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阿替普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P>0.05,治疗24h后、治疗7天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神经功能评分。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 急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肺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是肺癌的一种转移途径,可以出现肺门、纵隔、隆突下以及锁骨上等部位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有肺癌的原发病灶,一般先转移到同侧肺门淋巴结,然后转移到纵隔淋巴结,再沿着淋巴管道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还有少数病例可以通过胸壁而转移到同侧腋下的淋巴结(1)。化疗对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2),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强,患者常承受着静脉穿刺痛苦,而血管的损害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环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由肘前的外周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到上腔静脉的穿刺插管,导管顶端最终停留在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3)但是由于患者伴有多处淋巴结转移,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了置管困难,导致置管失败,对置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护理对策,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 标签: 肺癌淋巴结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穿刺失败    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6S管理和整体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人。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6S管理和整体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6S管理 整体护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6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处于缓解期肺功能Ⅱ~Ⅳ级COPD患者108例,按照患者来源(农村或城市)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6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步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结果6min步行距离,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高于城市组(P〈0.05);IV级a)PD患者农村组和城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低于城市组(P〈0.05);IV级COPD患者城市组与农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Ⅱ~Ⅲ级城乡COPD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时6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存在差异,提示COPD患者长期坚持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耐力。

  • 标签: 阻塞性肺疾病 6 MIN步行试验 6 min步行距离 气短指数
  • 简介:泮托拉唑钠(商品名:诺森)由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临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维生素B6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维生素B6的补充。笔者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现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反应。随即查阅药物说明书及《新编临床用药参考》和《注射剂常用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均无此两种药物配伍反应的相关记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维生素B6缺乏 泮托拉唑钠 注射剂 配伍禁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配伍反应
  • 简介:左氧氟沙星在静脉输液时,常会出现局部血管刺激症状,如穿刺局部疼痛,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严重者可引发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可高达39%。为寻求减少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来立信)时局部血管刺激反应的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5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静脉滴注 7号头皮针 临床观察 血管刺激症状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管理方法对病理科危化品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危化品作为观察组,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危化品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6S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盘点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危化品储存环境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账物相差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6S管理 病理科 危化品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骨科护理管理用6S管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11月本院骨科未开展6S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100名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10月本院骨科开展6S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100名为试验组。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管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53±1.07)分,和对照组数据(91.54±2.03)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事件和满意度: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骨科护理管理用6S管理法,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管理质量更好,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骨科 满意度 6S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6s管理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化疗科4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则定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40例护士均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n=20)实施6s管理,常规组(n=20)实施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对输液泵的使用及回收强化管理,可明显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缩短工作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6s管理 肿瘤科 护士 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护理管理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组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程度,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实行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能改善患者手术情况,促使其满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骨科手术 6S PDCA 循环精益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管理应用于临床骨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按照扑克牌分组法分为常规组(30例,红桃)与6S组(30例,黑桃),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6S组采用6S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6S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6S组>常规组=93.33%(28/30)>26.15%(21/30),(P<0.05)。结论:在临床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6S管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6S管理 临床骨科 护理管理 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脓毒症患者实施6h复苏目标理论下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6h复苏目标理论下护理干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功能、循环功能和肾功能。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氧合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6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ScvO2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升高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循环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6h两组患者的MAP和CVP明显升高,心率变慢,且实验组效果更明显(P<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降低,尿量明显增加,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6h复苏目标理论下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循环功能和肾功能,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6h复苏目标理论 脓毒症 应用效果 氧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溶栓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之间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溶栓治疗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协同护理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家庭照顾评分、健康照顾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家庭照顾评分、健康照顾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溶栓治疗期间采取协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协同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阿替普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盲分组的方式将于2023年1月-10月到我院接受阿替普早期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接受阿替普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阿替普酶 溶栓疗法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100例转移性脑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转移性脑肿瘤放疗患者中,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转移性脑肿瘤 放疗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综合医院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骨科外来手术器械24608件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管理期间(2020年1-12月)的12102件为对照组,以6s管理期间(2021年1-12月)12506件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情况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污染率、丢失率、损失率低于对照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6s管理模式 综合医院 骨科 外来手术器械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预后生活质量,代谢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公共卫生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转移病患共92位,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患注射本院自治营养液给予肠外营养,对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在胃管,注射肠内营养,观察身体各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发生率,而实行干预后白蛋白和清蛋白数值比干预前高且干预后观察组二者数值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病患进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病患身体机能恢复情况,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路径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阿替普静脉溶栓+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阶段的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药物治疗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31);参照组基础上,施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31);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以及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治疗后24h以及治疗后7d,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P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丁苯酞注射液 疗效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调查杭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反应现状,探讨社会学因素对护士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杭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并在6所医院中随机抽取40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临床护士行为反应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护士行为反应4个维度条目均分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组织忠诚(3.5±0.7)分、呼吁行为(3.3±0.7)分、退出行为(3.0±0.9)分、忽略行为(1.8±0.8)分。不同维度条目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务、年均收入与护士退出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职称与护士呼吁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科室与护士组织忠诚密切相关(P〈0.05)。结论由于护理的特性,护士行为反应水平与企业职员不同,年均收入越高,担任职务的护士离职的可能性较低,职称级别越高的护士其呼吁行为越强,担任职务的护士其组织忠诚得分越高,提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确保护士收入与付出相符,重视护士"主人翁"地位,加强对护士的感情付出,可以减少护士离职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行为反应 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