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在观察结节的二维图像、内部周边的血流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将这些观察分析结果与具体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01)。对于恶性结节中边界、形态、回声现象以及钙化方面都与良性结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5)。在彩色的多普勒血流显像中恶性结节中有70%左右的结节血流为Alder2级或者是3级,而良性结节中只占了40%左右。在血流显像中,良性和恶性结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具体表现在(P<0.001)。最后对于恶性血流与良性血流的平均PSV和RI进行对照。恶性结节血流要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在频谱的形态中也有明显的区别。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依据,并且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点能够提高医学诊断的精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癌痛治疗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378例癌痛病人资料,通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评价疼痛的控制效果。结果通过综合治疗及系统化护理,疼痛控制率(78+275)/37893.4%,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系统化护理在恶性肿瘤病人疼痛控制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疼痛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出良性结节的患者有73例,诊断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37例,超声诊断准确的患者为90例,准确率为81.82%,出现误诊的病例为20例。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良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和微小癌的诊断有不足。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其中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是重要的靶向药物之一。靶向药物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比较,有特殊的不良反应,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2006年以来国内对贝伐单抗的护理实践。

  • 标签: 贝伐单抗 恶性肿瘤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及分布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年至2014年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144例,其中男1552例(占49.36%),女1592例(占50.64%),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前6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6.3%;男性发病前6位为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女性发病前6位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癌。结论恶性肿瘤是公认的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探索恶性肿瘤的变化趋势,并以此来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要针对危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更有效的促进肿瘤防治工作。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管理软件 发病顺位
  • 简介:摘要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缩短生存期,因此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早发现规范诊治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姑息化疗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5例(71.4%)、无变化1例(14.3%)、进展1例(14.3%),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5、2例。非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3例(37.5%)、无变化2例(25%)、进展3例(37.5%),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4、2例。未治疗组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0例。结论姑息化疗可显著提高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化疗 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从2011年6年~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联合治疗方法后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减轻患者的疼痛,伤口愈合良好,无术后大出血、感染发生.鼓励患者接受术后容貌。

  • 标签: 耳鼻喉 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方法统计中山市人民医院营养科2010年接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对营养支持所采用的方式、时间、并发症、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指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全年完成治疗患者172例。其中170例曾使用肠外营养,14例使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平均(12.66±14.65)天。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指数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营养支持对于帮助恶性肿瘤患者维持生命体征,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维持一定生存质量都有积极意义。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入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患者,A组患者为治疗组给与经皮经胆道引流术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动脉插管化疗灌注,B组为对照组给与单纯的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值较术前都有所下降,A组较B组含量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28.2%。结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时,在经皮经胆道引流术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动脉插管化疗灌注的疗效高于单纯的介入治疗。

  • 标签: 介入 恶性梗阻性黄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发生、发展、转归的时间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18例已确诊,并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皮肤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肤病变在肿瘤前、和肿瘤同时发生者分别为118例(37.1%)和109例(34.3%),在手术、放疗、化疗后发生者91例(28.6%)。同时观察到有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随肿瘤发生而出现肿瘤的消除而消退。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之间有着一种合理的时间关系。即皮肤病变与肿瘤同时,或前后不久出现,或和肿瘤平行发展。

  • 标签: 恶性肿瘤 皮肤病变 时间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胸膜活检等),30例胸水脱落细胞、12例胸膜脱落组织(即胸腔闭式引流管中的脱落组织)病理检查、3例气管镜活检、3例胸腔镜检查、3例胸水送外院免疫组化、2例胸膜活检。结论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多样,可综合进行。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胸膜脱落组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5例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结果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病例中,女性占67.6%显著高于男性3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发病部位分布在腮腺、颌下腺、腭部、舌下腺和颊部等,其中,发病部位前三名的为腮腺、颌下腺、腭部,占比分别为46.7%、24.8%、13.3%;发病最高的病例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占比35.2%,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占比23.8%,腺癌,占比16.2%;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30~60岁,占为60.0%。结论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腮腺、颌下腺、腭部等部位,且其病理分型较多,最常见的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可根据这些特征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和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头颈部 涎腺恶性肿瘤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和(或)PTBS,给予术前、中、后相应的护理。结果2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PTCD和(或)PTBS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配合高质量的整体临床护理,能使恶性梗阻性黄疸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占到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皮肤多发,然后是眼部,第三位是肛门和直肠部位。近些年,恶性黑色素瘤病发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导致患者只是因为一颗“小黑痣”而失去性命。所以在发现“小黑痣”时重视他,并做到立刻就医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18年1-12月,收治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6例,经过治疗与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沛县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一步了解沛县恶性肿瘤危险因素、肿瘤类别及顺位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沛县2013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沛县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9.33/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结论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经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实验组36例采用姑息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均较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良好率91.7%,对照组67.6%(P<0.05)。结论恶性肿瘤姑息治疗实施姑息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了治疗副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姑息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功效和护理体会,许多恶性肿瘤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有的甚至达到基本痊愈。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方要方法之一。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病人46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7例发生过敏反应;5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共药液轻毒副反应,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因此化疗过程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加强药物毒副反应观察,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缓解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效果明显,对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1.4%3,轻者出现红斑、潮红,刺痒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湿性脱皮及溃疡等,需要停止放疗,从而影响患者的放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时认真对待放疗区域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现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的皮肤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放疗 皮肤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