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等速测试和平衡测试方法,对我国优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屈肌力和伸肌力以及4种站姿下的静态平衡能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右侧屈伸肌力、屈伸肌力比、平均功率值稍大于左侧屈肌力量,膝关节伸肌左、右侧单位体重峰力矩和左、右侧平均功率4个指标数值均大于屈肌,在60°/s(慢速)和240°/s(快速)不同的测试速度下,单位体重屈伸峰力矩、屈伸平均功率、屈伸肌力、平均功率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正常双脚站立的平衡性大于单脚站立的平衡性。建议合理控制体重及均衡的训练肌肉力量,在适度提高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加强下肢伸肌力量的训练,为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训练后肌肉效果的评价、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及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 标签: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优秀女子运动员 下肢肌力 静态平衡能力 特征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江南大学本科一年级中基本条件相当的四个拓展训练班和四个普通体育班,共计220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数据进行比照研究,探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课的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同时研究显示,参加拓展训练时间的长短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成正比。

  • 标签: 拓展训练 大学生 人际交往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密切值综合评价方法等,对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分析。在进攻能力方面,中国男篮场均得分、2分球命中次数、2分球命中率、助攻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罚球命中次数和罚球次数有显著性优势(P〈0.05);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盖帽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密切值分析得出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c进攻=0.0259)、防守能力(c防守=0.0674)和攻防整体能力(c攻防=0.0000)都是本届亚锦赛最好的。与第27届男篮亚锦赛相比,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前后场篮板球、助攻、抢断和盖帽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其中防守表现极为出色,是中国男篮赢得本届亚锦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篮球 亚洲锦标赛 男子 战术 攻防能力 密切值法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 标签: 柔道 男子 优秀运动员 身体成分 无氧代谢能力
  • 简介: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焦虑女大学生无意识、有意识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短时有氧运动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4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人)和控制组(38人)。试验组进行短时有氧运动,控制组完成主动拉伸以进行对照;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shifting任务以及情绪评价任务,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抑制、刷新、转换功能水平及情绪调节能力,采用正负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的情绪与焦虑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刷新、转换功能,以及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而控制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χ2=9.702,df=3,CFI=1.00,TLI=1.00,RMSE=0.00,SRMR=0.00,AIC=214.05),表明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中起中介作用。有调节效应的中介模型显示(AIC=212.989<214.05),该模型拟合程度比原中介模型有所改善,即有氧适能水平在该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作用于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直接路径。结论:(1)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对情绪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2)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有氧适能在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改善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有氧适能水平越低,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的改善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运动改善情绪调节的基本观点,未来的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以证实该观点的合理性。

  • 标签: 短时有氧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 有氧适能 认知重评 无意识启动
  • 简介:运动员在从事耐力项目运动时,其能量供应来源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因而有氧代谢能力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之间呈显著相关。长期以来,运动生理学家们把最大摄氧量(V02max)作为衡量人体有氧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氧能力在各种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现已证明,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最大摄氧量愈大,运动成绩愈好。

  • 标签: IST-Ⅱ型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 游泳 运动员 上肢 最大有氧能力 心肺功能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TOPSIS等研究方法,对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与赛队的攻防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整体攻防实力进行TOPSIS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无论在进攻实力方面。还是防守方面均属于较弱的球队。研究认为中国男篮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体能储备,提高球队外围投射能力、内外线衔接的连贯性和攻防体系转换的流畅性;(2)提高球员防守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内为兼修,紧密联系”;(3)完善中国男协和俱乐部的合作体系,加强对球员竞技状态、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等方面的考量。

  • 标签: 27届男篮亚锦赛 中国队 攻防能力
  • 简介:通过情绪图片分别诱发正性、负性2种不同情绪,使用篮球运球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西蒙任务范式生成冲突情境,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不同情绪状态对篮球运动员冲突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情绪状态、任务难度会影响篮球运动员任务执行的反应时间及信息加工的进程;在具体运动情境下,负性情绪相比较于正性情绪状态将对认知过程产生更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负性情绪状态对于冲突控制能力的影响大于正性情绪状态,篮球运动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执行冲突任务并没有表现出优于普通大学生的冲突控制能力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情绪状态 冲突控制
  • 简介:<正>一、概况1986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于10月28日开赛。在五天的团体赛中,山东男队在其主力队员王振义没参加的情况下,经过奋力拼搏,夺得团体第六名,取得优异成绩。在这次比赛中山东男队,斗志顽强,每球必争,敢拼敢打,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 标签: 锦标赛 主力队员 乒乓球 优异成绩 团体赛 比赛中
  • 简介:对36名男性儿童的最大有氧能力、跑节省化以及心脏左室形态结构与线粒体DNAD-Loop区遗传多态性作了关联分析。实验结果支持我们早先的研究结论,即线粒体DNAD-Loop区可能对人类VO2max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而与RE无关。对于青春发育前期的男性儿童,VO2max与RE呈显著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生理机制可能会有差异。中枢机制是决定青春发育前期儿童VO2max自然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最大摄氧量 跑节省化 心室结构 线粒体DNA 儿童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一部分,新时代的体育改革也应当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核心任务来完成。在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主要是完成四大转变,即从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从垂直型管理结构向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变,从单部门封闭管理机制向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转变,从"人治"型管理方式式向法治型治理方式转变。

