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建设给民生带来诸多便利,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一项利国利民重大工程。自2014年干渠通水运行以来,方城段渠道衬砌板累计出现多处隆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平稳运行,为确保输水调度安全,计划在已破损衬砌板中选取一处做为破损修复试点,为渠道衬砌板后续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衬砌板 隆起 围堰 修复
  • 简介:1.工程概况北沙河渠道倒虹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南、北吴会村东和聊村西北沙河上,干渠桩号为206+394-206+808。倒虹吸设计流量220m3/s,加大流量240m3/s,水头0.190m。北沙河渠道倒虹吸为1级建筑物,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建筑物主要由进口渐变段、进口检修闸、管身段、出口工作闸和出口渐变段五部分组成。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进口渐变段 设计流量 倒虹吸 北沙河 地基处理
  • 简介:摘要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人间天河南水北调中最重要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示。此次展览展出3800件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年代序列比较完整,采用了密集式陈展方式和地域空间上线性特点,更重要博物馆里展示了考古发掘主要成果,这是博物馆展览很少有的。展览从南向北,把河南境内水经过八个地市搬进博物馆展厅,可谓博物馆里的人间天河。

  • 标签: 博物馆 南水北调 文物保护成果展 人间天河
  • 简介:通过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泵站前池可调节容积参数设计,提出了从实际运行调节入手,通过详细水力瞬变计算分析问题方法及其数学模型.研究表明:(1)泵站上游明渠可以视为前池延伸,设计前池可调节容积参数时必须考虑上游明渠调蓄能力;(2)为了启泵,上游应当先增加相应流量,当前池水位开始上升到预设水位后才开始启泵;(3)正常停泵程序,首先减少泵站上游明渠流量,然后当前池水位开始下降到预设最低水位后才开始停泵.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所研究系统前池可调节容积合理参数,成果已被工程设计采用.

  • 标签: 南水北调 泵站前池 调节容积 合理选择
  • 简介:从基本原则、设计目标、设计方案及栽植方案等角度切入,以充分发挥浪林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为目的,对温博-焦作-辉县段干渠两侧2~14m宽防护林绿化设计及施工进行探讨。

  • 标签: 南水北调 防护林 设计 施工
  • 简介:摘要 :层次分析法 (AHP)一种多指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理论内容深刻而表现形式简单 ,包括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建立及其求值、一致性检验和综合指数计算等运算过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3个采样点进行了 2a水体浮游植物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 ,并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季节 4因素和 6项理化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层次分析综合指数PI 3采样点有差异并且变化灵敏 ,渠首 (陶岔 S1 ) PI =0. 5697,水质属于污染 ;库心 (小太平洋 S2 ) PI = 0. 3619,水质属于尚清洁 ;丹江入库上游 (大石桥 S3 ) , PI =0. 7755,水质属于中污染 ;AHP分析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根据结果分析认为 :层次分析法做为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评价有重要性 ,值得推广应用 ;丹江口水库重要水资源 ,但目前水质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做好水源区长期生态监测 ,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 ,改善水质 ,极为重要。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理化检测 层次分析法 水质评价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干渠第S39标石渠段(桩号为165+202.4~165+426.4)为深挖方段。渠道开挖以来,渠道右侧边坡发现多条裂缝,不稳定体影响渠坡长度近100m,危及了工程安全,需采取必要工程措施。

  • 标签: 总干渠 石渠段 断层 裂缝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夯实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根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国家重大战略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文旅、休闲、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提供了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级党委政府节水、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提供了制度保障

