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SARS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天然免疫清除功能在评估SARS病情发展变化中的意义。方法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快速检测方法:将lμl离心沉淀的红细胞和100μ1自身血浆与150μl定量的靶细胞混合,37℃水浴30min。1个结合5个或以上红细胞的靶细胞为一个粘附功能单位,计算粘附率。结果临床确诊为SARS的病人在收住院一周内其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即不同程度地下降,并且随病情的加重持续降低,随病情好转开始回升,在完全恢复期出现一过性地高于正常人平均水平。随后稍有下降;死亡前病人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全部消失。结论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SARS病情发展变化、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 快速检测方法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均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有无梗死发生。结果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经检查证实有梗死灶发生49例(59%),其中有典型临床症状23例(2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脑梗塞/超声检查 动脉硬化/超声检查 颈动脉疾病/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如何有效地检测该菌是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常规分离鉴定、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质谱等技术手段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最后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耶尔森氏菌 分离鉴定 免疫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117医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占49.6%)和43(占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告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检测涂阴肺结核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传染科怀疑为肺结核痰涂片阴性的对象274例,均进行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涂阴肺结核204例、非结核72例。血清T‐SPOT.TB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0.59%、83.33%、92.31%、50.00%、73.91%,XpertMTB/RIF则为70.10%、95.83%%、97.95%%、53.08%%、76.81%%,联合则为80.39%、90.28%、95.91%、61.90%、82.97%。联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pertMTB/RIF,血清T‐SPOT.TB特异度低于XpertMTB/RIF、联合,血清T‐SPOT.TB阴性预测值低于联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检测涂阴肺结核并不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效用,但可以弥补两种技术单独使用的缺陷。

  • 标签: 肺结核 涂阴肺结核 T细胞斑点试验 Xpert MTB/RIF
  • 简介:目的:建立α-干扰素(IFN-α)信号传导蛋白和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愈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建立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体外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FN-α(0、100、1000、10000IU/ml)刺激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IFN活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和γ-干扰素活化因子(GAF);设计特异的引物和探针,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FN诱导抗病毒蛋白MxA、OAS1、PKR的相对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建立了EMSA检测ISGF-3和GAF转录蛋白的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地检测样本中MxA、OAS1和PKR的表达.结论:建立了IFN信号传导蛋白和基因检测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扰素 信号传导 蛋白 基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先兆性流产孕妇实施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性流产确诊患者44例,同时选取接受健康检查的同年龄段健康孕妇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比例。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P、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测定结果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兆性流产孕妇的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会出现明显异常,临床上应用在孕期加强三项指标的监测,防止先兆性流产事件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先兆性流产 CA125 P &beta -HCG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抗凝剂、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等分析前因素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健康人全血10份,分别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肝素钠2种抗凝剂抗凝,4℃及室温(18℃-22℃)保存,在不同时间点(〈4h、24h及48h)分别使用荧光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3+CD8+杀伤性T细胞、CD19+B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采用荧光微球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与2种抗凝剂各自的室温条件下4h内检测结果相比较,在肝素抗凝剂组中4℃保存至48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降低(P〈0.05);肝素抗凝血与EDTA-K2抗凝血间在4℃及室温保存至24h及48h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总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绝对计数时,肝素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应保存在室温下,并在48h内完成检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则可在4℃及室温下保存,在48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前因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筛查甲状腺疾病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甲状腺激素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5月本院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甲状腺进行超声检查及测定血清中T3、T4、FT3、FT4及TSH含量并比较分析异常者。结果397名体检的教职工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具有甲状腺疾病患者130人,其中彩超检查中甲状腺结节患者106人,弥漫性病变患者24人;甲功异常者34人。彩超显示甲状腺疾病的结节组(包括单发结节及多发结节)中测量的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前后径线较正常组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部位(左右侧叶的左右径、上下径及峡部)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检者甲状腺功能五项中血清中结节组和弥漫性病变组的T4水平降低及TSH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T3、FT3、FT4水平均较为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联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9.2%,而特异性为97.35%;串联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87.5%,而敏感性为75.41%。甲状腺单结节组患者血清T4、FT4水平分别与单结节、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性,血清T3与多结节呈正相关,而血清FT3、TSH水平分别与单结节、多结节、弥病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彩超联合甲功检测可作为在健康体检筛查甲状腺疾病中一项重要的临床辅助指标。

