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测定血肌酐的两种常用方法苦味酸法和酶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估。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及两种试剂测定临床样本的相关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准确度方面酶法优于苦味酸法。精密度两种方法学差别不大。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酶法优于苦味酸法,两种方法临床相关性较好,但酶法测定值要低于苦味酸法。结论酶法的试剂性能优于苦味酸法,但价钱酶法较高,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在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较合适的方法学。

  • 标签: 肌酐 苦味酸法 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血样采集针对穿刺部位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新入院需要进行静脉血样采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BD双向静脉采血针(直式),一组使用威高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由2名工作10年的护士担任采集人员,观察两组的穿刺部位损伤情况。结果软连接式采血针穿刺部位损伤小,使用更舒适。结论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和静脉输液使用的穿刺针外形非常相似,使用方法也完全相同,护士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利于提高护理操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采集针 穿刺部位损伤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镇痛方法在骨科下肢手术后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中进行过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对A组的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对B组患者进行硬模外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对C组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与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镇痛。并对这三组患者在手术后的不良反应、镇静评分以及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手术后C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且C组的药剂量以及PCA按压次数均比A组少,B组的镇静效果明显比A、C两组的镇静效果低,其术后的恶心症状的发生率也明显比A、C两组的高。结论对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与单次小剂量的吗啡注射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镇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标签: 骨科 下肢手术 镇痛方法 静脉自控 吗啡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方法分别用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法)和用红细胞凝集法(TPHA法)检测692份样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PPA法和TPHA法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梅毒均符合临床需要。

  • 标签: 梅毒 凝集法 包被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哺乳动物与两栖动物中家兔和黑斑蛙视网膜结构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比较家兔与黑斑蛙的视网膜结构差异。结果光镜下观察HE染色切片,家兔与黑斑蛙视网膜自外向内均分为10层,家兔视网膜结构与黑斑蛙比较,色素上皮层的色素颗粒明显丰富,外核层细胞较小,密度较高,内核层层数较多。结论家兔与黑斑蛙视网膜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 标签: 家兔黑斑蛙视网膜结构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静脉和硬膜外不同镇痛方法在产妇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从而找到一种更适合于产妇的镇痛良方。方法选择需要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I、E两组,每组各40例,I组为静脉镇痛组,E组为硬膜外镇痛组。比较两种方法的VAS评分、副作用(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兴奋失眠、神经并发症、过度镇静、胶布或贴膜过敏、导管脱出)的发生情况。结果I组VAS评分在6h、12h、24h与E组无显著差异,E组在48h时由于部分产妇导管脱出VAS评分高于I组。I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E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方案优于硬膜外镇痛。

  • 标签: 产妇术后 静脉镇痛 布托菲诺 硬膜外镇痛 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选自267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理想的根充材料。方法对267例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Kerr’puipCanalSealer,B组采用Sealapex,C组采用AHPLus。观察根充后患者的一周术后反应及半年后根尖周愈合情况。结果A组根管治疗一周后患者40%出现轻度不适,25%的患者出现中度疼痛,5%左右出现急性发作。三个月60%根尖周X线透射区变小,六个月50%根尖周X线透射区阴影完全消失。B组根管治疗一周后患者30%出现轻度不适,15%的患者出现中度疼痛,3%左右出现急性发作,三个月70%根尖周X线透射区明显变小,六个月60%根尖周X线透射区阴影基本消失。结论AHPLus是理想的根充材料,能有效地减少微渗漏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 标签: 根管充填 根充材料 微渗漏 根尖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牵正散与针灸法二者分别在有效治疗面瘫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法治疗,对比两组方法治疗的最终效果。结果药疗组最终治愈率高出针刺组7.15%,效果明显优于针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与针灸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均在面瘫的治疗中发挥了自身功效,但是牵正散效果更显著,且无副作用,患者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牵正散 针灸法 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鸟巢式护理在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应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体重在3.0-3.9kg之间的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式蓝光护理,研究组采取鸟巢式蓝光护理,比较两组蓝光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温差和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减少,经皮测SpO2<90%、心率>160次/min的例数要少,哭闹及呕吐情况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着显著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儿体温和高血氧饱和度,能较好控制心率,同时患儿比较安静,有利于黄疸患儿身心健康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黄疸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以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到2015年收治的98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9例的实验组(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对照组(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实验组使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为43.87±8.4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0.09±6.19毫升,术后愈合时间为15.43±1.58周,治疗的优良率为89.80%;对照组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时间为54.12±9.0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72.34±5.67毫升,术后愈合时间为19.37±2.01周,治疗的优良率为77.55%。结论使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较小,手术耗费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伤口可以更早愈合,具有更高的治疗优良率。

  • 标签: 胫骨远端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雾化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及肺气功能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33%,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及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超声雾化治疗,更好的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缩泵雾化 超声雾化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小包装和免煎中药的对比性研究。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小包装和免煎中药的方剂当中选出4组,分别对208例相应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平胃散、桑菊饮、三仁汤以及逍遥散,分别记录两种不同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和特点。结果平胃散治疗组患者中免煎中药治疗有效率为88.46%(23/26),小包装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桑菊饮治疗组患者中免煎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小包装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三仁汤治疗组患者中免煎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小包装治疗有效率为84.62%(22/26);逍遥散治疗组患者中免煎中药治疗有效率为88.46%(23/26),小包装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各组治疗效果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免煎中药和小包装中药的治疗效果没有较大差异,但免煎中药具有工艺稳定、卫生、便于储存、使用方便等优势。

  • 标签: 中药小包装 免煎中药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腹腔镜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例,A组患者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静脉复合麻醉;B组手术中采用咪唑安定静脉注射复合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C组患者手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平稳性、药物起效时间、患者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C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及确保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平稳,还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病人 腹腔镜手术 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和普通人流相比有哪些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两年间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100名作为观察组,未使用任何镇痛药物的普通人流患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无疼痛,少数患者术后有轻微疼痛,手术时间短,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患者均感觉到疼痛,且多数人感受到剧烈疼痛,还有少数人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无痛人流,手术时间短,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小,更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人流 普通人流 丙泊酚 芬太尼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耳道胆脂瘤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1年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28例(28耳)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2组;显微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17例(17耳),显微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外耳道成形术11例(11耳),统计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2种手术间的差异。结果2种术式术后均有复发,但后者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方法是彻底切除之,术后常有复发,对于伴有外耳道口狭窄的病例,手术切除后,行外耳道成形,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理想术式。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成形 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外伤CT与MRI检查方法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外伤病人125例,采取自身对比法行CT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在脑干损伤,小挫裂伤,硬膜下小血肿,小脑损伤以及单纯性挫伤的显示上比CT更具优势。CT在骨折,超急性期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上比MRI更具优势,但CT检查漏诊率较高。结论CT与MRI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诊断时应该将CT与MRI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势互补。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开县中医院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腹腔镜在内窥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残石率、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残石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且P小于0.05。结论内窥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管 结石 手术 内窥镜
  • 简介:摘要本文比较研究了荷叶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乙醇提取工艺、酸水提取工艺和酸性乙醇提取工艺。根据三种工艺提取物的得率和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生物碱的含量,结合生产需要,确定以乙醇提取工艺为荷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然后对乙醇提取工艺的醇浓度进行优化,确定70%乙醇作提取溶剂时,提取物得率为6.87%,总生物碱和黄酮的含量分别可达4.32%和5.93%。该研究可以对荷叶提取物制备及产品开发生产提取较为行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荷叶 提取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和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和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