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9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经过(35.4±2.3)个月后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假体取得良好生物压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骨化异常情况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周围骨折术 髋关节骨性强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膝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膝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治疗,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AI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膝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的功能。

  • 标签: 老年 膝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康复治疗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材料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3.4±2.4),手术时间为(128.4±35.9),术中出血量为(280.7±101.3),术后引流量为(61.5±1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6.7±3.6),手术时间为(139.2±36.1),术中出血量为(347.2±114.6),术后引流量为(70.4±17.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感染率为2.86%,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8.57%,感染率为17.14%,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54.2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质量对成性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PVP治疗的成性脊柱转移癌患者(58个椎体),记录术前及术后1天、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采用可重复检验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结果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4%,术后一天VAS评分由术前7.0±1.6分降至2.4±2.3分,术后1、3个月分别降至(1.9±2.3)分、(2.3±1.8)分。结论PVP治疗成性椎体转移癌止痛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疼痛性、成性椎体转移癌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对成性脊柱转移癌患者行PVP术是可行、有效的,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截瘫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癌 成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筋膜室综合征早发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643例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26例)和干预组(317例)。干预组运行OCS早发现集束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折护理。观察两组患者OCS发生率,并发OCS患者切开前筋膜室压力(mmhg)、OCS减张术时机(伤后h数)、减张术处理优良率、减张术后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OCS发生率为6.31%(P>0.01);OCS减张术时机(伤后h数)为24.067.64(h),早于对照组(P<0.01);OCS患者切开前筋膜室压力低于对照组(P<0.01);减张术处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36.18%(α=0.01);减张术后不良后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41%(α=0.01)。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OCS早发现中实施集束化干预,最大限度的早发现、早处理发生的OCS,提高其处理的优良率,减少患者因并发OCS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集束化干预 护士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HSS评分标准,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为5~20个月,根据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6膝,良3膝,一般1膝,效果较差的患者不存在,优良率达93.5%。术后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植治疗。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复位,预防骨折复位丢失,且疗效优于支架外固定。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钢板内固定 支架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我院1997-01~2002-12单纯采用肱骨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同侧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畸形 骨固定钢丝 肘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随访1年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性愈合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折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固定法 钢板内固定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根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患者40例,采用切开复位跟板内固定治疗,与以往所有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切开复位根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治疗效果优者22人,良者15人,治疗的优良率为92.5%。结论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根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明显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薯糖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属脾肾亏虚血络瘀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绝经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分2组,每组44例,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教育、西药降糖上,对照组应用补钙、抑制吸收治疗,观察组(符合肾虚血瘀症性患者)运用芪薯糖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骨密度、中医症状、VAS评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改善骨关节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中医症候,降低骨折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结论芪薯糖汤治疗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佳,临床实用性更强。

  • 标签: 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芪薯糖骨汤 中医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颅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 传统开颅手术 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方神阙穴敷贴法对骨质疏松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分析补肾活血方神阙穴敷贴法干预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广东省XX医院骨科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份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钙尔奇D600mg,qd;骨化三醇0.25ug,bid;补肾活血敷脐方,tid。对照组单纯给予钙尔奇D600mg,qd;骨化三醇0.25ug,bid;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ALP有显著性差异(67.9±13.2,90.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AL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P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方神阙穴敷贴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方面可明显抑制破作用和促进合成,从而改善患者骨质疏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9)使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9)使用后路脊椎V型截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以及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8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26%,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同时,后路脊椎V型截术治疗的临床复发率较低,说明该手术成功率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应用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并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由于胫骨关节外畸形导致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42例,均采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年评分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1年、3年FTA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aLPTA低于术前,术后3年略有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治疗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文中所纳入的患者均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来院治疗,其患者的例数一共为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本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膝关节功能分值差异较小,但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分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治疗期间,采用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较高,能快速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康复护理措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骨膜压揉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50例,2周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治疗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结论运用骨膜压揉配合触发点针刺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触发点针刺 骨膜压揉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84例脑出血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信封随机法对84例患者进行分组。甲组42例患者应用小窗开颅术治疗,乙组42例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10%、19.05%,和乙组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小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均具有较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均较高,但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脑出血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治疗老年性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老年性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中医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老年性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炎症消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结果中医康复组患者老年性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中医康复组炎症消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相近,P>0.05;中医康复组治疗后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治疗老年性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炎症,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 老年性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