  • 标签: 体检 甲状腺彩超 甲功 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维彩超在胎儿产前的检测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进行三维彩超检查和二维彩超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三维彩超检查,共计22例孕妇胎儿出现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经过二维彩超检查,共计19例孕妇胎儿出现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6.4%,漏诊3例,漏诊率为13.6%。结论胎儿产前检测是孕妇产检的必要性工作,通过产前检测,能够了解到孕妇及胎儿情况,观察胎儿是否出现畸形、是否存在异样,便于医生及时干预,对孕妇腹中胎儿实行保胎措施,避免恶性事件发生。临床上的产前检测方法较多,彩超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从本次研究来看,对孕妇实行三维彩超,其诊断符合率远远高于二维彩超,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畸形 三维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细胞学薄片检查的已婚妇女378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均行TCT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HPVDNA检查,通过对任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行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所有检查结果均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78例患者中,TCT检测和单纯HPV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1.1%和94.4%,两项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分别为88.9%和26.5%,两者联合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和91.5%。结论临床上在筛选宫颈癌及相关癌症病变前筛查时,可通过联合TCT和高危型HPV进行检查,该联合检查方式不仅敏感性高、特异度高,且检测效率高;另外,HPV感染和宫颈癌或宫颈癌病变发生前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宫颈癌的防治应集中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

  • 标签: 宫颈癌 TCT 高危型HPV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应用于HIV的检测中,对比结果可靠性。方法本文实验样本是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纳入分析和研究的100例HIV患者的血清标本,均开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7.22%、93.33%、98.00%,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5.83%、90.00%、96.00%,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3.15%、83.33%、93.00%。结论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更高。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HIV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孕妇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8例胎膜早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2组,A组50例患者,B组48例患者。收集孕产妇全血、胎盘、宫颈分泌物等组织标本,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宫颈分泌物一般细菌培养。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在胎膜早破组(A1组足月、未足月B1组)孕妇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71%、63.64%,明显升高。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胎膜早破早期病因学诊断和预防工作。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胎膜早破 足月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肝癌患者110例,将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5例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AFP水平,采用PIVKA-Ⅱ和AFP诊断方法对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性验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IVKA-Ⅱ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IVKA-Ⅱ检测的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高达87.27%,明显高于AFP检测的67.27%,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AFP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县67所学校的218台饮水机出口水作为检测样本,采用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出口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GB4789.15-1998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18份水样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分别为75.7%、89.0%、100.0%、92.2%;冷水口样品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热水口样品,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学校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饮水意识,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监测,共同为学校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提供保障。

  • 标签: 学校 饮水机 水质 微生物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对诊断及治疗乙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05月-2017年0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有16例,乙组有24例,丙组有12例。定量检测所有患者的HBV-DNA。结果在甲组中,阳性例数为16例,阳性率高达100%,在乙组中,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75%,在丙组中,阳性例数为6例,阳性率为50%。甲乙丙三组检测结果对比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对乙肝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HBV-DNA 乙肝血清标志物 定量检测 诊治乙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人群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率较高,为后续糖尿病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病变狭窄程度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其心功能分级及病变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临床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碱性磷酸酶结合血清钙检测对于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肺炎患儿及骨肿瘤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60例非肺炎及非骨肿瘤病性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钙浓度。比较分析检测结果与疾病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疾病的检测中,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钙的检测水平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清钙 碱性磷酸酶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