  • 标签: 体育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多元治理主体 网络型治理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8周有氧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自由基及纹状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有氧跑台运动增强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去卵巢安静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安静组在笼内正常生活,不运动;去卵巢运动组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连续8周。8周后检测大鼠脑自由基代谢。利用八臂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纹状体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假手术安静组比较,去卵巢安静组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P〈0.01),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减弱(P〈0.01),MDA含量增加(P〈0.01),纹状体c—fos表达显著减弱。(2)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上调纹状体c—fos表达。结论:雌激素缺失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支持长期跑台运动可能是去卵巢大鼠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有效措施;机理可能与跑台运动促进去卵巢大鼠脑自由基的清除及增强纹状体c.fos表达有关。

  • 标签: 跑台运动 去卵巢大鼠 学习记忆 脑自由基 c—fos
  • 简介:核心区力量是决定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力量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功能筛查方法,研究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专项技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动作测试指标成绩,结果表明,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相比,核心区力量训练能更有效提高人体的关节稳定性,并优化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发力、旋转发力的技术动作,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的稳定性上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羽毛球运动员 核心区力量 训练
  • 简介:由南京体育学院承办的“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促进健康”学术论坛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会议于9月26日在南京体院召开。会议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体质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冯连世主持。杨国庆主编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南京体育学院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研究 学术论坛 委员会 健康
  • 简介: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要莫有氧供能的水平,因为它对坚持长时间的身体活动的耐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氧代谢能力的综合指标是氧极限。关于氧极限与周期性运动项目的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作者进行了

  • 标签: 有氧代谢能力 滑雪运动 运动成绩 氧供 多因素决定 竞速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92名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70岁)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安静对照组(n=46)和有氧训练组(n=46),安静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有氧训练组进行3个月有氧训练干预。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和血压;利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并描计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主观疲劳感觉(RPE)曲线;利用软件测试受试者基本认知能力(包括知觉速度、心算效率、空间表象、工作记忆、记忆再认和总成绩共6个得分)。结果:安静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有氧训练组进行运动后安静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P〈0.05);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升高(P〈0.05),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RPE曲线右移(P〈0.05);认知能力测验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长期有氧训练能够改善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短暂信息处理能力

  • 标签: 有氧训练 高血压 运动能力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 简介:运用专家调查、录像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中国队、美国队、西班牙队、阿根廷队、立陶宛队和希腊队的优秀组织后卫在阵地进攻中组织进攻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组织后卫技术水平尽管这些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存在着在组织进攻时活动范围小,传球助攻能力差,组织各种配合的数量和成功率较低的情况。

  • 标签: 男子篮球比赛 组织后卫 北京奥运会
  • 简介:<正>作为身体工作能力的综合指标,通常都采用(?)O2max。(?)O2max与多种长距离跑的时间密切相关(r=0.83~0.91)。但是,在高级运动员实验组中,发现(?)O2max与工作能力之间没有什么本质联系。同时还知道,(?)O2max接近甚至相同的运动员,在长距离比赛中却显示出很大变异性。我们知道,耐力项目的比赛成绩,不仅仅决定于运动员有氧功率的大小,还取决于利用其最大有氧供能功率,即(?)O2max来维持其专项速度的时间长短。可见,要评价工作能力,必要揭示出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或者

  • 标签: 少年儿童 负荷强度 无氧代谢 身体工作能力 运动员 有氧供能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2016年全国定向学生定向锦标赛"参赛运动员中146名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学习能力水平随着学习周期的增加逐步提升;不同性别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优劣、性别特征明显,不同生源地学习能力水平差异较小;体育专业术科成绩与学习能力水平关联性较大,定向运动竞赛成绩有赖于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体育专业 定向运动 技术动作 学习能力
  • 简介:目的:对比8周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儿童哮喘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名哮喘患儿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HIE)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CE)组和安静对照(RC)组,HIE组和MCE组分别进行8周HIE或MCE,RC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试验前后,测定患儿生活质量(QOL)、肺功能、功能性运动能力,以及有氧、无氧运动能力。通过哮喘日志记录日间和夜间症状、应急用药、运动情况和运动时的不良反应。结果:(1)MCE运动时间和能量消耗分别是HIE的6.7倍和3.1倍,HIE组和MCE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和3.8%;(2)试验后,HIE组和MCE组哮喘症状评分和应急用药评分均低于RC组(P〈0.05),无症状天数高于RC组(P〈0.05);(3)试验后,HIE组QOL问卷中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O2max,MAP,PP,MP和6MWT后的步行距离增加(P〈0.05),6MWT后HR,SBP,DBP和RPE降低(P〈0.05),肺功能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MCE组除无氧运动能力外,其他指标的变化与HIE组基本一致,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具有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相同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由于HIE较MCE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刺激性,并可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因此可作为哮喘患儿运动康复处方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哮喘 运动 生活质量 运动能力 功能性运动能力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