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抑郁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观察对他们病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所有患有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46例,分成均匀等量的参考组和实验组。其中,参考组住院抑郁症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抑郁的药物护理,实验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然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症的康复情况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情况,主要的调查方法是让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评分表。结果由表格观察可知,两组住院抑郁患者治疗后的抑郁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差异明显,实验组抑郁患者的各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参考组,且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结论在对住院抑郁患者治疗时,除了让其服用常规药物外,鼓励进行运动治疗,能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病情,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更加健康和满意。

  • 标签: 住院 抑郁患者 运动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为研究时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依照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72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78例。比较凝血功能(TT、APTT、FIB、PT)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入院后2d、4d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实用性以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凝血功能 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对较低(观察组为7.5%),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雷贝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相较于帕罗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性抑郁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3例,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钢板治疗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法6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氨氯地平疗法60例作为对照组,评定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58例(96.7%),对照组疾病好转49例(81.7%),两组病症好转率统计有区别,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压、血脂指标,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均有生育需求的56例子宫肌瘤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为20(7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9.28%),且观察组病患的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较低,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清除肌瘤残留,提高妊娠率,且复发率较低预后效果较好。

  • 标签: 子宫肌瘤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超声在输卵管妊娠与卵巢妊娠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的患者5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测盆腔内附件区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其内有无胚芽等,并测量动脉血流,注意盆腔内积液情况,并同时观察子宫腔内情况,着重观察附件区包块与卵巢的位置关系。结果56例异位妊娠患者,超声诊断为输卵管妊娠52例(超声误诊1例),卵巢妊娠2例(病理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畸胎瘤和卵巢囊肿各1例(病理诊断均为宫外孕)。

  • 标签: 妊娠 输卵管 卵巢 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方式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对1200例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其中对护理十分满意的有350位,护理效果为满意的家长为230位,护理效果不满意的家长为20位;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3.3%,其中护理十分满意的有290位,护理效果为满意的家长为210位,护理效果不满意的家长为100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的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一次完成穿刺的成功率为93.17%,对照组一次完成穿刺的成功率为87.28%,两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实施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2组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2组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老年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7月—2017年的7月我科选用胺碘酮治疗的108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纳入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均更高,组间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实施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患其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确保其获得更明显的用药效果。

  • 标签: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一组(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1.01±0.40)分、睡眠质量评分(1.51±0.7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1.52±0.65)分、睡眠质量评分(1.95±0.81)分(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满意度85.71%高于对照组57.14%(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患者 标准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确诊为细菌感染者30例归为观察A组,非细菌感染者30例归为观察B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计数,采用CRP分析仪检测CRP水平,完成比对。结果三组CRP水平、WBC计数水平比较显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CRP与WBC计数的检测有助于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情况,在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判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95.65%(44/46),漏诊率为4.35%(2/46),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78.26%(36/46),漏诊率为21.74%(36/46),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CT检查,对照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65.00%、92.31%、90.00%、66.67%。经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5例、17例、10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100.00%、94.44%、90.91%、100.0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I期坏死者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P<0.05)。结论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

  • 标签: CT检查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检查
  • 简介:(1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北承德067001)(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3河北省隆化县医院河北承德068150)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0天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家庭护理 卒中 偏瘫 存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8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12日—2017年6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2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达91.7%(11/12),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66.7%(8/1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12/12),对照组为75%(9/12)(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优质护理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低浓度)、B组(中浓度)及C组(高浓度),每组20例。记录三组麻醉情况。结果(1)C组尺神经、桡神经以及肌皮神经等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阻滞效果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临床中应通过具体情况科学采用罗哌卡因浓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R、CO、CV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HR、CO、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此期间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危重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流动力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茶碱控释片与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应用于急性老年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6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哮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结合茶碱控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胃部不适和咽部不适各1例,其不良反应率为4.44%。对照组中出现胃部不适和烧心各4例,咽部不适5例,发生率为2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老年哮喘患者给予茶碱控释片与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老年哮喘 茶碱控释片 疗效 硫酸沙丁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