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沈傲梅 强万敏 唐磊 王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康复室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青年乳腺癌生存的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谈14例过渡期青年乳腺癌生存,并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主题。结果过渡期青年乳腺癌生存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努力回归正常生活、治疗不良反应持续困扰、伴侣关系紧张及生育问题显著、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职业生涯重新规划、未满足的需求。结论青年乳腺癌生存在过渡期仍面临着来自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出院评估和计划,提供延续性护理,重视远期症状管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鼓励配偶参与支持等策略,促进其平稳过渡,早日康复。

  • 标签: 过渡期 青年 乳腺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应用在颅脑外伤患者家庭照护中,对减轻负性情绪和照顾负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7月30日期间因颅脑外伤在吴川市人民医院治疗患者家庭照护80例设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试验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施行心理辅导,给予健康教育并提供帮助。对观察组的家庭照护实施聚焦解决干预。观察期统一为3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照顾负担量表(ZBI)对两组家庭照护进行心理和照顾负担评定,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家庭照护SAS评分、照顾负担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SAS评分、角色负担、个人负担、照顾负担总分分别为(49.08±4.71)分、(9.73±3.19)分、(9.13±2.93)分、(18.85±4.55)分,均低于对照组(62.73±4.51)分、(17.25±2.46)分、(19.95±3.04)分、(37.20±4.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减轻颅脑外伤患者家庭照护的焦虑心理和照顾负担感受。

  • 标签: 聚焦解决 颅脑外伤 家庭照护者 焦虑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照护,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照护进行心理评估,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照护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调查照护及其照护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照护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照护SAS评分〔(30.15±1.27)分〕以及SDS评分〔(25.45±2.01)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AS评分为(25.12±0.11)分,SDS评分(15.2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照护年龄、照护护理工作配合度、照护受教育程度及应对方式消极是焦虑和抑郁综合状况的不利影响因素(P<0.05,OR>1)。结论根据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每位照护进行针对性指导,将利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髓母细胞瘤和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PNET)幸存的发病率、类型和程度,并明确康复的需要情况。方法1974年至2013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63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和CNS-PNET治疗存活。其中50例接受邀请并被纳入本研究。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0年(范围3.2~41年),96%的受试者存在远期后遗症。认知障碍占72%,听力下降68%,内分泌缺陷占66%,癫痫占32%,另有30%的其他部位出现一种或多种原发性肿瘤。放疗显著增加再次出现原发性肿瘤和内分泌缺陷的风险,化疗增加耳毒性和内分泌缺陷的风险。癫痫在CNS-PNET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髓母细胞瘤患者。在研究中,癫痫是导致认知障碍(全量表智商)的主要原因。86%参与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结论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和CNS-PNET治疗后,绝大多数幸存存在明显的远期后遗症和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肝移植术中门静脉重建的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合并CTPV行肝移植术的患者7例,6例患者行门静脉取栓-门静脉吻合术,其中1例行门静脉取栓-门静脉吻合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流不足,又联合实施了右肾静脉-门静脉端侧吻合术;1例患者行左肾静脉-门静脉端端吻合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40 d门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溶栓、抗凝治疗,仍再发CTPV;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门静脉吻合口狭窄,术后4年再发CTPV。7例患者目前肝功能均良好,正常生活。结论合并CTPV肝移植手术风险高,门静脉取栓-门静脉吻合、肾静脉-门静脉吻合均可取得满意门静脉重建效果,曾行脾切除术后需加强抗凝和门静脉血流监测。

