织进行有效的清除,之后以固位、抗力、保护牙髓-牙本质为主要原则,制备适宜的牙齿,最终选择特定的材料对患者牙体固有形态、功能进行恢复。但不同的修复材料会对患者牙体组织、美观度、机械性能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牙修复预后情况。因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材料具有必要性。氧化陶瓷具有高韧性、高抗弯强度、高耐磨性等特点,且其隔热性能也比较好,在牙修复中具有重要性作用,且预后较佳。基于此,本文为进一步探讨氧化陶瓷在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现就此展开以下综述,以期为临床提高牙修复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牙修复 稳定性 机械性能
  • 简介:对平直丝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从而对丝的冷端效应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对存在冷端效应情况下,净辐射换热量随距离的变化也作了定量的分析

  • 标签: 锆丝 温度分布 冷端效应 热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 2018年度我科收治 124例种植修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了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和成品钛合金基台修复,随后对患者进行 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修复体美观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修复体状况良好、修复牢固、咀嚼功能良好、牙龈无明显炎症。研究组和对照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分别为 100.0%和 87.5%;并且研究组在修复修复体崩瓷方面和牙龈美观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 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 98.9%和 83.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满意度分别为 97.6%和 80.0%,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氧化个性化基台修复体对于口腔修复患者具有固定良好,边缘密合性好,美观。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氧化锆 边缘密合性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 个性化基台
  • 简介:文章对用物理选矿去除刚玉中玻璃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含Na2O2.75%的刚玉经重选法去除玻璃后,Na2O含量可降至1.34%,其质量达到SJ-36刚玉砖的原料要求。

  • 标签: 锆刚玉 重选 试验流程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口腔修复中,主要采用的材料是氧化陶瓷,这种口腔修复材料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较大的压力等,由于其具有如此多的应用优势,使得其逐渐受到口腔医学者的青睐,并在口腔修复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主要针对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陶瓷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材料 氧化锆陶瓷 应用
  • 简介:在503K反铁电体PbZrO3发生立方-正交相变,序参量是反平行离子位移引起的超晶格;在低温相时,PbZrO3的反铁电超晶格反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可以由考虑量子效应的Landau唯象理论加以描述;高于室温时,Г25超品格反射强度显示了不同的温度依赖性。

  • 标签: 反铁电体 PbZrO3 序参量 Landau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