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手术指标(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5%,而对照组的不良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为71.42%,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并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改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控制训练,运用下肢简化Fug-Meyer运动量表、Hoden步行功能分类、Berg平衡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并且评价治疗8周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Fug-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在8周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Hoden功能步行分级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控制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 标签: 运动控制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下肢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焦虑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31,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0.65%,低于观察组的96.7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略低(P<0.05)。结论针对焦虑、失眠原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状态,降低其失眠复发率,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 焦虑状态 失眠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对色素性青光眼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色素性青光眼患者7例,均为男性。年龄20-46岁(34.13 ±7.12),40岁以下6例。观察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底及视野等;12眼行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为6年。结论:小梁切除术对色素性青光眼患者疗效较好,有望能长期控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洛阳市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病例研究进行调查分析,来研究肩胛带的功能恢复对于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康复的影响等。比较两组在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后上肢肌张力、手部的精细运动能力的恢复状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水平的改善,进行分析讨论早期对肩胛带的保护性训练的疗效。

  • 标签: 肩胛带训练 肩手综合征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5月-2021年8月某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患者中筛选出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疗法,每组治疗5个周期,每个周期18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前后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电针疗法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肌张力状况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电针 脑卒中 常规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7%)较低、护理满意度(93.3%)较高(P

  • 标签: 风险因素护理干预 ICU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探究,对这些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并分析相关措施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从我院2020年一整年内接收的外科手术病人中进行实验对象的选取。将实验对象按照相关要求分为两个小组,在探究过程中,主要需要借助两种护理方案,其一是常规护理,其二是优质护理。这两种护理方案分别对应的是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经过既定周期的护理后,观察比较二者的相关表现。结果:从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的角度加以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分值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这一方面的比较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4.00%)。结论:在为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效,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等消极情绪得以有效消除,同时也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科手术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在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至5月进行其主体水损伤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88名,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开展分组讨论,常规组的病人选择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操作。研究组的病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操作,然后针对他们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比常规组病人要短,从术后三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来看,表现为具体评分数值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病人,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球的病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脊柱脊椎损伤的病人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操作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再加快术后康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脊柱脊椎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优化门诊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作用。随机挑选110名静脉注射患者作为定期护理的样本组;110例静脉注射被随机选定为观察组,并在定期护理的基础上优化了门诊治疗。比较两组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危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因此,在抽样组中,血液检测的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在抽样组中,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大低于抽样组。结论是,优化诊所静脉注射病人的门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交通伤害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增加病人对血液的依赖,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这一点值得鼓励。

  • 标签: 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晕血晕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某医院收治的84例神经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综合性康复治疗),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功能、神经功能、自主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在观察30天之后,观察组的上下成员在观察组的驱动因素评价表中注意到,Barthel指数(BI)高于对照组,观察人员通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nihss指数(AVC)注意到人工功能、力量、机动性、沟通、情绪、日常生活能力、记忆和思维以及参与观察组神经影响量表(SIS)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 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而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偏瘫 综合性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居于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且发病急、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患者易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US和CT对检查急性阑尾炎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应尽早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US CT
  • 简介:摘要:通过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化纤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治疗的调查分析,得出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影响,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7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跟踪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疼痛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采用UCLA肩评分标准比较,简化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定,力求全面真实的反应研究结果。结果:通过两个月的治疗对比变化得出通过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电针治疗的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只采用常规康复手法治疗的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帮助偏瘫患者治疗肩痛,为偏瘫患者更好的康复增加信心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本研究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偏瘫患者的肩痛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肩痛患者  电针治疗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中医护理干预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基于中医护理对于心血管患者的预防干预效果也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至于具体干预的作用机制、干预所取得的相应效果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则是无数医学工作者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本文将从中医护理干预的概念、中医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现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医护理 心血管患者 预防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或异常。相比于自闭症儿童,16 周岁以上的大龄自闭症患者会面临“福利断崖”,相应的社会支持大幅缩水。本研究对国内外大龄自闭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实践做法进行介绍和总结,以期为国内大龄自闭症患者更多更好的社会支持。

  • 标签: 大龄自闭症 国内外实践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组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有利于减轻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单纯性肋骨骨折 疼痛 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中耳炎患者共计60名,按乳突根治术治疗背景挑选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组,即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0名。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实验组提供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下落实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度提升,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护理教学中普外科手术患者镇痛护理的指导与实施。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需求,结合护理教学实践,旨在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实施策略,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教学 普外科手术患者 镇痛护理 指导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