  • 标签: 门静脉海绵样变 肝移植 门静脉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管理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5大主题,分别为护理管理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了解程度低、护士间横向暴力给护士带来心理和工作上的影响、护理管理在处理护士间横向暴力时缺乏积极性、护理管理认为横向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认为对遭受横向暴力的护士所提供的支持较为缺乏。结论护理管理要加强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横向暴力,同时给予受害护士以心理支持。医疗机构也应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为护理管理在处理横向暴力时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认知 态度 护理管理者 横向暴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行动网络理论借鉴了系统科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为研究技术-社会二元观点提供了新视角。作者引入行动网络理论,以技术-社会的视角,分析了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构成主体及其关系,研究了该行动网络的转译过程。分析显示,影响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主体有医院、患者、政府、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高等院校,即精准医疗服务的供给、需求、管理、筹资以及技术支持。其中,82.72%(335/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医院是影响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核心行动;71.60%(290/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开展医务工作者培训是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即为该行动网络的强制通行点。通过开展培训,可提高医疗工作者及医院的精准医疗服务能力

  • 标签: 精准医疗 服务体系 行动者网络理论 运行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首次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D照护15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首诊时间的因素。结果重庆地区AD患者平均首诊时间为(2.78±6.47)年,AD照护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对AD的认识和患者首诊时间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照护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照护对AD的认识对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的照护开展健康宣教,强化社区支持体系,缩短就诊时间,使疾病在早期能得到合理的干预及治疗。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照护者 首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女性强制戒毒身心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戒毒人员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干预组接受连续10天的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强制戒毒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间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NCT干预后SCL-90总分[(176.49±40.85)分,(152.60±31.17)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9.09±14.60)分,(64.43±10.42)分]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量表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得分[(25.54±6.09)分,(22.37±7.04)分]显著增高,消极应对得分[(8.20±3.59)分,(10.17±4.03)分]和复吸倾向性总分[(15.66±9.57)分,(22.11±10.18)分]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的各量表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女性强制戒毒身心症状,显著提高女性强制戒毒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增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和复吸倾向性。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强制戒毒者 身心症状 复吸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中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的供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的327对活体肾移植供、受的临床数据资料,比较供相关因素对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供行后腹腔镜左侧供肾切取术263例,右侧供肾切取术64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淋巴漏百分比及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侧供肾切取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右侧供肾切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供肾动脉血管变异对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没有影响(P>0.05),供年龄、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及供、受体重指数(BMI)差值与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6、0.002及<0.001)。多因素分析后,供肾GFR及供、受BMI差值与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7及<0.001)。结论供GFR及供、受BMI差值是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肾功能检查 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身课堂的平台移动教学模式下,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在2015级护理大专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为对照组(58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增加了基于随身课堂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价效果,数据比较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各个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问卷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随身课堂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移动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HO提出的内在能力下降与老年人ADL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病房住院的196例老年人,采用内在能力下降评估工具和ADL量表调查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和ADL得分,分析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结果196例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得分2.0(1.0,3.0)分,93.4%的老年人存在内在能力下降。不同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的老年人的内在能力下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605,P<0.01),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的老年人较未受损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41,P<0.01)。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及内在能力下降是影响老年人BADL和IADL的主要因素。结论内在能力下降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内在能力与老年人ADL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内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移植中冷缺血时间(CIT)及供年龄对心脏移植院内及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至2018年间行原位心脏移植的761例受,根据CIT时间长短分为>4 h组(502例)及CIT≤4 h组(259例),每组再根据供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2个亚组。记录受及供的基本资料和术中及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生存率。结果供年龄(31.1±8.6)岁(5~58岁),CIT(5.3±2.0)h(1.0~12.0 h)。院内死亡率在CIT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 %比5.6 %,P=0.22),亚组分析中,在CIT>4 h且供年龄较高的亚组中显著升高(4.3 %比12.0 %,P=0.01),术中或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受数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CIT分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各亚组分析中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CIT使接受高龄供供心脏的受院内死亡率增加,但对术后机械辅助的应用比例及随访生存率方面影响不大。

