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 2018 年 8 月起,至 2020 年 8 月共搜集病例资料 88 例, 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 )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而实验组(n=44 )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利 用TEQ 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 TEQ 评分差异并 不显著( p > 0.05 ) ,治疗后实验组( 10.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3±4.2 ) , t=9.433, p < 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 42 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 35 例(79.55%) , X2=10.231, p< 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 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即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 标签: 耳后注射 利多卡因 耳鸣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疏肝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脾动脉双栓塞术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疏肝口服,观察患者肝功能、血常规、AFP测量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及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FP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健脾疏肝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延缓肿瘤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中药健脾疏肝汤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肝脾动脉双栓塞术
  • 简介:目的:通过红外线热扫描技术(TTM),观察并分析口服温经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临床选取辨证属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口服温经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TTM扫描,对比治疗前后数据变化。结果: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TTM表现为下腹部明显的细胞代谢热降低区。温经治疗1个疗程后,下腹部及腰骶部代谢热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温经可提高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局部细胞代谢热值,改善其临床症状;TTM能可视化观察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热分布,为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 标签: 温经汤 寒湿凝滞 痛经 红外线热扫描
  • 简介:目的:比较前列腺癌小视野与常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肿瘤累及组织百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例行小视野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以穿刺位置为单位,评价肿瘤可见性,测量所有前列腺癌的ADC值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种序列之间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的相关关系,并单独评估不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10%、11%~40%、41%~70%、71%~100%)组穿刺标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统计114处穿刺阳性位置的数据,小视野ADC图上肿瘤可见率(100/114)显著高于常规ADC图(86/114)(P<0.05)。小视野与常规DWI上全部前列腺癌样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2和-0.41,P<0.05),累及组织71%~100%组前列腺癌ADC值亦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2和-0.56,P<0.05),但其余各组无显著相关关系。前列腺癌ADC值与累及组织百分亦呈负相关关系(r=-0.69和-0.63,P<0.05),且相关系数高于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论:小视野前列腺ADC图可提高肿瘤的可见率,但ADC值受Gleason评分及肿瘤百分的影响,对Gleason评分预测效果有限。

  • 标签: 表观扩散系数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