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血常规检查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 ( CRP)检验对小儿感染类型的区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 100例发生感染性疾病患儿。依据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将其中细菌感染患儿( n=50)纳入研究组,将病菌感染患儿纳入( n=50)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患儿血常规检验以及 超敏 C-反应蛋白 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检测 WBC与 CRP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 WBC联合 CRP检验阳性率相比单独检验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临床针对小儿感染的类型区分中,采用 WBC联合 CRP检验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该检验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小儿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5月的 3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该 30名患者血象三分类以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健康患者的不同。 结果:与健康患者比较,在30名白血病患者中,除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目降低以外,其他急性髓细胞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白细胞数目增多,各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目以及血小板 计数 均降低。根据 血常规散点图提示: 检测出24名白血病患者,检出率为 80%。 结论:对血细胞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密切监测,可以为早期监测白血病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指标 散点图 外周血细胞形态 急性白血病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的修复手段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的疗效差异,分析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 92 份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我院口腔科收治患者,诊治时间在 2018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 间,先入院诊治的 46 例为常规组行常规修复手段治疗,后入院诊治的 46 例为实验组行口腔种植术修复,观察两组的修复指标、整体疗效、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口腔种植修复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修复( p<0.05 )。结论 口腔种植技术对口腔功能的完善程度更理想,而且外形更美观,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 常规修复 牙齿缺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后不同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 69 例于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7 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为 33 例、 36 例。对照组护理方法选择常规护理,干预组护理方法选择个性化护理,评比的内容为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干预组的高,且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个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常规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疾病中采取无痛胃肠镜或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消化道疾病患者78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不同诊断方法分组,观察组39例患者均采取无痛胃肠镜诊断,对照组39例患者均采取常规胃肠镜诊断。结果:观察组检查效果、血压值及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疾病患者采取无痛胃肠镜诊治,可降低不良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无痛胃肠镜 常规胃肠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两种方法,探讨这两种方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率失常病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AMI并发心律失常病人,时间为2020年4月到2021年同期,共有102例,以入院治疗的先后之间为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循证护理),各51例,比较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效果。结果:从心功能级别、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和治疗费用、护理满意评分几个指标方面来看,实验组的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AMI并发心律失常疾病的病人而言,循证护理所呈现的效果,要比常规护理更为理想,可改善病人心功能情况,缩短病人的住院卧床时间,减少病人住院成本支出。因此,建议在临床应用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增强脑梗治疗效果,探讨依达拉奉辅助常规氯吡格雷用药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本院54例脑梗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氯吡格雷+依达拉奉辅助治疗,评价两组的药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增强氯吡格雷疗效,促使患者预后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脑梗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磁电联合疗法配合Kegel训练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选入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病划分对照组(33例,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33例,进行磁电联合疗法配合Kegel训练)。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漏尿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存在优势,P

  • 标签: 磁电联合疗法 Kegel训练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是2019年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2月,其中40例为参照组,另外40例为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添加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针灸 脑中风 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4级护生 253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 2015级护生 230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 6S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自我评定优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 83.48%,高于对照组的 55.34%( P<0.05);除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外,观察组护生其他项目综合素质自我评价优良例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6S管理 护理技术强化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到 2019年 3月在本院收治的 66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发音清晰情况,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 40 个病例,实施的分别是常规治疗、运动并呼吸训练,对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展开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以后的 FEV 1 、 FEV 1 /FVC 均要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则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上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运动并呼吸训练应用于慢阻肺康复治疗中能够取得显著性成效,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具有选择和采纳的价值。

  • 标签: 慢阻肺 运动并呼吸训练 康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和对照组(现代康复训练)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康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93.02%>76.74%,χ =4.440)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70.74±6.96)>(63.35±4.03)分,t=6.028]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7.79±0.91)分<(13.07±1.64)分,t=18.359]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arthel 指数评分[(68.47±3.20)分>(61.63±2.73)分,t=10.661]、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0.95±3.15)分>(63.35±4.03)分,t=12.635]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半身不遂积分[(1.51±0.70)分<(2.37±0.69)分,t=5.725]、言语蹇涩积分[(1.56±0.83)分<(2.35±0.61)分,t=5.04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通过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经过长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082)

  • 标签: 针灸 现代康复训练 中风 后遗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中共同参与式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的不同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母婴同室的84例产妇作为实验样本,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参照双色球法分为甲组和乙组,产妇例数各为42例,运用的分别是传统常规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比2组不同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乙组产妇经过护理后,其紧张情绪评分比护理前低,乙组比甲组低;对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比护理前高,乙组比甲组高,均为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中开展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提高其新生儿护理技能成效显著,值得优先进行推广。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床旁 传统常规护理 共同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72 例作为实验样本,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 36 例,分别予以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评比两组护理效果上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出血次数较对照组少,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存在着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实现快速止血,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ICU重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ICU重症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40例且各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2组比较。结果:经组间对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常规护理相比较,ICU重症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优先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科室 重症患者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与 C 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其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败血症新生儿,在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跟踪研究,为研究组;选取50例无感染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进行了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将两组新生儿在治疗前的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数据指标进行记录,同时对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数据指标也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血小板宽度指标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血小板宽度指标相比均明显升高,对以上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临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