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US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CT和US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娇, ,李文超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居于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且发病急、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患者易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US和CT对检查急性阑尾炎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应尽早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US;CT

1 引言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居于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且发病急、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患者易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阑尾解剖位置特殊,管腔狭小,管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等,易导管腔内容物堆积,大量细菌滋生,致使阑尾管壁血供终止,从而导致阑尾坏死,并继发感染,造成急性阑尾炎。

该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严重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最好在急性阑尾炎早期及时检查,进行对症抗炎治疗,观察腹部情况,早期治疗结果预后较好。

2 国外研究进展

Alshebromi MH[1]等研究发现CT扫描显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6.7%,US的敏感性为37%,特异性为100%。US只能用于排除部分阑尾炎可能。CT可较准确的判断急性阑尾炎的疾病类型,对于严重的患者是否需要做阑尾切除手术,提供参考,由于未经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会导致穿孔,从而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阑尾切除术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有可能作为定量、客观评判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方法。

J.Atema[2]等研究显示,在诊断性能方面CT与US相比,检测急性阑尾炎CT更具有优势。US检查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较低,所以在临床上需要手术的患者,仍需要及时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

K.Hye-Suk Hong[3]等人通过发现,对于有右下腹痛的患者,其阑尾和正常人的阑尾存在一定差异,急性阑尾炎的典型CT表现包括阑尾肿大、阑尾增粗、管壁增厚及管腔内积液等。阑尾周围脓肿通常提示穿孔性阑尾炎,与腔外空气、回盲区炎症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炎有关,在CT成像的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正常阑尾位置及大小,在评估急性阑尾炎中有重大意义。

国内研究进展

刘继果[4]探究CT与US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果对比,结果显示,US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75.56%,显著低于CT诊断的91.11%。主要在于:(1)虽然用US诊断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却不能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内部解剖结构,易受肠道蠕动、肠内气体干扰,无法准确的判断病情,存在较高漏诊率和误诊率。而CT扫描检查法能仔细观察阑尾肿大的形态特征和阑尾周围炎性组织的病变程度,再进行明确的初步判断,能有效分析疾病发展类型,除此之外,还能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2)在疾病检查过程中,US检查能将部分临床价值展示出来,然而不能全面分析阑尾病变具体进展状况。CT能灵敏的显示阑尾的外观形态、位置大小及管腔直径和周围渗出物的关系且阑尾毗邻组织间解剖关系,有利于判断病情予以急性阑尾炎做出明确诊断,使患者病情实现及时的检查治疗,临床从而将适宜的治疗方法提供给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3)因US会忽视对相关症状的检查,对于发病比较严重的患者要进行切除或手术治疗无法实现临床需要进行明确。关秋娴[14]等人研究表明,US和CT对检查急性阑尾炎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都应及早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吴太保[5]通过研究发现,当今临床上检查急性阑尾炎主要应用CT和US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中还表明US检查快捷、无创伤、费用低廉等,但是US检查准确性不如CT,US检查技术有时只用于初步筛查。而CT不仅仅可以显示阑尾具体显示阑尾解剖结构,还可以为临床需要进行准确鉴别病理类型,US检查技术是通过把超声波发射进入人体内,产生回波信号处理后显示为US图像,若组织之间的声阻抗出现差异时,就无法准确判断病变。赵国庆[6]在相关研究中表示,CT和US是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较高。董振宇[10]对50例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研究发现,采用CT检查可显示阑尾内炎性成分,并能直观判断受检者病变部位形态和类型,及早发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异常情况,有效提高临床检查治疗的可靠性。吴太保等[5]对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研究后发现,观察组采用CT诊断阑尾炎疾病准确检出率为96.55%,实验组使用US检查诊断的准确检出率为75.86%,可见CT和US对比检出率明显较高。

据以往研究发现,CT检查可以通过大网膜的位置判断病情的发展,对阑尾组织形态、病理改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阑尾管腔内容物进行有效分辨且CT图像上各断面解剖结构显示清楚,能及时检出早期阑尾炎隐匿性疾病,提高早期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检出率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Mawiah H.Alshebromi,Sultan H.Alsaigh,Majed A.AldhubaybSaudi Med J.2019; 40(5):458–462.doi:10.15537/smj.2019.5.23777

[2]J.J.Atema,S.L.Gans,A.Van Randen,W.Laméris,H.W.van Es,J.P.M.van Heesewijk,B.van Ramshorst,W.H.Bouma,W.ten Hove,E.M.van Keulen,M.G.W.Dijkgraaf,P.M.M.Bossuyt,J.Stoker,M.A.BoermeesterEur Radiol.2015; 25(8):2445–2452.Published online 2015 Apr 24.doi:10.1007/s00330-015-3648-9

[3]Hye-Suk Hong,Hyun Suk Cho,Ji Young Woo,Yul Lee,Ik Yang,Ji-Young Hwang,Han Myun Kim,Jeong Won KimKorean J Radiol.2016 Jan-Feb; 17(1):39–46.Published online 2016 Jan 6.doi:10.3348/kjr.2016.17.1.39

[4]刘继果.超声与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0):207-208.

[5]吴太保.16排螺旋CT与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2):185-186.

[6]赵国庆.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85-86.DOI:10.16040/j.cnki.cn15-1101.2017.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