  • 标签: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转换
  • 简介:对于惠南庄泵站这样一座重要大型城市供水泵站,为了满足流量大、扬程高、单机容量大、泵站特征参数变幅大等特殊要求进水前池设计中采用前池数值水力仿真分析水工模型实验及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等试验研究手段弥补现行规范中一些空白,合理有效地控制前池内部流态对水泵吸水性能影响,分析验证前池面积和体形布置合理性;提出泵站运行时各种工况前池水位控制方式;优化前池特征运行水位,提高最低运行水位,从而提高水泵机组安装高程,减少前池、主副厂房等主体建筑物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 标签: 泵站 进水前池 水力仿真分析 水工模型试验 特征水位
  • 简介:通过北京市南水北调利用情况及北京市2014-2016年林木生长增加量、城市绿地增加量等方面的了解,对水质改善、密云水库水域面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得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市因南水利用而增加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累计约37.7917亿元.可见南水解决供水困境和缓解地下水严重超采情况,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恢复也带来了巨大效益.

  • 标签: 南水北调 水质改善 固氮释氧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与石家庄市防洪堤间形成一处较大封闭区域,总面积3.12km^2。初步设计中,该区域洪水通过岳村排水渡槽和三环路南侧公路边沟排向右岸。该段渠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因部分康庄和岳村段由明渠变更为暗渠,增加了洪沥水下泄通道,原岳村排水渡槽汇流面积也由原设计2.29km^2减小至0.48km^2,原有设计功能大大减弱。为此,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对该区域左岸排水分区和排水通道进行分析满足左岸排水安全要求前提下,对原岳村排水渡槽取消进行论证。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邢石段 取消岳村排水渡槽 方案论证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沁河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问题处理为实例,分析场区地质环境对建筑物选址、选型影响,论述建筑物场区存在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应工程处理措施,勘察思路和工程措施可作为类似工程研究借鉴实例。

  • 标签: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地质缺陷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有了新更高期待。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新内涵、新使命、新担当。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街、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从守护生命线高度、优质、高效、安全做好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理,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不断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遵循生态理念,保证规划设计科学性。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生态环境保护 问题隐患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静态破碎技术基本原理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邯邢段滑坡体抢险应急处理工程实践。通过设计合理静态破碎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滑坡体抢险应急处理任务。相对于传统爆破技术特殊环境中静态破碎技术具有不可比拟优点,以其安全施工简单等特点近年来石材开采、拆除和边坡修整等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南水北调 静态破碎 设计参数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目前,大型调水运行期土建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尚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运行四五年来土建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实践总结和探索,可为类似土建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调水工程 土建维修养护 预算编制
  • 简介: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承载中国人百年梦想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又一重大成果。我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坚决履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重大政治责任,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工作思路,全力加大汉、丹江水质保护,圆满完成了通水前后水质安全达标的阶段性目标,为顺利通水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评为201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 标签: 中线一期工程 水质保护 一泓清水 水源区 年度考核 水质安全
  • 简介:南水北调工程沿途穿越楚文化区、齐鲁文化区、燕赵文化区等中国古文化、文明核心地区。文物保护工作这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北京段全长约80公里,穿过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周口店镇、城关镇、青龙湖镇和丰台王佐乡等。输水管线之下分布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存在国家发改委、国调办和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指导配合,北京市文物研究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经过10个月发掘,完成南水北调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房山区 清代墓葬 发掘 一期工程 遗址
  • 简介:运用Copula方法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各受水区汛期、非汛期及全年降水量联合分布,并基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式降水结果,用所建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情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变化。结果表明,从汛期来看,汉唐(汉江水源区唐白河受水区)和汉海(汉江水源区-海河受水区)遭遇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分别增加3.34%~16.48%和2.56%~8.21%,而汉黄(汉江水源区-黄河受水区)遭遇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减小-1.97%~9.57%i从非汛期来看,汉唐和汉海遭遇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分别减小-0.21%-9.42%和0.99%~5.54%,而汉黄遭遇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增加1.79%~13.28%;从全年尺度来看,汉唐、汉黄和汉海遭遇丰枯同步频率基本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境分别减小-2.88%~10.97%、-1.28%~5.05%和-2.33%~7.01%。

  • 标签: 南水北调 丰枯遭遇 COPULA方法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