  • 标签: 心脏移植 冷缺血时间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胶州市人民医院保健科收治的110例罹患乙型肝炎的患者,男62例,女48例,年龄(36.55±2.58)岁,年龄范围为16~60岁。根据患者罹患肝炎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肝炎组与单纯肝炎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合并肝炎组ALT[(389.76±324.53)U/L]、AST[(312.42±253.42)U/L]、总胆红素[(243.42±212.45)μmol/L]及PT[(25.43±5.34)s]水平均高于单纯肝炎组[(67.64±23.54)U/L、(75.34±23.14)U/L、(47.75±35.53)μmol/L、(16.74±4.42)s],白蛋白[(31.42±5.35)g/L]和总蛋白[(54.64±3.53)g/L]均低于单纯肝炎组[(44.53±3.64)g/L、(73.42±4.3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炎组患者重肝炎率[21.8%(12/55)]、肝硬化率[38.2%(21/55)]、肝功能恢复时间[(63.43±21.32)d]、恶化率[18.2%(10/55)]均高于单纯肝炎组[7.3%(4/55)、12.7%(7/55)、(45.32±18.53)d、3.6%(2/55)],好转率[81.8%(45/55)]低于单纯肝炎组[96.4%(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基础上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明显加重患者的肝功能负担,增加患者罹患重度肝炎和肝硬化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和预后,临床应警惕重叠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肝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罹患终末期肾脏疾病受的重要选择,但目前移植术后许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药物浓度不稳定、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原发性肾炎复发,移植物长期存活率低等。除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亦是影响肾移植受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基因组学对肾移植受的预后影响进行综述,为肾移植领域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基因组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扩展性携带筛查(ECS)在过去数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内外越来越多地的应用于临床,已帮助数百万夫妇做出了更适合的生育决策,从源头上减少了出生缺陷。随着ECS的广泛开展,其优越性日益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不足,更显现了遗传咨询的重要性。本文针对目前ECS临床遗传咨询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外相关专业指南,就ECS的咨询原则、流程及具体内容等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对HIV感染卫生需求影响,为政府和感染社区快速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5-10日,通过网络招募年满18周岁并已开始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RV)的HIV感染参加网络匿名调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受访者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获取HIV防治相关服务和心理支持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结果调查共收集1 014份来自全国各省的HIV感染的调查问卷,93.7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信息,同时更加关心HIV感染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措施以及防护品短缺问题;32.64%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现有的ARV不足以满足交通和旅行管制期间的需求,其中部分感染在未来1个月面临断药风险。湖北省需要补充药物的HIV感染中,64.15%的人表示因为"封锁和行动受限"而难以获得HIV治疗药物。调查还发现,28.93%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社会心理支持;对政府的期待方面,85.31%的调查对象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HIV感染异地取药流程。结论HIV感染希望了解该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的相关信息,部分返乡或居住在交通管制地区的感染,仍存在定期领药等方面的困难。疫情形势下,HIV感染获取药物面临困难,我们应当进一步开展系统调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对HIV感染的影响,并提高卫生系统应急储备和处置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暴发 HIV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阐述IIT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讨论IIT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遇到的问题。结果与临床研究开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国内尚缺乏规范的体系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构建IIT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IIT项目的科学管理并对平台使用进行了SWOT分析,在信息化平台的协同性、数据标准化与信息共享安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结论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提高IIT项目管理效率,促进研究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信息管理 数据标准 信息共享与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晚期合并难辨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1月年至2019年5月单中心诊断的4例肝硬化合并难辨梭菌感染的诊疗过程及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且合并多种并发症,难辨梭菌感染为首发,通过粪便检测难辨梭菌葡糖脱氢酶(GDH)联合毒素酶联免疫法检测确诊,其中3例为暴发型,1例为复发;4例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治疗;2例存活,2例于发病后1年内死亡且其中1例于确诊24 h内死亡。结论提高临床认知、尽早完善确诊实验室检查并及时确诊治疗是控制肝硬化合并难辨梭菌感染的关键。

  • 标签: 难辨梭菌 肝硬化 腹泻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