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供配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论述,在供配电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充分发挥供配电工程的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也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探索,进行应用是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应用技术的真正人才。因此,当前进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渡到重实践、擅长应用,尤其是自动化专业,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属于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 标签: 供配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液性状和保存条件对结核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从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集的痰液标本397份进行结核菌分离培养,对不同性状、不同保存条件的痰液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痰液性状分为干酪痰、黏液痰、血性痰、唾液,其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54%、26.90%、40.91%、7.14%(P<0.05);在痰液采集当天、采集后3d,在-18℃、4℃、25℃、30℃的保存温度下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采集后7、14、21d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温度增加,痰液培养阳性率越低。结论干酪痰的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最高,采集标本时宜选择干酪痰,保存痰液标本时尽量在-18℃条件下保存。

  • 标签: 痰液性状 保存条件 结核菌 结核菌培养
  • 简介:四倍体的诱导将伊犁贝母不定芽切成单芽浸泡在2%二甲基亚砜、100~800mg/L秋水仙素的液体MS培养基中,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不定芽诱导四倍体伊犁贝母有效克服了自然出芽时,利用处理后不定芽表型变化及染色体计数筛选鉴定四倍体伊犁贝母

  • 标签: 伊犁母 体培养 四倍体诱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2019 年间的 160 名学生, 将 2016 级 40 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将 2017 级 40 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教学改革方式提高职业素养,对比两组学生实习成绩和优秀率。 结果: 研究组的实习成绩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 )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通过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的实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此教育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职业素质培养 本科护理学 改革的效果
  • 简介: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师带徒”培养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企业(行业)与学校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要求的提升,仅靠校内理论知识和实训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药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全方面培养的要求,因此现代学徒制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新的路径。借鉴国内外经验,我校药学专业与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药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双主体育人”、资源共享,三方共赢的长效育人机制。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对耳鼻咽喉头巾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为建设科学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培训,其中包括1个月的岗前培训和共计33个月的临床培训,以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以及毕业和学位证为考核标准。接受培养的学生,在相关理论知识、操作知识以及科研能力方面均表现良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架构完整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但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继续努力。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研究生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疑似血流感染的血液标本2060例,1442例采用双套学血培养法,618例采用单套血培养法,统计血培养阳性结果。结果双瓶阳性检出率为6.2%(89/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单瓶阳性检出率为9.3%(134/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5%(223/1442)。单瓶阳性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污染率分別明显高于双瓶阳性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套血培养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有利于鉴别分离菌的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套血培养 血流感染 检出率 污染鉴别
  • 简介:摘要1966年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同时应用在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当中,从那以后这项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已经达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时间长、成功率低、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人们对羊水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不断的摸索,得到了更大的改进,诞生了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这项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的作用和效果突出,体现出技术自身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对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 标签: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产前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对于提高医学实践能力,促进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相结合的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在革命的过程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对ICU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高职高专在校ICU护士7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观察比较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综合能力成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ICU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在校ICU护士核心能力,同时提升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进而提高ICU病房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法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简化细胞培养步骤。方法在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培养过程中,复苏及传代时,避免使用离心机离心这一步骤。结果通过和传统细胞培养方法对比,这种改良的方法,培养PANC-1细胞,污染的机会少,特别适用于新手。

  • 标签: PANC-1细胞 细胞培养 胰腺癌
  • 简介:摘要: 伴随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就业为导向 ,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 “ 工学结合 、 校企 共育” 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才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就业能力 。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 简介:本资料511份血培养标本121例阳性,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14种药物耐药率>,为了解儿科新生儿送检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 标签: 例新生儿 分布耐药性 培养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对 ICU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 ~2018年 6月我院高职高专在校 ICU护士 7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观察比较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综合能力成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 ICU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 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 P<0.05)。结论: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在校 ICU护士核心能力,同时提升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进而提高 ICU病房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 核心能力提升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加强农村和医院的基本医疗水平,只有通过提高大批量的人才的专业水准,才能够真正实现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基本目的,必须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的急诊急救知识,让基层医务人员可以任意时间针对病人的情况给建议和诊断方案。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急诊急救是必修的课程,是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掌握的能力。

  • 标签: 高职高专 临床医学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伴随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就业为导向,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才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就业能力。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 简介:摘要随着康复市场的高速发展,当下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力争培养一批新型的、具有特色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康复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也可缓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人才与康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在我国康复市场还不是非常成熟阶段,大部分院校还是着力于对机构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而很少有高校及医院对居家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老龄化 居家 康复 人才培养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接触式培养皿和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人员在配置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手套表面进行采样、培养、技术,并将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接触式培养皿、对照组棉拭子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暴露时间10分钟细菌阳性率25.00%低于对照组、20分钟、30分钟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菌落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细菌较少情况下,实施接触式培养皿进行手套表面细菌检测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接触式培养皿 棉拭子 手套表面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大健康的理念不断深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为密切相关,各个岗位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 标准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培养新型中药学服务专业人才是当前 高职中药学专业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几条大健康背景下面向中药学服务的中药学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为广大教学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健康 中药学服务 高职 人才培养