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44例,治疗组(给予替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4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年、2年后的血清病毒下降幅度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替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替夫定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夫定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滴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拷贝数相比于治疗前,均发生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HBeAg滴度下降、HBVDNA的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HBVDNA拷贝数下降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替夫定均可起到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其中,相比于替夫定,恩替卡韦分散片具有更好的乙肝病毒抑制能力。

  • 标签: 恩替卡韦分散片 替比夫定 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洛芬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的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上升现象,而在5min后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降低,从整体比较,观察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拔管5min后的躁动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洛芬酯在全麻手术患者中运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 全麻苏醒期 躁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应用伐卢定的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随机分为160例参照组术前肝素钠+常规性护理,160例研究组伐卢定+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停药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术后并发症进行监测、护理。结果术前两组ACT监测结果差异P>0.05,用药、停药后研究组ACT监测结果参照组优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伐卢定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有利于提高用药时期护理效果,做好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保障药物安全性。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比伐卢定 全血激活凝固时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麻甲状腺手术中将右美托咪定与氟洛芬酯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择期行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试验组应用将右美托咪定与氟洛芬酯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切皮时(T0)、分离时(T1)和手术结束缝皮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并对比两组不同时刻的镇静良情况。结果两组T0、T1、T2时刻的MAP和HR水平均为先升高再降低,且组内各时刻的MAP、H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不同时刻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不同时刻的镇静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麻甲状腺手术中将右美托咪定和氟洛芬酯联合使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并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