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房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现代医院管理内涵和药房管理工作实践,对如何做一名好的药房管理者需要的职业素质和管理艺术提出建议,为医院药房基层管理者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药房管理者 职业素质 管理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进行护理管理的患者44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投诉例数、护理不良事件上,观察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工作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10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柔性组患者100例,给予柔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柔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护理纠纷发生比例等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的满意情况,提高患者的集体恢复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比例,适宜在妇产科治疗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柔性护理 常规护理 妇产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我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与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5年6月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管理措施;2015年7月-2015年12月为试验组,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时间内病案管理情况、管理满意度。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后,试验组病案管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改善我院病例管理情况,提升管理质量,值得我院长期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病案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各9名;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照组实施一般管理,对比实施护理管理前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6.67%高(P<0.05)。在护理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仪器设备实施“5S”管理,使仪器保持良好性能,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将“5S”理论用于ICU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用“5S”的5个步骤来管理仪器设备。结果护士都能自觉维护仪器设备的清洁及保持仪器处于功能状态。结论“5S”管理法用于ICU仪器设备的管理可提高抢救效率,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且能降低维修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 标签: 5S ICU 仪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采用差错管理的2015年采集的30700份血液样本,与未采用差错管理的2014年采集的29700份血液样本进行差错事件发生率的比较。结果采用差错管理之后,差错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血站血液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在血站质量管理中应用差错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差错管理 血站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而护士长自身的素质和有效的管理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 标签: 护理管理 自身素质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σ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共有122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10日—2017年1月10日,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选择传统管理措施,实验组选择6σ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率分别为1.64%与0.00%,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管理满意度为95.08%,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会诊等候时间、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质量评分与电子处方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选择6σ管理模式用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便于优化管理效果,值得采纳。

  • 标签: 医院 质量管理 6&sigma 管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是指正向TIMI血流0级,且冠状动脉闭塞≥3个月的病变,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中仍未被攻破的最后“阵地”。CTO病理解剖结构包括近端纤维帽、远端纤维帽、微通道、坚硬的粥样斑块及钙化区域、坏死区域,深入了解CTO病理解剖是介入成功的基础。knuckle导丝技术既经济又可快速、高效的开通CTO病变已是当前常用技术,尤其是pilot200导丝行knuckle技术成功率较高,本文结合CTO组织病理结构探讨pilot200导丝运用于knuckle导丝技术如何快速高效开通CTO病变。

  • 标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pilot knuckle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单病种—结节性甲状腺肿住院费用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识别医院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做出贡献。

  • 标签: 单病种 结节性甲状腺肿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72名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RSsNP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诊的患者有60名,12名患者退出研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普通CRSsNP治疗,对治疗组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剂量罗红霉素片,150mg/d。幼儿剂量罗红霉素片,2.5-5mg/日,一次服用。通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患者进行喷鼻,一天一次。结果通过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达到70%,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在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时,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糖皮质激素 罗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近6年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成构情况,在献血人群中有针对性招募筛选合格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充足的血小板,保障临床急救需求。方法通过对2009~2014年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性别、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民族构成、文化程度、血型分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年共有3009人次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4903个治疗量,捐献人次及捐献量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941,年龄以文化程度以初级中等教育、高中为主占(64.60%),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60.01%);临床使用单采血小板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2009年的522.5个治疗量增加到2014年的1019个治疗量。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在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血型方面均有显著性特征,若按现有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及血型占比情况计算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制定招募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招募方案,以招募动员巩固稳定更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为临床提充足的单采血小板。

  • 标签: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人群结构特征 招募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深度手足烧伤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和皮瓣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足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能够减少感染的情况,使移植的皮瓣得到很好的成活,使患者的手足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移植 深度手足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位血压正常和体位性低血压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科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年龄60至85岁,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将他们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及体位血压正常组。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min收缩压下降或(及)舒张压下降20/10mmHg;体位血压正常是指立卧位血压下降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用心脏超声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有45例(37.5%),体位血压正常的有75例(62.5%)。2、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观察,体位正常血压组与体位性低血压组间比较主动脉根部内径(mm)(25.5±4.49,30.3±5.26)、室间隔厚度(mm)(10.5±1.24,11.2±2.41)、左室后壁厚(mm)(9.2±1.12,9.7±1.45)、每搏量(ml)(58.2±7.21,52.1±8.37)射血分数(%)(59.25±10.13,52.33±9.81)、左室质量(g)(201.1±44.54,224.5±43.23)、左室质量指数(g/m2)(110.3±24.52,124.3±22.21)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有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较体位血压正常患者使心脏功能和结构受损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GMP就其本质来说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产物,是保健食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其产品质量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经验积累和总结。

  • 标签: 食品 GMP
  • 简介:摘要门诊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环节,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随着“全民医保”政策的推广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门诊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如何创新门诊管理模式,持续改进门诊工作,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 标签: 新模式 管理 门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体系在预防及护理外科压疮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采用三级质控体系改进压疮管理,与2011年常规护理进行历史对照。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压疮有效申报率明显提高(p<0.01),瞒报率明显降低(p<0.01),难免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三级质控体系能预防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压疮 三级质控体系 预防
  • 简介:摘要按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静配中心进行洁净管理。通过从设备、人员、环境等各方面对静配中心进行洁净管理,极大程度降低了各种因素对静配中心洁净环境的污染,提高输液质量。有效地保证静脉用药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

  • 标签: PIVAS洁净管理 人员管理 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